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单元教学,打造全新英语课堂
作者: 顾淑媛课堂是学生汲取养分的主要场所,教材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问题,即教材上的英语知识相对较多,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整合单元英语知识、优化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实际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单元教学的方式,创造出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从整体的角度理解英语知识,并有效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立足教材,确定整体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统筹整节课的基础,也是开展后续教学活动的指南。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才能理清教学思路,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加强对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视,主动考虑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规律,从整体出发,完善教学目标的内容,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水平。在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教师也可以将教学目标作为评价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教学“Chinese festivals”时,教师先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会读“The Spring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等;(2)能完成文章内容的复述;(3)能积累本民族传统节日知识,更加热爱本民族传统节日。结合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领读等方式,请学生学习“The Spring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等基础知识,并积累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标准,以便直观检验学生建构单元整体知识的质量,及时地补足知识。
案例中,教师先对单元知识进行解读,然后基于此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有效明确后续的教学方向,以便学生在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同时,提升学习单元整体知识的实效。
二、趣味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现阶段,有些教师会直接照本宣科地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导致学生在开始单元学习时缺乏兴趣。因此,在以单元为整体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整个单元的导入,激发学生对单元内英语知识的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
例如,教学“The king’s new clothes”时,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用趣味十足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上。然后,教师提出“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animated film?”这一问题,请学生对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总结。学生描述故事情节时,教师再呈现单元主题“The king’s new clothes”,并提出“Is the theme of this unit the same as the name of the animated film?”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比对中做出肯定回复。基于此,教师引入“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introduced in this unit?”“What words do we need to learn through this unit?”“What can we gain after completing the learning activities of this unit?”“What life experiences can we accumulate after learning the stories of this unit?”等问题,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好奇心,以便学生主动开启学习之旅,积极在单元内探寻新知。
案例中,教师意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主动利用影视片段、图文资料等创新导入的形式,让学生在一开始步入单元学习时,就对后续的内容生成学习的欲望,从而主动跟随教师的步伐,积极进行单元整体知识的建构。
三、巧设任务,加强单元联系
“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揭示了学生的主体性,认为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自主实践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揭开知识的神秘面纱。然而,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习惯采取顺序教学的方式,依次为学生介绍单词、短语等知识,导致不同英语知识之间的界限较为明显,学生也难以从整体出发,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活学活用。而任务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发现知识的奥秘。在以单元为整体进行英语知识的探索时,教师可为学生创建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有效加强单元内英语知识的联系。
例如,教学“Let’s make a fruit salad”时,教师先设计“Exploring words and phrases related to making fruit salads.”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ba‐nana、grape、mango等单词。然后,教师引入“Read the content in Story time.”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学生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后,教师再为学生设计“Freely form groups and indepen‐dently produce fruit salads, and describe the pro‐cess in English.”的任务,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之余,实现对banana、grape、mango等单词以及“Do you have...”等句型的活学活用,提高单元整体知识学习的质量。
案例中,教师对教材上的英语知识进行分析,挖掘单元内英语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基于此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任务为台阶,逐步从整体出发对英语知识进行理解、记忆和应用。
四、借助导图,整理单元知识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习惯将知识以模块的方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依次建构基础英语知识,即先为学生介绍单词,再指导学生学习短语、阅读等,期望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强化英语素养。诚然,这样的教法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却忽视了学生的记忆规律。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也会无意识地遗忘旧知。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健全知识体系,延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制作思维导图的任务,引导学生对单元英语知识进行整合。
例如,教学“Our animal friends”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animal、leg、body等单词,以及“I have ani‐mal friends.”等句型,并请学生阅读Story time中的内容,引导他们依次理解整个单元的基础知识。然后,教师为学生布置“Use mind maps to organize the basic knowledge within the entire unit.”的任务,请学生整理单元内的英语知识,如有的学生将“Our animal friends”置于思维导图的中心,延伸出Word、Sentence pattern等支路,逐步生成完整的单元知识框架。
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对单元内的英语知识进行整理,能帮助学生搭建完整框架,使学生建立对单元英语知识的深刻印象。
总之,教师要加强对单元教学理念的重视,继续立足单元教学模式,优化整个英语学科的教学结构,以使学生能从宏观视角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整体建构,逐步生成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儿童发展的‘艺术英语’校本课程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2021/02/195;“基于儿童发展的‘艺术英语’校本作业设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2022/03/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