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STEAM教育,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者: 钱璐

STEAM教育理念最早来源于西方,倡导学生有机整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大科学体系,对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增强综合素养。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STEAM教育理念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和跨学科思维,目的是期望学生以综合性的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小学阶段是开发学生潜能,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引入STEAM教育理念,具有高度的适配性,能够真正激活学生内心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一、开发实践活动,增添实践机会

综合性和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标志性特征。在将STEAM教育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时,教师应凸显科学、技术、工程等多个方面的特点,组织学生以工程学思维出发,探究科学技术、艺术特点等,并以数学为工具展开实践分析,以便在落实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家乡污染情况调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透过活动目标的分析,教师能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调查家乡的污染情况,强化环境保护意识,而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数据统计等工作,对此,STEAM教育理念就能成为学生有效开展实践探究的“利器”。在活动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主动调查家乡环境污染问题的欲望。然后,学生开展实践探究的活动,积极地对家乡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好相关数据统计。在完成调查活动后,学生再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逐步了解家乡的环境污染现状。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利用自己的双手开展环保活动,也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手抄报、展板等艺术作品,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宣传视频,使学生在宣传活动中进一步强化环保观念,更主动地践行环保理念。

案例中,学生不仅在活动中从数学的思维出发,对调查家乡污染情况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也从艺术的思维出发,制作了手抄报和展板,同时也学习了宣传视频的制作技术,真正地彰显了STEAM教育理念的优势,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构建合作团队,加快实践进度

STEAM教育理念相较于传统教育理念,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小学生的能力仍旧处于发展阶段,当教师组织学生个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往往会出现活动进度缓慢等问题,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理想的教育成效。而不同的学生之间有着不同的特长,为此,教师可以发挥学生之间的差异优势,为学生创建合作学习小组,以便学生在小组中集中彼此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进度。

例如,“探究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包含实地考察、采访、制作考察表、宣传等多个活动,而每项活动都不是单纯依靠学生个人力量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教师可先根据以往的活动经验,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特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明确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然后,教师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安排各个小组的成员,使每个小组中的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分好组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员的分配,合理地安排实地考察活动、采访活动等。如:对于细心、观察力较强的学生,安排其参与实地考察的活动;对于语言交流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安排到采访活动中;在展开宣传活动时,艺术感较强的学生负责设计宣传手抄报,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加快对浪费现象的调查和反浪费现象的宣传。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时,创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在集合他人力量的过程中,加快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任务的进度,并在他人的辅助下弥补自身的不足,填补自身在技术、工程和艺术等方面的缺陷,从而更高质地完成活动任务。

三、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在STEAM教育理念中也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基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角度,与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从而完成创新活动。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贯彻落实STEAM教育理念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此外,在学生完成创新活动后,教师也可以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创新想法以及实践过程,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我喜爱的世界冠军”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认识自己喜欢的世界冠军,了解这些世界冠军的成长过程,并且引导学生利用电脑制作这些世界冠军的展示卡等。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制作“世界冠军展示卡”的创新活动,为学生发散创新思维提供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先用网络等资源,检索自己喜欢的冠军人物,然后将这些冠军人物的图片、成长过程等有价值的信息,以创新性的方式利用电脑进行展示。最后,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用电脑播放自己制作的展示卡,并将自己的创新之处指出来,便于他人欣赏和了解。

案例中,在利用电脑制作“世界冠军展示卡”时,学生不仅需要学会电脑制作技术,也需要将艺术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进行整合,以便制作出一个新颖的展示卡。经过这一过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满足了STEAM教育理念的创新需求。

四、打造跨学科模式,发展综合素养

跨学科思维是STEAM教育理念中的重要观点,也是STEAM教育理念的显著性特征,指出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性,期望教师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交点,使学生从综合性的思维出发看待知识。所以,在将STEAM教育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时,教师也要主动地建立跨学科意识,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学习知识,认识到学科间的交叉性,从而养成以综合性思维看待事物的习惯,强化综合素养。同时,教师也可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具备自主搜集跨学科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关于私家车的研究”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可融入多个学科的元素,促进学生多种素养的发展。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先为学生布置“自主检索私家车相关知识”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翻阅书籍等方式,了解私家车的发展历史、工程原理以及艺术造型设计等知识,使学生对私家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请学生分享自己检索到的知识,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与私家车有关的生活化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私家车带来堵车、停车难”等问题。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私家车带来的问题进行研究,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了解堵车现象。最后,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指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提出堵车问题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对堵车情况的调查,提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检索知识的任务,能够让学生主动汇集不同学科的知识,实现学科的交叉,达到艺术、工程等多个学科思维的融合。同时,教师鼓励学生针对现实性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也可以强化学生对综合性思维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应重视STEAM教育理念并主动调整传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手段,使学生从工程性、艺术性等思维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以跨学科思维为基础看待事物,从而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罗塘校区)

(责任编辑  岳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