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融入
作者: 糟玉梅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阶段属于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思想品德展开针对性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全员德育”的理念下,要求小学阶段各科教师都要参与进来,结合课程教学,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进来,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本文就针对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展开分析,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要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教育,是针对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素养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是非常必要的,语文教师对此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全员德育”思想的必然要求。从当前小学教育的发展来讲,“全员德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指导理念,不仅仅是思想品德教师要对此加以关注,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对此形成认识。因为“全员德育”要求全体教师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构建起“全员德育”的基本格局。所以,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就是构建“全员德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一个必然性的要求。
2.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全新要求。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做出了解释,并且提出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语文核心素养中,涉及学生的思想发展,而思想品德教育,重点就是促进学生思想发展。所以,二者的融合,也是语文教学的要求。
3.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也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必然路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因为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施行多年,在素质教育新时代,就要求教育教学做出改革创新,不仅要对学生展开理论知识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内在的发展。而内在素养,自然也就包含了思想素养。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入是实现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二、小学语文教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须关注的要点
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从本质来说,这属于两个不同的教育科目,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多层次的相互关联,具有相互融合的教学基础。只不过,在融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一些根本要点,抓住关键,这样才能让教育教学取得理想效果。具体来说,需要关注的要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统一。将小学语文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融合,一个首要根本,就是要在目标上形成统一。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具体的目标作为导向,这样才能确定教育教学的方向。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就需要在目标上形成统一,要在教育教学开始之前,就制定相应的目标,对融合教学形成导向,让教学活动能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2.内容结合。除了在目标上形成统一,还需要关注到内容上的结合。就教学活动来讲,内容是最为基本的载体。教学活动要有具体的内容,才有开展教学的基础。所以,在融合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关注到内容结合这一要点,在设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内容的契合性,立足语文教学内容,融入与之对应的思想品德内容,以此来展开教学。
3.评价协同。教育评价,是针对教学活动所开展的评定测试,根本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由此反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发现教学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也就需要关注教育评价,要在评价上形成协同。也就是对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评价和思想品德评价要融为一体,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思想品德发展形成评价。
三、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对此语文教师要加深理解。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抓住相关的要点,以此为基础推进二者的教学融合,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
1.统一目标优化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需要统一目标,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导向下,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在教学目标上,需要明确,通过语文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要让小学生正确认识传统道德规范,正确理解自身的思想素养,养成积极、乐观、勇敢等品质。在同一目标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来说,主要就是对教学方法展开优化设计,改变传统的讲读式、板书式教学,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首先,可以设计情境表演式教学。在对语文课文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立足课文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些要点,引入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构建起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展开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对生活案例形成有效认识,感悟其中包含的思想道德内涵。其次,可开展辩论式教学。在小学语文的一些教材中,往往包含有关思想品德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其中的思想品德观点提炼出来,在课堂上设置辩论活动,让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对相关的思想品德观点展开辩论,从而形成深入的认识。最后,可以设计写作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写作练习中,可以从思想品德教育中挖掘素材,围绕思想品德素材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就可以加深对提升自身思想品德重要性的认识。
2.立足语文拓展思想品德教学内容。除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设计,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还需要立足于语文,拓展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将思想品德教育引入语文课堂,实现教学融合。第一,可以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引入思想品德阅读素材,指导学生在拓展阅读中,了解其中包含的思想品德内容。思想品德拓展阅读的设置,需要结合课文教学内容,从课外选择相应的素材,将其引入课堂。第二,结合经典传统作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许多经典传统作品中,都包含了思想品德内容,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等。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引入这些经典作品,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对其中包含的思想品德内涵有效理解。
3.构建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小学语文教学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入,还需要从教学评价方面着手,构建起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品德实现综合性评价。具体来说,一方面,在评价标准上,要兼顾语文知识和思想品德,针对这两个方面,都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在评价方式上,就要改变以往单纯的卷面评价方式,建立起以综合实践为主的评价方法。要结合语文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创设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既要运用语文知识,又要体现自身思想品德素养,从而达到综合评价的效果。
将小学语文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融合起来,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应当关注的一个全新趋势,也是推动语文教学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实践中,要基于统一的教育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还要立足语文课程,将思想品德内容拓展引入其中,并通过构建全新的评价体系,促进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融合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四方中学)(责任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