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路径探析

作者: 王大伟

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阅读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文字知识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技巧,扩展阅读思维。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适当的提问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喜欢阅读内容量少、趣味性强的书籍,更喜欢通过图画阅读的形式理解文章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和心理,通过提问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断摸索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学生的思维模式,同时,教师可在提问过程中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以及形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阅读中依据自身兴趣展开相应的阅读,同时不断思考教师的提问模式以及提问内容,提升学生自主探索文章内涵的能力。

2.提升学生阅读技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学生年龄较小,无法充分掌握阅读技巧,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小学语文学习不重要,不重视自身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技巧的培养,学习效率下降,影响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合适有效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印象。教师以提问方式不断引导,使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章的阅读技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质量。在整个提问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技巧逐层渗透进行指导,保证提问内容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扩展学生阅读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有效提问的方式,能充分扩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提问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分析和思考,在遇到困难时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不断学习其他学生的思考方式。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听教师讲课而不加入自己的思考与交流,就会造成自身的思路封闭,影响自身思维的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效提问,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优化路径

1.提升阅读教学提问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阅读内容为学生创设趣味性提问,能够不断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兴趣,以此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能动性。在进行阅读教学中趣味性的提问环节时,教师需要保证提出的问题一定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学生趣味思维的问题。首先要保证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合理的,是在学生的思维中能有所感悟的,既要保证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带有强烈的思考欲望,又要保证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充分联系文章内容加以思考,不断丰富自身阅读思维。其次,在教师提问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提问的趣味性,使问题能充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习质量。

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进行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鸟,都是什么样子的?在教师提问后,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小学阶段学生想象力丰富,同时具有十足的表现欲,学生会迅速回答教师的问题:“我在生活中见过麻雀,小小的体型,棕色与灰色相间的身体,嘴尖是黑色的。”还有学生回答:“我见过燕子,黑色的身体,剪刀一样的尾巴。”“我见过啄木鸟,黑白相间的身体,红色的头,长长的嘴。”学生在回答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既要保持问题的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的兴趣,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

2.提升阅读教学提问层次性

语文教师想要保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就要不断提升提问的层次性。小学阶段学生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可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与知识体系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时,教师可围绕文章内容“一架飞机在夜航”进行提问:“本文的标题讲的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作者要写一架飞机在夜航?”以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随后教师要提升问题的层次,询问学生:“蝙蝠与雷达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可以将问题上升到一个更新的高度,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动物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通过三种层次高度引发学生对知识的逐层思考,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根据鸟的飞行发明了飞行器。”“根据萤火虫制造了人工冷光。”“根据蜘蛛的蛛丝制作出高级的丝线。”等回答脱颖而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提出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提升阅读教学提问目的性

提升阅读教学提问的目的性能帮助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提高提问质量。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目的性,明确提出问题是为了什么,能带来怎样的后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提问更能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阅读教学的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问题有目的地提问,而不是遇见一个问题就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容易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兴趣,甚至会产生恐惧与厌恶心理。

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美丽的地球,然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你知道地球上的哪些资源正在被我们使用吗?”学生会说水、树木等。随后教师向学生展现地球上的生态被破坏画面以及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的画面可不可怕?”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可怕。”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说:“地球的很多资源都是无法再生的,如矿产资源等,甚至有的生物资源由于人类的破坏,造成了不可逆的后果,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感悟?”学生回答:“我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地球是脆弱的也是容易遭到破坏的,要好好爱护我们的家园,好好保护我们家园的生态环境。”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向学生宣传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升华了教学主题。

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有效提问的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提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趣味性、层次性、目的性,能够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展开思考,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