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故事续编 助力思维生长

作者: 胡舒祺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讲故事,可以说故事伴随他们长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学生这一优势特点,让他们尝试续编故事。学生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能保持对故事的喜爱,同时又能不断地促进他们的思维生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体验和各自文化的差异,调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充分想象。学生的想象包括对Reading、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故事结尾的再建构,这个建构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彰显学生个性、开阔视野,同时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一、紧扣话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续编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围绕具体的主题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区域。发散性思维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时要基于主题从多个角度考量。因此,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围绕原先故事的话题,逐步拓展思维广度,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以牛津译林版六年级下册“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的Story time教学为例。教材文本主要从animals、cities、sports、weather等角度介绍了澳大利亚这个有趣的国家。文章的末尾写道:“People in Australia welcome visitors.Come and visit Australia today.”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让学生展开续写,以“我”的视角,描述“我”到澳大利亚访问的场景。学生抓住“interesting country”这个话题,以“visitor”展开。一位学生续写道:“We took the plane to Australia on Friday.People there were friendly.The weather there fine.We saw many kangaroos.They were amazing animals.The mother kangaroo has a bag and the little kangaroo is usually in it.When kangaroos see visitors,they look happy.We also saw many other surprising things such as koalas,big birds.”学生围绕“visitor”的身份展开发散性思维,深化了原文的主题。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结尾,让他们想一想可以围绕哪一个关键词,对文本展开续写。

二、丰富语量,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情节性很强,同时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故事,但这些故事往往不够他们回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攫取文本中的信息点,让他们合情合理地展开想象,在原有表述的基础上,拓展人物身上可能发生的事,这不但能丰富故事的内容,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续编的乐趣。

以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8 At Christmas”的Story time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将原文分为Before  Christmas、Christmas Eve、Christmas Day三个部分。接着,教师就第一部分的“first”部分,与学生展开如下梳理:(1)Buy presents;(2)Buy a Christmas tree;(3)Go to see Father Christmas。然后,教师询问学生能不能沿着作者的思路续编,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经历迁移到此处的情境中,这个续编既是对旧认知的一次巩固与拓展,又是学生对新情境的一次创造性应用。一位学生写道:“Let off fireworks;Talk about Christmas plans。”但马上就有学生提出:“Let off fireworks不是圣诞节的活动,这是春节的活动,应该去掉。”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对学生来说,续编就是要让原先的人物、原先的故事出现在与原主题相关的情节里,换言之就是要考虑行文间的逻辑性。在故事续编中,类似人物的出现、类似事情的发生等是不是合理的,这些都需要学生不断地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逻辑性思维生长的过程。

三、增添角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续编其实是教师开展故事教学的一种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学生喜欢故事的这一特点,不断地挖掘他们的潜力。续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通过增添角色来丰富原先的故事,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英语教材中呈现的故事大多情节较为简单,故事中相关的人物也不多,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通过增添角色的方式展开故事的续编。首先,创造性思维是学生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大多数学生发展的瓶颈。同时,续编要能发挥更多人的力量,要让每个人都成为续编的主人。因此,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根据原先的文本增添新的角色,再继续描述故事。

以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教学为例。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即使故事结束了,学生还会问后来老鼠与狮子怎么样了。基于这样的需要,教师可让学生继续编创故事,让小组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想到可以增添其他动物进来,如可以增添猴子与老鼠的对话、山羊与兔子的对话等。其次,学生需要一起编创台词,以让新编的故事更加精彩。一个小组的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节:“有一次猫抓住了老鼠,老鼠的生命危在旦夕。山羊与兔子过来嘲笑老鼠,怎么救命恩人还不过来?老鼠心想这下完了,闭上眼睛等待不愿看到的结果。就在这时,狮子恰巧路过,猫放开了老鼠。同时老鼠说出这样的话‘朋友总是在危急的时候挺身而出’。”

Cat:Sorry,I'm hungry.I need you for food.

Mouse:Let me go.Next time you are in trouble,my friend Lion will help you.

Cat:Don't frighten me with the king of the forest.I won't be afraid of him if he isn't here.

Goat:Stop dreaming.

Rabbit:I'll leave quickly,in case I meet the king of the forest.

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发挥小组的力量,以此让每个学生的创造才能得以展现。小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他们会对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刨根问底,续编故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将他们分组能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尽其才。

英语故事续编能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原先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故事的留白更加丰盈、人物的情感更加饱满、文本的主题更加凸显。感性认知的提升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再生长。在故事续编中,学生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活旧知、巩固新知,同时也能聚焦主题意义的深度建构,使其分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获得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证大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