

基于写作内容的多元化评价策略
作者: 曹许亮写作评价是指教师围绕学生写作的各种因素和现象做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习作的等级、分数或者评语的形式出现。在传统的写作评价中,常常出现评价内容太单一的问题,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词句运用是否准确,是否有明确的语法、词法上面的错误以及写作内容是否丰富,很少关注其他方面。这导致学生认为写作只要文从字顺就可以,对语言细节、语言生动等方面的关注不够,写作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师要结合写作内容,探究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尝试提升评价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鼓励真实语言,调动写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促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写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文章。不管学生所写的内容是生活中的真实片段,还是想象中的内容,教师都要激发他们用真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得更清楚、更细腻。
例如,学习《鲁宾逊漂流记》时,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并围绕“写作品梗概”这个主题进行创作,教师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出作品的梗概,更要写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学评价时,教师发现不少学生对作品的看法过于套路化,只赞扬了作者的想象力,并表示自己要学习鲁宾逊的精神,但并没有写出自己的独特想法。于是,教师提出点评意见:“阅读了这个故事后,大家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呢?除了赞美之词外,是否还有不同的声音呢?”有的学生得到教师的鼓励后,尝试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我觉得这篇文章将土著人写得过于野蛮和愚蠢,既然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已经很发达,那么为何只有这个荒岛上的人还是没有得到进步呢?所以我在感受作品奇幻色彩的同时也觉得这个作品有些不合常理。”该学生尝试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入文章,其他学生也得到感染,他们的创作兴趣随之变得更为浓厚了。
在写生活片段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世界搜索各种习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而在创作想象类文章的时候,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或夸张,力求写出真实性。这样的评价才能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二、推敲行文细节,追求叙述的具体性
在开展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行文的细节,看看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具体生动,是否能切实展现该事物的特点,写出其典型性。如:写人物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写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心理活动、神态、语言等;写事情时,要注意写出起承转合,展现事情的高潮部分;写景物时,要思考如何有次序地观察,抓住景物的典型特点;等等。如此,写作才能更生动。
例如,学习《那个星期天》后,教师组织大家围绕“让真情自然流露”这个主题展开创作,学生要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看看是否有什么让自己情感激荡的内容,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有的学生写的是自己观看奥运会比赛的场景,写了日本运动员失误却依然能得到高分,而我国运动员表现出色,却没有得到裁判的青睐,最终痛失金牌。教师在点评的时候鼓励该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可以写一下日本运动员具体是如何失误的,我国运动员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尝试通过动作细节描写的对比,体现出我国运动员的风采。此外,教师还在点评中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说一说自己在观看比赛时的内心感受,可以将动作细节和心理细节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该学生得到了启发,尝试修改自己的作品,不仅描写了中国运动员的风采,而且详细地写了自己在得知分数后不可置信的表情,内心失望、愤怒、痛苦交杂,心态十分复杂。在一番修改后,他的文章变得更细腻,能让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如同亲眼看到比赛一般。
在作文评价时,教师应抓住学生写作的细节描写部分展开分析,让学生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才能让叙述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互评,尝试取长补短,看看能否写得更细腻。
三、围绕表达主题,指向行文的针对性
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再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表达,也是丰富写作内容的重点。教师在评价作文时要关注这一点,可以让学生说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思考自己是否紧密围绕该中心来写,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调整文章的详略,看看能否删除一些和文章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从而写出更有针对性的作品。
例如,学生创作《神奇的探险之旅》时,教师围绕学生的作品展开评价,主要针对作文是否能凸显中心思想这一点进行评价。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自己来到热带雨林展开探险活动,和盗猎分子斗智斗勇,其创作的主题是突出环境保护。但是在写作过程中,该学生写了不少展现热带雨林风貌的内容,却忽略了描写与盗猎分子交手的场景。教师主要围绕这一点展开评价:“如果能详细写一下你怎么和盗猎分子斗争,那文章就会更点题。你可以构思一下自己如何发现对方是盗猎分子,然后想象盗猎分子会采取哪些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你如何与对方周旋,如何想方设法通知警方抓捕盗猎分子。如果能将这些写进去,那么作文就会变得更生动。”在教师的提醒下,该学生尝试围绕中心思想修改作文内容,并在文尾的地方点题,写了“人人都要保护环境,不能对违法的情况坐视不管”。修改后,该学生的作文内容更紧凑,更能凸显中心思想。
在点评作文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内容不能和主题思想脱离开,而要围绕主题思想展开创作,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辨析,说说哪些部分有“偏题”的嫌疑,然后进行相应的修改。
四、指导自主修改,培养良好习惯
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内容时,教师要注意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内容进行自主思考,结合专一性、具体性、生动性这几个部分进行自评,看看文章是否紧密围绕中心思想,是否细腻具体,是否合理运用修辞手法,体现出生动性。这样,学生就能全面提升自主修改能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例如,学生围绕“多彩的活动”这个主题展开创作后,教师就让学生进行自主修改。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修改的内容和方向进行讨论,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修改。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看一下作文中所写的活动是否细腻生动,是否真正让读者感到“多彩”。有的学生认为,要从主题思想的角度出发,不应该只写活动本身,而应该从活动中领悟一些道理,如感受到拼搏精神等,如果作文能围绕这方面写就更好。然后,教师协助学生总结修改方向,认为要围绕语言表达、主题思想、细节展现这几个部分展开修改,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改,也可以阅读他人的作文,看看能否得到启迪,将总结出的写作方法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在这次修改后,大家认识到写完作文不能丢在一边,而要自主修改。希望大家以后完成创作后也会努力修改作文,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相互批改对方的作文,这样能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有助于让他们积极反思自己的作品。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文语言是否真实可信,行文细节是否具体,是否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容,是否养成了自主修改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关注写作的内容,让文章的内容更充实、中心更突出、结构更完整,从而写出自己心中的独特想法,提升写作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罗玉中学)
(责任编辑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