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作业,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成效

作者: 宋蓓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也是学生巩固旧知、探寻新知的重要桥梁,能帮助学生发展学科能力、促进知识的掌握。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教师试图通过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延长学生的记忆。然而,最终的效果却与预期相差较远,学生也会对作业形成消极态度,降低做作业的热情。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英语作业,让作业减量增效,引领学生步步深入英语的殿堂,真正让英语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和精彩。

一、聚焦重点,彰显作业价值

教学重点是一节课的重心,也是学生着重需要记忆的知识,关系着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业是延长记忆的一剂良药,也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必经之路。现阶段,许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社会竞争中拔得头筹,往往会加大学生的作业量,然学生自身的能力有限,在面对形式多样、数量过多的作业时,常常会错失重点知识,降低学习的质量。因此,在为学生布置作业前,教师要对教材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明确重点难点知识,并做好作业的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少而精的英语作业中,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例如,“Where’s the bird?”这一单元中有desk、chair、bird、under、on、in、behind等重点词汇,“Where’s...?”“It’s in/on/behind/under...”等句型。教学时,教师可围绕这些内容为学生引入“将单词根据名词、介词分类”“单项选择题”“根据答案从方框中选择适当的问题”等习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况,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精准查看自己的学习实效,及时查漏补缺,加深对重点词汇、句型的理解。

现阶段进行英语学科的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积累的英语知识量还不是很丰富,能力还需提升,所以要聚焦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布置少而精的作业,既要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让学生对知识充满探究热情。

二、分层订制,满足差异需求

受学习背景、成长经历的影响,不同学生有着差异性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素养,当教师直接为学生布置统一的英语作业时,则很难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致使作业的价值大打折扣。陶行知先生曾经将学生比作花木,认为教师应当根据花木的属性,采取特定的培育措施,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长。所以,为了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分层化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增强学习自信。

例如,在教学“Seeing the doctor”这一单元时,教师先通过“Look at pictures and recognize words”“cosplay”等活动,带领学生学习新课内容。活动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实况,以便对学生的英语素养、学习能力等进行判断。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针对学习能力稍强的学生,教师安排难度相对较高的任务,如“Short answer”“Create stories”等;针对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则安排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作业,如“Banked Cloze”等,帮助学生熟悉基础知识。

案例中,教师先借助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判断不同学生的情况,再基于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英语作业分层化的设计、安排,让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的完成中都能获得成长。

三、注重整合,建立完整框架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期望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发现英语学科的规律,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节奏,学会学习。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将目光放在单个的英语知识上,较少关注不同英语知识之间的关联,导致学生难以为散乱的英语知识建立联系,窥探英语学科的本质。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为学生引入整合类的作业,鼓励学生对单元内的英语知识进行整理、分析,让学生形成结构完善的知识框架。

例如,在教学“Our animal friends”这一单元时,教师先在课堂上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为学生依次介绍arm、body、foot等词汇,帮助学生建立第一印象。然后,教师布置“Use mind map to sort out the knowledge of this lesson”的作业,请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理清单词、阅读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相对完善的知识框架。有的学生从“Our animal friends”出发,延伸出word、sentence pattern、text content等多个板块,并在每个板块后补充相应的内容。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储存做好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后续复习中,能够透过思维导图及时调取记忆,提高复习质量。

新颖教学工具的引入,能够为英语课堂增色,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完成英语作业,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理清不同英语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多样化的英语知识,轻松建立知识体系,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趣味横生,注入学习动力

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有的教师局限于抄写、背诵等传统形式,因此,大多数学生在面对英语作业时,会形成消极的态度,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做作业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学生认为学习活动有趣时,就会热情饱满地迎接英语知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也要参照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设计妙趣横生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英语作业交朋友,在作业完成中不断提升英语能力。

例如,在教学“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单元时,教师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large、strong、woke等知识,再组织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解读,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中主要介绍了哪些情节、包含了哪些角色。然后,教师为学生引入“Role play with partners to restore the story”的英语作业,请学生与同伴一起还原故事的情节,完成角色的扮演。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也要搭建“比一比”的平台,鼓励学生呈现本组的表演结果。这样,教师不仅能检验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也能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让学生更乐于做英语作业。

趣味性的作业形式,如同调味剂,让作业变得更加诱人。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引入角色扮演的作业形式,成功唤醒了学生做作业的热情,让学生更愿意亲近作业,更乐于做作业。学生在充满乐趣的作业中,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识,形成良好习惯,提升了课堂教学成效。

总之,英语作业的精心设计,能够提升学生复习巩固的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加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设计层次性、趣味化的作业,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带动学生不断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