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编体育游戏 打造精彩课堂

作者: 汤健新

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堂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实践运用,是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游戏,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得到体能的锻炼,从而提升身体素质,增强意志品质。教师在创编体育游戏时,要想充分发掘出体育游戏的教学价值,就必须从多角度考虑,发挥创新意识,对不同的教学元素进行筛选,创编出不同形式的游戏,以此满足学生学习与锻炼的需求。

一、问题引导的情境式游戏

与一般游戏不同,一个成功的体育课游戏是需要学生全程积极参与、能与教师积极互动的,它有自己的教育目标,需要验收成果。事实上,在传统体育课上,有的学生在游戏前期就容易分散注意力,会过于轻松或兴奋,无法认真倾听教师讲授的内容,独自在旁玩耍,有的学生兴致不高,参与兴趣并不浓厚,对游戏内容不够重视与关注,不能全身心投入,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效果。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用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在一个完整的情境游戏过程中学到体育知识,得到锻炼。

例如,在教授“前滚翻”这个动作时,为了协调班级学习的进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创设问题引导的情境式游戏来教学。上课发好小垫子后,教师先让学生在场地中心围成一个圈,然后教师开始创设情境:“现在你们是一群可爱的小刺猬,正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开心地玩耍,脚下是软软的青草。此时,一只大老虎出现了,想要抓走你们,你们要怎么保护自己呢?”学生被教师创设的情境吸引,立刻变成了一只只小刺猬,七嘴八舌地说:“可以团成一团逃走,还可以用背上的刺保护自己!”教师适时提出“前滚翻”这个动作,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最后,由教师扮演老虎,学生扮演刺猬,在欢声笑语、热火朝天的情境游戏中,学生学会了“前滚翻”这个动作,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案例中,教师用问题引导式的情境带领学生学习,创设出学生喜欢的环境,让学生在别样的氛围下进行体育运动,充分把握了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在充满童真和真实感受的课堂中掌握体育的精髓,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群体参与的活动化游戏

在创编游戏时,教师应多设计一些群体参与的活动化游戏,尽力做到不忽视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用贯穿性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游戏中都有任务,形成配合与竞争,让学生可以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从而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要求。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篮球中的原地运球及左右手交换运球”的动作时,教师就可以选择群体参与化的活动游戏。首先,教师在讲解与示范动作要领后,可以将学生分成合适的小组,进行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前后进行运球传球,比较哪一组用时较短。然后,让临近的小组学生之间进行交换运球,比较合作用时长短。这样不仅能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而且也让学生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同时掌握运球技巧。最后,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教师让学生玩“比划传球”的游戏,每组第一个学生左右手运球后,用动作表演看到的话语,再由后面的学生重复运球、表演,比较哪一组用时较短。因为加入了表演的元素,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表现,从而对运球姿势有了更多的观察,加强了视觉的训练,自然而然地将动作熟记于心,这样的方式比起单纯的讲解更显得妙趣横生,课堂也能时刻保持顺畅的节奏。

案例中,教师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游戏中每个学生都有任务,且这个任务是与其他学生相关联的,这样的游戏能让学生自主集中注意力,时刻保持高度的参与感,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集体感,在运动中与同伴相处得更加友好融洽,既学会了知识,又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交流。

三、知识穿插的教育性游戏

如果教师在创编游戏时,能结合一些简单的学科或德育知识进行设计,那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这样的游戏更有教育意义,也更能吸引学生参与。

例如,在教授“立定跳远”这个动作时,教师就可穿插知识进行游戏。教师设计了“抢答跳远”的游戏。学生分好小组后站在起跳点,教师可以围绕体育学科,也可以围绕其他学科设计问题,如,“2021年冬奥会是什么时候举行?”或设计一道数学口算题、背诵古诗等,答对了的学生可以原地立定跳远,没答对的学生只能等待下一题抢答的机会,最终优先到达终点的一组获胜。教师还可以设计“成语接龙跳远”的游戏。给出成语主题后,教师让分好小组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成语接龙,每说出一个成语就往前立定跳远一次,最终优先到达终点的一组获胜。这样的游戏不仅形式新颖,消除了体育训练的枯燥感,而且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活跃了思维、增长了知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案例中,教师在创编游戏时将体能训练与知识学习充分结合,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长见闻、开拓思维,这种有教育价值的游戏更贴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能彰显学科融合的教学特点,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格局,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增强趣味的放松型游戏

通常情况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体育游戏有着一定的要求与限制,但如果目的性太强,学生就会感到疲倦,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也应设计一些纯粹的增强趣味的放松型游戏,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运动,从而更加喜欢体育课堂。

例如,在排球教学课开始前,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气球,让4~5名学生围成一个圈,想办法让气球在圈内不落到地上。此时,学生想了很多办法,有的用手往上拍打气球,有的用力将气球吹到空中,有的交换着在空中用手传递气球……通过这样的小游戏,学生既对排球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在课前兴奋起来,学习兴趣逐渐浓厚。又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感到疲倦、注意力分散,教师就可以通过“猜一猜”的趣味游戏来调节课堂的节奏。教师可先请一位学生到队伍前面,用动作表演一些动漫或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人物,其他学生进行回答,回答错了要表演一个体育动作,这样的小游戏让学生既放松了身心,又调节了学习气氛。再如,教师可在课堂快结束时组织“花样舒展”等放松型的小游戏,让学生躺在垫子上,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放松身心,让学生在运动后得到充分的休息。

案例中,教师设计的增强趣味的放松型游戏,不仅能调节课堂氛围,而且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及时进行身心的调整,这样的游戏能让学生劳逸结合,扫除运动带来的疲倦与枯燥,用更加积极的状态融入课堂。

体育游戏的创编是优化体育教学、丰富体育课堂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创编一个好的体育游戏并加以恰当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也是检验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体育学习的诉求,重视体育游戏创编资源的开发利用,开拓体育游戏创编的思路,提高体育游戏的质量,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锻炼身体、加强体能,燃起体育学习的热情。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近海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