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 杨杰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渗透与实施素质教育理念是音乐教师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面临着新的教学困难与挑战。为了更好地使小学音乐教学以德育为教学核心理念,发挥音乐课堂教学价值,增强学生思想品德良性发展以及促进综合素养提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创新,以自身独特风格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推进德育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小学阶段音乐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作用,针对性地提出音乐课堂渗透德育的教学措施,真正使音乐与德育有效结合。
一、开展歌曲教学,注重德育渗透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依据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素材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如节拍等乐理知识。当指导学生了解和学习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时,教师应充分激发歌曲中的教育价值,从音乐本身的特征出发,剖析歌曲自身的教育性,再将适宜的德育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德育的价值。同时,教师可将音乐歌曲进行拍子配乐朗诵,这是语言与音乐二者良性结合的体现,可以发挥出语言的强大魅力,调动学生的音乐思维细胞,让学生通过打拍子的方法进行节奏语言的表达,在语言表达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此外,要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采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情绪得到舒缓,当他们听到愉悦轻松的音乐歌曲时,心情会得到放松。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情绪是处于放松状态的,在这样的情绪下,教师对其进行德育内容的输入,可以更好地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音乐学科与其他主学科的教学一样,有着同样重要的教育功能及价值,音乐学科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素养等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课堂教学在学生繁重的主课学习后,具有舒缓心绪的良好效果,而且在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中融入德育,并将音乐教学与德育有效结合,有利于促进小学阶段音乐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帮助学生丰富自身情感,真正感受音乐学习的幸福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例如,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二单元“爱的旋律”中都是关于“爱”的歌曲的学习与赏析,歌曲《天下的妈妈都一样》是对母亲的亲情表达,《美丽的星座》是爱国情怀的表达。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本单元歌曲所展示的歌词内容,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拍子节奏特点,以双手打拍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歌词节奏朗读试唱,并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入对应主题的“爱”。如,表达对妈妈的爱的歌曲中,可渗透亲情的德育内容。教师可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充满亲情的情境中,通过开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际活动,达到歌词内容中德育思想的感悟,并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尊重与爱意的表达。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进一步提升其对音乐知识和德育知识的认知。
二、欣赏音乐作品期间,注重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音乐欣赏与德育两者是同时存在的,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感受到每首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德育情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指出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内涵,在音乐节奏的变化中逐渐打动学生的内心,在音乐作品的倾听中,学生可以了解和学习其中的德育思想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音乐悟性。这样,学生对音乐学习会有更强的动力和兴趣,也为未来的音乐知识学习和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音乐作品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必备的要素之一。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是一种对美的审视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个杂乱的环境或者心境中进行有效转换,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或负面情绪。
例如,在教学音乐作品《校园的早晨》时,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是在校园中体会学校的美好时光,在学校好好学习、努力成长。教师就可以结合音乐教学渗透德育,使学生对校园产生美好的憧憬和喜爱之情。教师可播放《校园多美好》《童年》《上学校》《外婆的澎湖湾》等与“美好校园”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无论是童谣还是流行音乐,这些旋律不同、风格不同、节奏形式不同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相同或相近的德育知识,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使其内心情感得到升华,潜移默化地加深与巩固了学生自身的德育思想,其自我情感的陶冶也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另外,不同的歌词中渗透了学生发现校园的美好、认真对待学习等德育思想,学生也从中体会到在校园中与教师的良师益友关系,与同学之间的珍贵友情,明白了校园生活不是只有学习知识的乐趣,还有更多快乐的瞬间,同时学生自身的良好品行也得到了培养。
三、安排音乐实践活动,注重德育渗透
组织教学实践活动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并将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音乐实践活动是学生有效体验音乐魅力和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学习技巧的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具体教学中,由于不同的音乐歌曲展现的情绪是有差异的,将德育在不同的音乐歌曲中渗透,再与生活实际结合开展音乐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更主动地去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从而真正理解音乐课本素材中美丽的音符和歌词的含义。
例如,在教学音乐作品《天下的妈妈都一样》时,歌词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每一位妈妈都非常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孩子,她们每天工作回家要做饭、收拾卫生,妈妈是从来不放假的,她为了整个家庭付出。在歌词中,学生体会到妈妈对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和重视,也体会到妈妈对自己浓浓的爱意。教师可就此开展音乐教学延伸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到家中,为妈妈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意,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浓浓的亲情,并逐步渗透德育,让学生树立尊重长辈、敬爱长辈、珍惜亲情的良好德育品德。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音乐教学理念。在音乐歌曲音符、歌词的教授以及音乐作品的欣赏等教学设计下,可以更好地将德育知识进行呈现,再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爱玩、好动的年龄特征,构建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将音乐与实践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与德育知识,能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达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另外,学校和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的力度,重视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工作。
总之,音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小学阶段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和价值观,在音乐的熏陶中学生能够感受美的魅力,能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进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