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提问,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作者: 李可竞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运用极为广泛的教学方式,对推动教学进度、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具有积极的影响,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因此,英语教师需要优化提问的方式及技巧,提高提问的实效性。

一、设计趣味提问,促进师生互动

针对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将学生的兴趣需求纳入考虑范围,因为问题缺乏趣味性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趣味化是教师设计英语课堂提问时必须认真衡量的关键要素。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立场及心态展开分析,看看他们对什么话题更感兴趣,一旦确定学生的兴趣倾向,就可将其视作提问的着手点。只有发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强化师生间的互动。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4 My family”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句型“This is...”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教师让学生在上课前准备一张小时候的全家福照片,并将其带到课堂。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从学生带来的照片中特意筛选了几张,并将其呈现在大屏幕上,同时针对某一张照片中的孩子进行趣味提问:“Look at this girl,she looks very cute.Can you guess who she is?”学生一边认真观察照片,一边左顾右盼,猜测各种答案:“Is this Lu Mingjing?”“Is this Liu Mei?”当学生猜中答案时,被猜中的学生就站起来,同时用本单元学习的句型介绍照片中的家庭成员。

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入手,筛选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将其视作提问的关键点。因为问题与学生的兴趣话题相关联,这样就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好。

二、设计反转提问,调节课堂氛围

反转提问是一种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提问模式,它以学生作为提问的主导者。这种创新的提问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此外,在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还可结合学生提问的方式以及内容判断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在,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6 Colours”时,在教学伊始,教师先从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进行巩固。本课涉及大量与颜色有关的单词,如yellow、green、blue、red等,而且包括一些核心句型,如“What colour is my shirt?”“Is it green?”“Look at my skirt”等。在学生可以准确识别每一个单词,并对句型朗朗上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这些内容展开提问。有的学生指着自己的裤子问道:“Hi Linda,look at my trousers,what colour are these?”其他学生可以举手作答,如“They are black”“They are white”等。同时,教师还可将反转提问与小组合作相结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随机选择一些物体,并用“What colour is it?”“What colour are these?”等句型互相提问。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反转提问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视角出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提问,这对习惯于接受教师命令的学生而言,无疑具备极强的新鲜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计差异提问,提升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一刀切”是教师提问的主要特征。对于提出的问题,尽管学生也会作答,但却缺少兴趣。因为教师一旦把握不住提问的难度,势必会打击很多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教师提出的问题若太简单,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自然就懒得作答。而针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如果教师的提问过难,学生害怕在其他学生面前出丑,自然更不愿意作答。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同时从教学内容以及目标出发,让提问科学化、合理化。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1 Our school subjects”时,围绕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教师可通过以下方面展开提问。(1)根据教材中的核心句型展开提问:“Which subjects do you like?”这类问题非常简单,而且教材中都有现成的句型,主要目的是帮助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进一步了解文本内容。(2)结合班级中的课程表继续提问,如“What subjects are these tomorrow?”“Today is Monday,which subjects do you have?”等,学生可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回答,这一类问题难度相对提升,主要面向英语基础中等的学生。(3)从创意的角度设计问题:“Which subjects do you like best?Why?”这类问题需要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进行作答,主要针对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设计这些差异性的问题,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

具备差异性的问题能兼顾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从实际情况出发任意选择问题,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作答空间,可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四、设计递进提问,提升课堂深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性,为学生设计递进提问。递进提问模式具备循序渐进的特点,可帮助学生从易到难地掌握课程内容。此外,针对英语阅读教学,通过递进式提问,也可以帮助学生消化阅读素材,大幅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度。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本单元包括一篇极具难度的阅读素材,学生不仅需要阅读文本内容,还需要发掘字里行间蕴藏的哲理元素。因此,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设计提问。(1)在学生阅读以前,可为其设计一些具备引导价值的问题,如“How many characters are included in this fable?”通过这类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感知。(2)围绕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几个要素展开提问。如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教师提问:“Does the liar really make a gorgeous costume for the king?Why?”在提问以后,教师可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可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回答:“Of course not,these two liars only want to swindle money,and they don’t really make clothes.”(3)所谓“国王的新装”,因小孩子的童言才明白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教师提问:“Why did only the children see that the king was not dressed?”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思考,并给出个性化的回答。

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学生在文本阅读环节,不仅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逐步深入文本表达的思想内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提问环节中,教师可从趣味提问、反转提问、差异提问以及递进提问四个角度入手,为学生优化提问环节,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苴镇德耀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