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作者: 李万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革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进一步发挥教学的实际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能有更实用的收获,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关注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规划,综合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一方面是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思维固化现象。如有些教师认为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会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分析和讲解数学学科内容。这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接触到的知识量过大,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排斥心理,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另一方面是在组织数学教学时,教师没有确立好课堂角色,没有树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观念。在新课标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围绕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尝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不同的问题。然而,在现阶段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习惯以自己为主体,直接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听从自己的安排进行学习。这样会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当被动,无法运用和实践所学知识,也无法及时找到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个人学习质量的提升无法产生明显助益。
二、新课标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为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着力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同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与探索,从中获得数学知识。
1.发挥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拓展教学空间
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利用课堂的几十分钟时间为学生导入大量的内容,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也会感到困惑,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以及掌握大量的学科知识。因此,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转换思路,除了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之外,还可以合理拓展教学空间。
例如,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尝试发挥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线上教学活动。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弥补以往线下教学的缺陷,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线上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简要的引导,让学生做好准备。如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简单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小数前先去分析自己之前学习过哪些不同的数。如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小数和整数,分析有关小数的一些实际案例,从中归纳出小数的特点,并了解小数的运算方式。采用这样的教学引导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准备机会。
第二种是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如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后和其他学生一起利用线上技术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馈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对学生因材施教,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班级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2.注重应用,发展学生的能力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应用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应用不同的知识检验自己的实际学习效果,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
例如,教学“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时,教师除了直接引导学生去分析不同统计图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绘制条形统计图。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几组不同的数据,然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已给出的数据绘制统计图,或者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生活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一些数据信息,自行绘制成统计图。在学生绘制完统计图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可以研究该学生所绘制的统计图是否能够完整地展示数据信息,并且围绕该统计图提出不同的问题。绘制统计图的学生需要进行回答,最后由教师点评。
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更加灵活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在具体的应用环节中找到自己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和提升,以此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3.有效更新,打造生动课堂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组织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活跃度,并且保证其实际学习质量。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创新。
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时,可以打造相应的教学场景。如教师可以以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作为范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进行假设,分析在同一个笼子里,如果只有鸡的话,那么自己需要如何进行判断其数量,在不断推理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此外,学生还可以回忆自己之前学习过的方程知识,尝试通过列方程的方式解决问题。采取这一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进行思考,充分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融入游戏。如需要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填空格游戏。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先随机为学生提供一个九宫格,九宫格中有不同的题目,也有不同的空白位置。其次,学生随机抽取九宫格,再快速进行计算,将九宫格中的空白内容全部进行补充。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耗时以及正确率为学生评定分数。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奖励。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和求知欲,让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保持更加活跃的状态,获得更多数学知识。
总之,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规划,结合以往的数学教学经验,在有效创新的前提下增加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保持更加高效的学习状态,并提升实际学习质量。此外,面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在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