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作者: 杨秀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育人目标的改变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束缚,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特点设立不同层次,采取分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就教学现状而言,教师虽然具备开展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意识,但缺乏客观可行的手段。本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相关教学实践进行探究。

一、学科核心素养和分层教学的内涵

1.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学科育人价值,就高中英语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主要是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的形式理解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是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2.分层教学的内涵。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师认识并考虑到学生客观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的意义在于采取不同的标准,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做到因材施教。

二、当下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层次划分不合理。英语学习的重点是语言思维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合理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底层逻辑,从而将其运用到个人发展过程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就当前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多数学生在学习时过度重视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导致英语水平上升困难,同时也造成学习思维固化。尤其是在运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只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简单的层次划分,忽略了学生本身的思维方式和自身能力特点,缺乏对学生差异的尊重,最终无法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影响课堂效率以及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2.教学目标设计一致化。分层教学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大部分教师在学生升学压力之下,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差异性,将教学目标一致化。在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虽然能够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层,但忽略了学生的差异,难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靠主观臆断开展教学活动,不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由于部分学生本身不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面对赶不上整体学习进度的情况会产生学习压力,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一致化的教学目标虽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但是从高中英语教学的全面发展而言,只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3.学生思维培养不到位。英语读写一体化已成为当前开展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向,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开展教学设计活动。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教师虽然能够关注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围绕教学进行相关引导,但忽略了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与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过于被动,缺乏主动性,导致教学模式仍然处于灌输式状态。虽然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分层,但学生难以真正认识到自身能力存在的短板以及学习优势,只是简单地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语言学习;或者在分层之后,认为自身能力存在欠缺,甚至产生自我怀疑,缺乏学习意识。学生思维落后不利于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学生也会在学习中形成消极思维,甚至影响弱化学习记忆。

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英语运用分层教学的策略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分层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学生本身的学习需要以及当前存在的短板与优势。客观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阶段学生本身已经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但是英语水平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本身入手,结合学生个人的情况进行层次划分。在层次划分过程中,为实现全面的调研,教师应综合运用阶段测验、师生交流、层次讨论等手段,建立合理的分层机制,以保证整体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例如,在高一初始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初步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A new start”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开篇内容,教师可以在真正开展教学前,询问学生对课文中单词的了解情况,初步把握不同学生的词汇量。也可以借助英语沟通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沟通能力。如教师可以提问:“What have you found most impressive about se‐nior high?”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词语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师对全班的整体英语情况有大致的把握后,可以将学生分为初级、中级、进阶三个层次。初级学生是指对单词词汇具有一定了解,具备初步英语沟通能力的学生;中级是指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进阶是已经了解高中阶段部分知识,具有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且学习能力较强,具备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分层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全面的把握,并结合学生的意见灵活调整,以保证整体分层的科学合理,为之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根据层次划分实际,注重教学目标差异。分层教学应做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做到学科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服务。因此,教师在做好相应的层次划分后,需要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但也要注重学生的整体提升,避免低层次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例如,学习“Exploring English”时,教师可以结合该部分的主要内容,根据不同层次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语法知识和词汇积累上,结合词汇的实际含义帮助学生了解词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重点单词重点背诵,给出相应的功能句,完成学生的初步语言学习目标。针对中级阶段的学生,教师需要考虑他们对语言的实际运用,在初步掌握语言知识后,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进行沟通。针对进阶阶段的学生,教师在完成相应的语言沟通目标和词汇学习目标后,要引导学生基于主题意义深度思考,促进他们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积极推进师生互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分层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所在的层次以及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在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学“Family matters”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根据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将教学目标分为语言能力目标、思维品质目标、学习能力目标、文化意识目标等。如教师可以通过“Can you remem‐ber your parents’birthday?”了解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并且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学生受到个人思维影响,可能会认为初级阶段的学生就是差学生,从而丧失英语学习兴趣。在此前提下,教师更应通过互动鼓励学生。如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说一说自己对“Home is where you are loved the most and act the worst.”的理解,再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赞赏他的积极思考,以形成正向反应。而针对其他层次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布置综合性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互动中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差异,合理分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积极推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第二中学校)

(责任编辑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