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概念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
作者: 马克基于大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当今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然趋势,也是进一步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更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关键路径。如何围绕单元大主题高效整合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形式及内容,提升英语学科教研氛围和教学水平,实现育人目标,是当下亟须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厘清单元大小概念,明确单元育人价值
所谓的“大概念”是指基于事实,具有概括性、抽象性、永恒性、普遍性的概念。所谓“单元”是指在一个大问题或大任务的驱动下综合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情境创设、知识点设置等关联要素,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或完整的学习单位。单元教学就是在这个大概念,即“教育总话题”的统领下实施展开,促使学生在脑海中深化对大概念的理解。教师要以大概念为引领,统整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紧密关联的语言活动,有序开展单元教学。
二、规划单元课时设计,明晰单元育人路径
首先,单元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能够让学习过程真实发生,让学生的关键能力得以提升,使教学转化为以主题意义为落脚点的高阶整合教学。
以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2 Hobbies”中“Lesson3 What's your hobby?”为例。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先以“hobbies”这个大概念为主题,整合前两节中“Do you like...”“What do you like...He /She likes...”等核心句型,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延伸。然后,通过真实的交流,把“hobby”抽象的单词具体化,使用“家庭树”这一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单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延伸“If you like it,please try it”,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并从单词“hobby”中字母“o”的发音引出字母组合“oo”的发音,利用之前学过的“look”和“good”中“oo”的发音,学习单词“cook”发音,渗透新旧知识融合的概念。
其次,教师在进行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时,应以单元大概念获得为核心,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学习基础、学习过程等方面考虑教学顺序与程度,挖掘各板块间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整合。
以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7 Communications”中“Lesson4 Again,please!”为例。教师除了将Listen and say部分融入Let’s talk的文本学习中,还将教材中的Fun time调整到Let’s do前面。在Fun time环节完成对现在进行时态的复习,然后进入需要更强调综合语言能力部分的Let’s do环节。在本课主题的引导下,无论是Fun time部分活动设计,还是Let’s do环节中“请同学们电话或者邮件通知缺席的Jenny周六去动物园”这一设计都在渗透学生“体育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和健康”意识,教育学生做人和做事的方法。
最后,单元教学就是要建立以言语为主线的整体教学设计,优化整合听力、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等各类课型教学,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内容整合为根底,以核心概念习得为目的,引导学生围绕单元教学所涉及的概念及概念体系进展深度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
以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6 My family”为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我的家人”。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认真观看真实有趣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视频,从中感受“家庭”这一港湾给予人们的温暖与慰藉。接着,引导学生描述家人各具特色的人物特点,解读家庭成员各不相同的人物品质。最后,通过分享家人的职业,从中体会家人的职业带来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因此,整个第六单元大概念为“I love my family”,单元学习目标就为“简单学习家庭构成”以及“系统了解家庭内涵”。
三、整合单元学习内容,落实单元育人效果
1.明确单元育人目标,奠定生本学习基石。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能够让教学更有方向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以生为本,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以鲁科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2 Introduction ”中“Lesson3 She's my friend”为例。本课教学内容是“如何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对方认识”,在目标语言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深挖教材的育人价值,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体验与朋友相处的快乐,感受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交流、学会珍惜。因此,本单元的育人目标可以定位为引导学生大胆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实现友谊的拓展、生命的拓宽。
2.实行有效任务驱动,助力知识转化能力。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将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和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活动相融合,采用分解难点、逐个呈现、渐进扩展、层层递进的方式,达成学生对语言意义的正确理解,通过任务驱动和多种多样的操练活动,促使学生学习新的语言形式。
“Lesson3 She's my friend”的交际任务设置如下:(1)歌曲热身,师生用“What's your name?”认识彼此,引出本课主题Friend;(2)带着问题“Who's Li Ming's (Wang Hong's)friend?”听对话,使学生整体感知对话;(3)看视频回答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4)引导学生明确“he”或“she”的用法;(5)设置“猜朋友”的游戏,训练重点句型;(6)chant的练习和再编,巩固重点句型。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实现了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目标。
3.巧用课堂学习活动,助力学生学有所获。小学生天生具备群体归属感,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对话、深入讨论,能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主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最终获得快乐感与满足感。
学习“Lesson2 What's your name?”时,教师可以通过“打开交友卡”等有趣的环节设置,组织学生两人或四人开展游戏活动,给学生提供模仿、体验、实践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并在活动中适时鼓励和表扬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获。
4.实施多元丰富评价,语用结合贯穿始终。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在“She's my friend”一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先为学生介绍两个神秘的盒子,盒子里面有本课的评价规则,然后组织学生分组竞赛。每组拥有一个“友谊”花园,哪个组上课表现棒,就会为小组赢得一朵友谊之花,赢得友谊之花最多的小组获胜。教师还可在友谊之花上贴上学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利用友谊之花的图片介绍自己的朋友。这种评价方式既贯穿课堂始终,还能与本节课语用训练紧密结合。
此外,教师可采取口头激励性评价、荣誉激励性评价、体态语激励性评价、任务驱动激励性评价等,多种课堂评价方式的运用能够极大地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教师还可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既拓展学生思维,又促进师生互动。
5.注重创设合理情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创设合理语境,能够加大语言输入,激活学生英语思维;教学内容与语用训练相结合,还能高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交际需求。
学习“Unit2 Introduction”的“Lesson4 Again, please!”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照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利用大屏幕介绍自己的朋友、同桌间介绍自己的朋友、小组内介绍自己的朋友,这种多维度、多情境、贴近生活的语用训练,能够加大语言输入,激活学生英语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同时,在实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语言支架,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
总之,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总目标导向,以单元教学设计为总实施策略,以情境创设、课堂活动为主要抓手,以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使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教育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