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作者: 黄帅

英语教材原有的单元编写体例是按照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主题进行设计的,旨在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技能、形成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现对主题意识的思考和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的情感态度。随着课程标准的推进,大主题、大概念、大单元的概念更加凸显,也传递出一种更加明显的主题意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也需要围绕特定的主题进行整体设计,系统地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学习主题的深刻意义,可以促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整体感知和亲身领悟,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结合主题意义,整合相关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有力支撑,对课堂学习效果具有直接影响。而课堂学习的主题是进行学习资源搜集和整合的核心。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的主题、通过日常观察、借助多样平台,灵活运用多种渠道,搜集课堂学习资源,再参照学生的真实情况,去粗取精,选择适合学生的优质资源,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各种便捷的教学媒介和技术,呈现在英语课堂上,使课堂更加精彩。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5A“Unit2 A new student”时,对于“welcome new students”这个主题,教师按照常规,准备了一些学习资源:“While we welcome a new student,we should introduce our school.So this is a video about our school.”。另外,教师需要使学生了解班级情况,还准备了一些班级成员的英语简介:“This  is our big family,our class,there are more than 40 lovely boys and girls.Let’s know them.”。这些精心选用的英语资源,带给学生直观的感知,也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和情感,使学生迅速投入学习活动。

二、根据主题意义,融合有效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设计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学习内容的呈现应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及学科知识的结构,遵循螺旋上升、反复呈现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主题,立足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整合学习内容、优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为学生积累知识、训练思维和能力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5B“Unit7 Chinese festivals”时,对于“中国传统节日”这个主题,教师针对教材中给出的内容,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学习内容再设计,补充了有趣的信息“As we all know,our countr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om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 about festivals.”。教师组织学生观看PPT,按照时间顺序呈现我国的传统节日,学生看到PPT中的英语介绍和图片,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形成直观的了解,也获得了基础性的英语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顺利、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自身发展。

三、参照主题意义,开展适宜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的组织作为落实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主体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有不可撼动的中心地位。而课堂教学的主题意义,则成为组织学习活动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方可引领和辅助学生达成课堂目标,实现对学习主题意义的深刻领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对本班学情的全面把握,按照既定的学习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系列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习得英语知识和技能,探寻主题意义,获得全面提升。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6A“Unit3 Holiday fun”时,对于“假日乐趣”这个主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彩的课堂活动:“We all like holiday,because we have a lot of holiday fun.Can you show us your fun in your holidays?”。学生围绕holiday fun这个主题选择相关的素材,进行小组交流活动。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Try to show your holiday fun with the useful methods.”学生通过图画、视频、歌曲等形式进行了展示。最后,教师组织评价“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holiday fun and your performances?”,以此达到锻炼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

四、联系主题意义,展示多彩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的展示成为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步骤,为学生巩固学习效果、体验英语学习的成效、强化学生的成就感,搭建了最好的展示平台,创造了更多锻炼和发展的机会。而课堂主题意义则成为学生开展学习成果展示的核心要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联系课堂学习的主题,依据理解主题意义的需要,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展示任务,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学生可以围绕主题创设情境、组织语言、设计展示活动,使课堂充满精彩,强化学生的美好体验。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小学英语6B“Unit3 A Healthy diet”时,对于这个单元“健康饮食”的主题意义,在学生完成学习内容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提出问题“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is unit about healthy diet?Try to show your gains about this topic in your own ways.”。学生回顾自己所学,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围绕课堂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展示。有的学生一边说一边呈现一张日常食谱:“Look at my daily diet.Two eggs and an apple a day.Vegetables,fish,meat and rice are the main dinner.”。这样,学生在展示中加深了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强化了学习效果,促成学生整体发展。

总之,围绕特定主题、结合主题意义,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确保学习活动中的集中性和整合性,有益于学生迅速高效地完成英语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习得,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思考,彰显英语教学的思想性和文化性,有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思维能力、积极的思想情感、正确的观念态度,奠定学生英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基础。同时,教师通过对小学英语教材与课程标准的深度解析,联系当代学生生活成长及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品格,合理选定英语教学的主题,运用适当的手段,引领学生探寻主题意义,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都得以提升,使英语教育充分彰显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新桥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