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策略,让小古文教学更精彩

作者: 张良景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古文,作为古代文章的范本,它不仅能够使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光辉,而且还能使我们在当代感受到古人的文明和智慧。小古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中,也明确将传统文化纳入其中,这足以看到古文的重要性。当前,小古文学习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侧重翻译,忽视古文的思想内容和结构模式,这样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激发小古文学习兴趣,领悟古文思想内涵,了解古代文化,建立与现实的联系等多方面入手,让小古文教学更加精彩。

一、巧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小古文教学当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文言文晦涩难懂,虽然语言简练,但是小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没有一定的语言习惯,是无法从根本上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的。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古文的思想内容出发,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更有成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古文相关的背景材料,还可以为学生展示动画情节,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出发,让课程学习更加简单轻松,在朗读、理解、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中完成古文学习的目标。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伯牙鼓琴》这篇小古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采取兴趣教学法,让学生完成对这篇文章文意的梳理以及深度探究。这篇文章中涉及“知音”这个词,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故事便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的引入点。立足学生学情,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让学生通过欣赏曲子感受二人亲密无间的友情。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更加浓厚,也为学生理解文意奠定基础,课堂的有效性也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让古文学习多一份轻松和自由,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古文的内涵。

二、深入探究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古文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完成翻译任务,它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应该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服务。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能够通过古文的学习完成对古代思想文化的探究,让这样的思想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理念,让古人的思想为学生的成长导航。以怎样的形式进行深入的思想探究呢?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理解、分析文本含义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将古文学习现代化,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书戴嵩画牛》这篇小古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深刻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这篇文章中,通过牧童对名画的见解,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故事看似浅显,实则潜藏着深刻的哲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主题思想:“同学们,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牧童说的话对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研究文本的思想内涵,并且借助这样的文本思想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

深入探究小古文当中潜藏的思想情感,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小古文中的思想内涵,让课程绽放魅力,让小古文学习多一份深刻的思考,多一份对文化的探究,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三、积极渗透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小古文学习中,文化渗透至关重要,在古文当中蕴含着古人的思想和文化,而现代小学生缺乏的便是对古代文化的精神认同,寻找这样的精神认同感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古文当中的文化思想,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古文当中潜藏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元素,教师应通过一篇古文延伸到整个时代,让学生通过古文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思想,产生对古代文化探寻的动力。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囊萤映雪》这篇小古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向学生渗透古人的读书观和生活态度。囊萤映雪,表现了在艰难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懈,坚持读书,坚持实现自我梦想的精神,这正是当代小学生缺乏的一种精神品质。很多学生因为备受宠爱不愿意吃苦,对于学习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这篇文章恰恰可以带给学生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观念中找到自我的文化认同,与古人精神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积极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传统文化中产生一种精神文化认同感,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使命。教师要关注小古文当中的文化思想,渗透相关的文化内涵,让课程多一份文化之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四、善于联系当下,彰显学生的学习价值

小古文学习的价值何在?为什么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学习古文?这是困扰小学生的重要问题。很多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古文。事实上,古文当中的那些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现在的小学生仍然具有教育意义,教师应充分挖掘古文思想内容与当前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古文学习感受现代生活的美好,用古文的思想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学习中感悟到自身的成长,感受学习古文的价值和意义。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生活化联系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让课程多一份生活的感悟,多一份现实的思考。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铁杵成针》这篇小古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同学们,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我们都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小故事,铁杵怎么能够磨成一根针呢?那得需要多久呢?我们是不是想过呢?在古代就有人真正完成了这样的梦想,靠的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究。“我们都知道靠的是坚持,那么,在你的实际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没有坚持下去?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在这样的交流讨论中,学生便了解了古文学习的重要性,也能够用古文当中的思想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联系现实生活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借助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课程教学在审美和鉴赏中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也让学生在其中真正感受到古文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古文的情感,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爱上古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不要为了翻译而翻译,需要学生在古文学习中挖掘其潜藏的思想情感,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体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兴趣培养、挖掘内涵、文化渗透以及现实指导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让小古文课程教学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林梓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