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导入,构建魅力音乐课堂
作者: 陈爱萍当今时代教师的教学观念已经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同,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选择合适的乐曲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升。
一、导入相关故事,帮助学生理解
音乐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但是学生的鉴赏能力仍处于初步建立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故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结合故事加深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另一方面,故事是对于音乐的文字阐述,将故事融入音乐,可以让音乐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进而音乐教师可以顺利开展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提升个人的音乐鉴赏能力。故事导入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了便捷。
例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一遍音乐旋律,然后让学生总结这首歌曲中的故事内容。很多学生都会根据歌词内容回答:“聪明机智的小二郎,帮助伙伴钻出那破水缸。”这时,教师可以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并为学生讲解完整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教师可以说:“对,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他砸破了水缸,救下了水缸里的小伙伴,那你们知道他砸缸救下伙伴的故事经过吗?让我来讲一讲具体细节吧。”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学生会了解到这首歌曲所传递的情感,进一步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故事信息。最后,教师让学生在理解之后再次倾听这首歌曲的旋律,让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故事所传达的感受,重新理解音乐内涵。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在教师讲解故事时,学生会做到全神贯注,这能提高学生课堂上的精神凝聚力。此外,在理解故事中理解音乐,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更纯粹的情感,他们更愿意了解音乐的深层次含义、寻找音乐中隐藏的故事,这有助于学生发掘个人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个人的审美素质。
二、导入游戏环节,增添学习乐趣
游戏和音乐是相通的,音乐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使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朋友,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舒适的环境。因此,将游戏环节融入音乐课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彼此,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适应音乐课堂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音乐课程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悄悄话》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歌曲主题选择合适的游戏,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游戏环节。如,可以选择“传声筒”的游戏,上课伊始教师先告诉学生要进行一个小游戏,并向学生介绍游戏环节:“在生活中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说悄悄话的经历呀,那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就是‘传声筒’。‘传声筒’需要五位同学一同进行,第一位同学会有提供的文本,他需要将文本内容传递给第二位同学,依次传下去,由最后一位同学说出听到的答案。当然,在传递过程中,只有传递的同学可以不戴耳机,接收信息的同学一定要戴耳机,根据口型猜测答案。”教师可以将《悄悄话》的歌词作为传递内容提供给学生,并根据具体课堂环境,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小组竞赛,增添游戏的乐趣。在参加游戏时,学生的活跃度很高,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歌曲的具体内容。
导入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使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游戏种类繁多,无论在任何环境下,教师都可以利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建立对彼此的信任。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进一步提升班级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导入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音乐课虽然是一个舒适度极高的学习课堂,但也是音乐教师传授音乐知识的课堂,所以提问环节在音乐课堂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因此,音乐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应当结合学生的情况运用合理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建立个人思维模式,进一步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捉泥鳅》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问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泥鳅吗?有人见过泥鳅吗?”有的学生回答:“见过。”有的学生回答:“没见过。”这时教师可以让知道这部分知识的学生进行讲解,描述泥鳅的外表和特点,让其余学生对泥鳅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那你们见过捉泥鳅吗?”很多学生都回答:“没有见过。”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捉泥鳅的具体过程和捉泥鳅时的趣事,如果教师觉得讲解内容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捉泥鳅的具体经过,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生动形象的影视画面,了解捉泥鳅的过程。学生了解相关过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并让学生结合刚才看到的捉泥鳅视频思考:“为什么这首歌的旋律这样轻快活泼?”学生便会说出“捉泥鳅让人开心”之类的答案,这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旋律和故事内容的联系,进一步建立对音乐的审美思维,达到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
将提问环节导入音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让课程教学高效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导入文化元素,顺应时代潮流
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也融入时代流行元素,促使我国艺术水平不断提升。在音乐课堂中导入文化元素,不只是导入传统文化元素,也要导入当代流行元素,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通过当今时代的流行元素开阔眼界,让学生在历史和现代潮流的碰撞中抒发个人的情感,说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教学《百鸟朝凤》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聆听乐曲的旋律,然后让学生描述听完这首乐曲后的具体感受,陈述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学生会说:“旋律轻快灵动,似乎百鸟飞舞的画面就在眼前。”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为他们引入一些传统元素,如讲一讲“百鸟朝凤”一词的由来、古代关于“百鸟朝凤”的刺绣等,让学生领略“百鸟朝凤”的传统之美。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在当代,人们针对“百鸟朝凤”进行了古筝、唢呐等不同形式的演奏,让学生明白现代人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在不断融入个人理念,以期达到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演奏要求。
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学会理解传统艺术的文化理念,看到现代艺术的不断精进。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学会将传统理念和现代理念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
总之,音乐课堂的导入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应结合课堂情况、学生学习状态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明道小学)
(责任编辑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