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方法信息化探究

作者: 张海平

教学方法信息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需要格外重视这一变化,从所教学科出发,找到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对初中生物进行教学时,可以从多媒体、大数据技术、微课以及线上线下结合这几个角度出发,寻找高效融合的方法。本文基于此方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完善课堂导入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比较叛逆的时期,学生的生理心理属于新的“过渡时期”,这使得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不愿意长时间听教师讲解书本知识,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无法有效提高学习质量。面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他们进行沟通,采取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喜欢上生物。研究发现,信息化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学生当前的状态。为此,教师选择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在教学开始之前便发现生物的趣味性,继而充分融入课堂教学。

以《植物细胞》一课为例。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之后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显微镜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植物细胞,并从中找到教学期间所提到的结构。一般情况下,学生会非常愿意参与到实验教学当中,但是在最开始阶段,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无法充分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中搜集以“细胞工厂”为主题的动画视频,在教学开始之前播放视频,并让学生讨论视频中显示的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一课的内容充满好奇。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课本,让学生将教材中的图片与视频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学生会恍然大悟。在此种情况下进入教学,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会非常乐于配合教师,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细胞工厂”中的每一个部分,这样学生也会更加牢固地掌握细胞基本结构,之后实验教学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初中生物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从教材出发开展教学,同时也会借助一些课外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充分地掌握生物知识。但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渠道获取知识,了解与生物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也发现,学生在学习之前便接触过课堂中所讲的内容,甚至比教师知道得更多一些。这种情况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不需要听教师讲,这样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进展。所以,教师要做出改变,利用网络搜集更多不同的资料,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改变学生对生物课堂的看法。通过了解发现,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搜索、信息筛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便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了一些对教学有帮助的资源,以此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课为例。这部分的内容不仅包含生物知识,还涉及一些环境保护问题。针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从多方面出发搜集资料。首先,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搜集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图片、短视频,以及已经灭绝的动物或者植物的相关图片与视频,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其次,搜集一些环境污染、过度捕杀以及森林砍伐等植被资源被毁的图片与视频,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观看视频后会陷入沉思,此时教师要去引导他们,让他们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思考,总结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威胁都有什么。最后,教师再搜集大量与自然生物有关的视频,剪辑制作后,在课堂中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让他们充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要在此期间为他们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三、结合微视频技术,引导学生复习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复习。因为在学习期间,学生当下可以记住教师所讲的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忘记其中的一些内容,还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不够全面,又不敢询问教师,这会造成他们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时间一长便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面对这一情况,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复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教师所讲的内容后有机会再次复习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重视微视频的教学价值。教师可以将教学期间的重点和难点剪辑、拍摄、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反复观看,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复习,又能让未能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学生进一步学习。

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为例。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因为心脏是和每个人都关系重大的器官,学生都很好奇,并且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一课的相关知识点其实比较复杂、比较多、比较乱,学生不仅要充分了解心脏的功能、结构,还要了解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可以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但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是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理解所有知识的。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将教学过程录制成视频,然后剪辑成一个个微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将视频发送到班级群中,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视频开展学习并复习课堂中所讲的知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对知识进行巩固复习,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需要先根据视频学习重点知识,再通过不断观看视频,复习与心脏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也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他们会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抽出一定的时间观看视频。在利用此种方法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微视频技术的看法,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推动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四、线上与线下融合,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当前教师不仅要重视线下教学,还要重视线上教学的开展。尤其在近几年,各个学校开始构建线上教学平台,教师需要在平台中上传教育资源,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中与教师进行互动,这样的方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拥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初中生物教师也逐渐认识到线上与线下教学融合的价值,并希望可以通过此方法更好地推动教学发展。在此之前,教师需要与学校进行沟通,了解线上教学平台的构建情况,增加生物模块的线上教学平台,并保证这一平台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以《激素调节》一课为例。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人体的多种腺体,以及腺体分泌激素的相关内容。为此,教师要重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融合,在课堂教学期间让学生首先了解这部分主要涉及哪些知识,之后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传一些视频,如不同内分泌腺的位置分布图片,学生可以在图片中进行操作,填入腺体名称。另外,教师也会上传一些有趣的习题,如通过观看激素分泌的过程图,写出激素的作用以及相关概念等。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能更高效地学习相关知识,也能够减少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良性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养,重视教学方法的信息化。在此期间,教师要注重从生物课程本身出发,熟悉其中的内容,寻找最适合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省清水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