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

作者: 刘延玲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也就导致了教师只“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学生很难真正学到知识并获得良好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去优化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课堂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很好地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复杂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有效地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数学课堂中,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将抽象的、复杂的数量关系转化成形象直观的图形去分析和总结问题,或者是将图形转化成具体的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教师要善于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这部分知识时,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学生灌输这种类型的题目的计算公式,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这种类型的题目出现了变式,那么学生就很容易变得不知所措。因此,在这种题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的意思把图画出来,清楚地表示出路程、速度以及时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教师画出的路程图来理解计算公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路程相遇知识,在做同类型的题目时就可以举一反三,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关键,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用线段、图表等来表示数量关系,不断用数形思想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转化化归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要重视转化化归思想的渗透,转化化归思想在数学学习中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思想,基本上其他的数学思想中或多或少都蕴含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的运用有助于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数学转化化归思想,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知识,所以他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通过扩大相应的倍数将其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个知识学生在之前就已经学过了,所以学生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来。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陌生的复杂的知识转化成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有效渗透转化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转化和分析能力。

三、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要重视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将数学问题看成一个整体,然后按照相应的标准将其划分成不同的情况和部分,之后分别对不同的情况和部分进行讨论和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将一些复杂的问题通过分类讨论的方式加以解决。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全面了解相关知识,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知识的变化和运用。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角度的大小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有效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全面了解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全面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提高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分析和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分类讨论能够从本质上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处理,这种归类有利于学生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确保自学能力不断提升,善于进行数学分析,在分析之中形成数学思维素养,这种素养形成之后不仅能够在小学阶段积极解决实际问题,还能为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函数方程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要重视函数方程思想的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函数方程思想的渗透主要涉及方程思想,方程思想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将未知的条件通过设未知数的形式根据题目的意思构建等量关系,然后通过解方程来解答数学题目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特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方程思想,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专门的方程部分的教学知识,向学生渗透方程思想,并运用方程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在无形之中渗透了方程思想,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渗透特定的数学思想,这样,学生在之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才会更加准确地选择数学思想,少走弯路。学会运用函数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总之,函数与方程思想要在小学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正面思维方式和逆向思维方式的全面管理,让学生尽快掌握更多数学思想方式,不断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五、数据统计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要重视数据统计思想的渗透。数据统计思想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一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最终进行归纳了解具体情况的思维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数据统计的思想,提高学生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都涉及数据统计的思想,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渗透数据统计思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将一堆混乱的数据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统计和整理,进而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数据统计的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数据统计思想,帮助学生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做题时间,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分析学情,有效渗透数学思想,丰富数学课堂,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成长做好铺垫,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要重视转化化归思想的渗透,要重视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要重视函数方程思想的渗透,要重视数据统计思想的渗透,让数学思想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中心小学)(责任编辑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