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合教学,让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作者: 陶佳

在小学中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整合单元内课文进行大单元教学,可以让教学目标更集中,学习材料更丰富,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读写练相结合,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

一、抓住关键语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进行小学中年级语文大单元教学时,教师紧扣各单元语文要素,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帮助学生以语文要素为核心,对单元内的课文展开学习,寻找语文要素,分析语文要素的表现方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发现语文要素的妙趣。那么,怎样紧扣语文要素,组织学生进行大单元学习呢?教师可以语文要素为核心,从教学单元的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目标,依据目标对单元内的课文进行整体性教学设计,明确学习方法,理清学习步骤,让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

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共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教师在实施大单元语文教学时,通过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展开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在阅读中寻找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标注,用心体会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哪些内容。学生在对第一篇课文进行深入学习后,运用快速默读的方法学习本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通过学法迁移强化学习体验,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紧扣语文要素设计语文课堂,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阅读,使学生在“精读”与“略读”的阅读过程中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抓住写作要求,打造读写特色课堂

在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导语”,介绍该单元的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习作要求一般又与同单元的语文要素密切关联。因此,教师在实施大单元语文教学时,就可结合本单元写作要求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以写作要求为线索,通过比较分析单元内的几篇课文,从中寻找同写作要求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分析不同的写作手法在表达效果上的异同,打造读写特色课堂。

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以“科普文”为主题,共编排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四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作者以现实中存在的事物为基础展开了大胆推想,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是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其中的“奇思妙想”与本单元几篇课文中的大胆想象紧密相关。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以习作要求为抓手,以语文要素为辅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通过单元整体阅读学习写作方法,打造课堂教学的读写特色。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以写作要求为抓手,组织学生展开大单元学习,把写作同阅读紧密结合,让学生从阅读中掌握写作方法,通过分析深化文本理解和情感体会,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整合课文教学,强化学法训练

在传统的单篇课文教学中,课文教学是一个“识字写字—内容理解—情感体会—领悟写作方法”的学习体系。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单元内第一篇课文探索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学习第二篇“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略读课文,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时学得的方法进行自学。然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法虽然得到了系统锻炼,却因是单篇练习,导致训练强度不够,若把几篇课文整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教学,实现学练结合,就能够强化学法训练,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是一个以现代诗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共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四篇课文。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将本单元中的几首诗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性学习,学生通过“读一读,体会现代诗韵味”“看一看,发现现代诗形式特点”“品一品,感受诗歌语言特点”等方法,强化现代诗的学习方法训练,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还可以把“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整合到单元整体教学中,强化学法训练。

在整合课文教学时,教师按照具体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分项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学习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学习进行学习方法的强化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读写练相结合,激发课堂活力

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将写作教学引入课文教学中,可以实现语文要素、写作要求和习作训练三者紧密结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抓住语文要素,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也可以让学生以写作要求为线索,探寻课文中相关内容的表达方式与写作方法,进行随文微写作专项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以阅读为纽带,将写作方法的感悟和习作训练紧密结合,实现“以读助写,以写促读”,激发课堂活力。

以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以“习作”为核心,编排设计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四个部分。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阅读、交流、片段训练和习作进行紧密结合,实现“读写练一体化”教学,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因此,在实施大单元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将两篇精读课文与“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的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两篇习作范文,进一步了解游记的写法,使习作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进行读写练相结合的大单元教学时,教师要以语文要素和写作要求为核心,以随文微写作的训练为辅助,以写作促阅读,为完成整篇习作做好写法与能力上的准备。

五、自主合作探究,打造生本课堂

在大单元教学时,由于在一节课中整合了本单元所有的课文,形成了课堂大容量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以“大单元教学目标”为抓手,让学生依据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内容上,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部商定,学生在充分考虑选定内容后,再对其他课文进行拓展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且无法单独解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当小组协作仍然无法完成学习难题时,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解决。最终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地实现生本课堂。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共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和丰子恺的《白鹅》三篇作品。三篇课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具有浓厚的口语风格,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与习作要求“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形成了互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整合单元总体教学目标,将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相融合,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思考不同的作家在描写动物时抓住了其哪些特点,又是如何通过这些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最终实现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通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确定精读内容和略读内容,把握学习的深度,实现个性化教学。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大单元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选择和自由,而且能够强化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责任编辑来静)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