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材解读 促进英语教学
作者: 宫檬檬英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媒介,也是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在倡导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趋势下,如何解读教材,并利用教材使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得到综合提升,是每个教师必须重点关注的课题。本文立足小学英语教学,深入分析教材的解读策略。
一、解读单元目标,构建学习体系
想要准确解读教材,必须解读每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英语教材往往包含若干个单元,教师对单元教学目标的定位,将决定整个教学的方向,甚至影响教学的整体效率。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往往不具备整体教材观,显得相对狭隘。因此,为了提高教材运用成效,教师要立足单元的核心话题,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综合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构建独特的英语学习体系。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本单元的核心话题是围绕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展开的,可通过看图阅读、听音辨识、复述重组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为了更好地教学本单元的重点知识,提高教材的运用效果,使学生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知识,教师应认真设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针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环节,要求学生听懂本单元的录音,掌握foolish、clever、magic、laugh、point、shout、long long ago、turn into、think of、walk through等单词或词组。此外,掌握“There was/were...”“The king was happy.”“One day,two men visited the king...”等核心句型,做到阅读过程不卡壳;针对口语交际层面,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交际用语,学会字母“ar”的发音,可以准确地复述故事;针对文化素养层面,要求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服饰的典型特征,能够简要介绍服饰文化,还可以写一些自己对服饰文化的理解。通过该目标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中,教师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目标也能避免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高效、深入。
二、揣摩教材意图,调整教学重心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教材过度推崇,不考虑学生的学情,也不考虑课程的定位,只一味照搬教材中的内容,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在新课改趋势下,不仅教学理念需要改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方式同样需要改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重点,更加灵活地运用教材。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3 Holiday fun”时,本单元重点展现了Mike 和Liu Tao在国庆节假期结束后回到学校的一段精彩对话,双方围绕各自假期的精彩经历展开交流,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借助Story time部分,帮助学生掌握did和was的运用方法,学会用特殊疑问词加一般过去时提问对方的假期生活,描述自己的假期经历,提高语篇的阅读能力。由于本课属于故事课,教师需要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情节的分析上,让学生了解语篇的故事情节,学会概括语篇内容,知道语篇讲了什么故事。此外,针对Fun time部分,教材中展示了不同的景区图片,还有一段文字提示“Talk about your travel experience”,即谈论假期的经历,这属于听说课,教师应将重心放在核心句型的演练上。由此可见,只有准确定位每一版块的教学重点,才能更好地运用教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把握教材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明确每一个版块的功能及重点,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有机强化,调整教学重心,这样才能发挥教材的功能。
三、彰显版块功能,合理划分课时
在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时,教师除了重视单元目标的设计外,更要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单元目标。事实上,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设计单元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对版块功能的认识相对片面,对课时的划分不够合理,导致单元目标未能有效落实,白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可见,教师不仅需要在单元目标的设计上下功夫,更需要在版块和课时的划分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切实发挥教材的优势。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 My day”时,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本单元一共划分为三个课时,具体的教学思路如下。针对第一课时,主要学习Story time版块的内容,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语篇素材中的语言现象,了解语篇讲了什么故事,核心框架是什么,做到初步感知话题内容。即,要求学生掌握“When do you...?”“It's...clock...”等句型,交流自己一天中的活动情况,建立良好的时间意识;第二课时是一节复习课,主要针对Story time展开,并在其中串联Song time、Checkout time和Fun time版块,然后回顾重点词汇及句型,同时设计角色表演和书写训练等课堂实践活动;在第三课时,学生将学到Cartoon time、Sound time和Ticking time版块,同时串联歌曲Peter's day,并与学生阅读一则卡通故事,重点探究字母“e”在单词中的发音情况及规律。
想要提高英语教材的使用效果,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单元目标设计,还需要优化课时、调整版块教学。通过对课时和版块的重新调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四、立足英语教材,拓展课外资源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效,教师还需要积极拓展相关的资源,进行合理创编,使英语教材更加丰富。因为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学情是不同的,但是教材往往是统一编定的,意味着教材必然存在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由此,教师在运用教材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补充新的知识,引入新的资源,灵活改编教材,使其更贴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教材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译林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时,本单元的主要话题是“seasons”,即谈论季节,在教材中并未涉及天气等内容,对季节的描述也相对简单,鉴于学生对单元内容已经掌握较多,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为学生拓展了更多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源。如,教师为学生拓展了a cold day、a sunny day以及“It's always wet on a rainy day”等有关天气描述的词句。此外,天气预报中的一些气象术语,同样可以作为课上拓展的内容,如“It's clear now,clouding over later.”“It's cloudy now,clearing over later.”等。
想要高效解读教材、运用教材,教师就要立足教材,拓展相应的内容。只有拓展相关的资源,丰富教材,才能让教学更加有趣、生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更是整个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要合理解读教材,用多元化的手段剖析教材、运用教材,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