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数字媒体,让语文课堂绽放活力
作者: 王学明 许乃文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媒体资源进一步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适时开展层次化、阶梯化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知识储备不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快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的内在联系。此外,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脉络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想象思维和想象空间,难以对课本所描绘的画面进行联想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文化、情感和思想的教育。
2.课堂教学缺乏层次感
传统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没有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和有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了一种统一的教学策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成长和提升。因此,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研读课程标准,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数字媒体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1.巧妙利用数字媒体资源,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数字媒体时代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给予课堂更多的生命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植入超链接视频,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学习。同时,教师要尽可能以更灵活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完成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学诗歌《鹅》时涉及大量的动态元素,如诗歌的平仄押韵。如果教师只进行朗读教学,很难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同时,低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水平有限,如果教师仅依靠图片和文字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很难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中的字词含义。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表现了鹅在水中欢快游泳的画面。这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鹅在水塘中游泳的画面,通过观察鹅扇动翅膀和拨动脚掌的动作,学生就能对诗歌中表达的情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如,“曲项向天歌”这句诗,教师可以结合鹅的声音和鹅灵活地向天空中伸长脖子,欢快歌唱的情景,通过图文、视频和音频的结合,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完成对诗歌的学习。
2.借助数字媒体资源,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巧妙利用数字媒体能够进一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合理地利用旧知完成对新知识的迁移学习。依托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将学生放置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并提高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依托数字媒体视频资源,结合留白艺术,让学生尝试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理清相关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如完成对《落花生》的讲解后,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向学生展现花生落花而生的整个周期,并呈现花生的生长过程,使学生对《落花生》的题目含义有较深刻细致的认知。同时,教师合理设置相应的留白,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结合多媒体视频以及文章最后一句话,你们学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尝试以读后感的形式完成对视频以及文章的领悟探究,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再次,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通过数字媒体视频向学生播放庐山的风景面貌,展现我国的大好河山,使学生能够在视频画面中充分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磅礴之美。完成对庐山瀑布的讲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托网络数字媒体资源对有关庐山瀑布的经典诗歌进行总结性学习,并分享学习体验,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数字媒体资源、借助留白艺术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更全面完整的学习指导,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3.借用数字媒体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创新
依托数字媒体资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在浓郁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教师依托数字媒体资源,将大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视频和音频元素呈现出来,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依托网络媒体,完成对西沙群岛自然风貌以及相关图片的收集与整合。首先,可让学生对比文本内容,尝试以幻灯片的形式,将文章所描绘的西沙群岛风景面貌展现出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文中涉及海底山脉、峡谷以及奇妙的生物景观,学生可依托网络媒体寻找相应的图片,将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观进一步展现出来。然后,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展示出的图片,结合段落文字实现图片填充,确保文字描述和图片能够一一对应,以此加深学生的学习感悟。
4.优化教学环境,营造课堂教学探究氛围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环境。教学时,教师可巧妙利用数字媒体资源,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投影仪、录音设备、计算机动画以及影视资料等多种工具和资料,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同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文字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教师可选取经典的、脍炙人口的文章和诗歌,以配乐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使文字焕发生命力。
此外,教师还可利用数字媒体资源,将学生的作文、画作、涂鸦等作品投影出来,供全班学生共同欣赏。这种方式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创作成果,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营造了互助互学的良好氛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探究性的课堂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巧妙利用数字媒体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数字化媒体时代,教师应具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首先,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好、更全面的教学指导,做到有的放矢,为其预设相应的课前导学栏目,依托网络媒体资源,完成对课文知识的提前学习。其次,完成对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点的回顾与总结,针对他们在探究学习时存在的困惑点,革新语文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良好的情感引导和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实施课后指导时,教师可以结合数字媒体资源,为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分配有差异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回顾学习期间结合自身的实际学习状况,提高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数字媒体资源,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针对当前语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教师应革新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好、更全面的教学指导,引领语文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梅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