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常见问题与教学对策
作者: 何彩琴小学阶段数学科目的学习是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的阶段,而计算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性。在学生学习数学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行强化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计算来解决生活当中的难题。因此,对于数学这一科目来说,计算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小学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那么必然会为其在日后的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笔者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性发生错误。所以,需要对这些错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了解,并通过合理措施予以消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据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阶段数学科目计算能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教师传授的大部分知识,都依托于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数学计算能力提高了,才能使学生将自身学到的知识加速转化成自己的能力。也就是通过良好的计算能力,使得大部分的数学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但是,教师必须注意,在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因多样化的问题出现,导致学生自身计算能力出现较大的偏差,这就会使得学生数学成绩无法得到提升,一定情况下,也会使得学生的数学兴趣出现不断下降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到,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显得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当前阶段有着良好计算能力的学生,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实际运算能力得以锻炼。因此,学生所具备的计算能力是他们日后立足于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与技能,作为数学教师,需要对这些方面内容予以高度重视。
二、学生数学出现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需要数学教师对其进行高度的关注。在确定教学对策与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解决其中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笔者认为,学生数学计算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下述几个方面。
1.缺乏准确的计算感知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对事物的感知较为笼统,在较短的时间内,其注意力无法得到集中。又因计算题当中没有较多的情节,所以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计算题目有着十分单一的显示形式,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会导致学生的感知能力明显不足,导致学生在数学计算时,也不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放在题目上面,而是选择直接用眼睛扫一扫便开始计算,最终导致审题缺乏细致性,使得计算结果受到影响。因此可知,出现这些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较强感知力所导致的,所以教师需要对这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并且进行有效的操作。
2.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计算知识时并没有将运算法则有效地加入其中,对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熟悉的记忆,也就是说,未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才会出现多样化的错误。计算知识不扎实,从根本上看,是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最基本的原因。如果基础知识难以被准确地掌握,就会导致学生使用错误的计算方法来解决数学题目,这样就无法准确解答其中的学习难题。
三、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对策
以上介绍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发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接下来,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希望通过相应探讨,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1.优化学生计算知识学习
如果学生未能很好地掌握计算基础知识,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不能按照相关的步骤开展操作。在计算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就会导致计算过程缺乏规范性与标准性,最终使整个计算出现极大的错误。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将科学有效的方法加入其中,使学生的基础计算知识掌握程度得以强化。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应当采用下意识的方式,使学生的计算口诀熟练程度得到不断深化。通过相应的题目训练,加强学生记忆,并且牢牢记住计算口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并通过这种方式,助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的计算基础知识进行强化,教师需要按照教材内容逐步推进,这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从一而终,如果出现一成不变的方式,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应当采用有效的方式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联系,但是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畴。上述内容,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如果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从某些角度来看,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教学方法存在不当的情况,计算错误和教学方法不当两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如果能够采用科学且合理的教学方式,良好地控制课堂教学时间,抓住其中的关键节点,将有效的核心计算技巧传达给学生,就能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与吸收知识。但是,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方法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经常会出现某个知识要点未能得到深化理解,第二个基础知识点又开始相继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理论出现不牢靠的情况,最终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误差。所以,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与优化,将游戏带入课堂当中,且与计算知识教学相互融合,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计算知识掌握情况得到强化。
3.改善与优化学生的计算习惯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两种方法之外,为了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不断强化,教师需要对学生计算情况进行改善。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学生出现问题,是直接受到他们计算习惯影响的。比如,未能按照相关要求来完成计算题目解答工作,缺乏良好的计算技巧,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学生出现错误计算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所采用的解决对策为,教师在对计算题目进行解答过程中,应当下意识地为学生讲述准确、科学的计算步骤与方法,并且对整个题目进行有效的解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计算的解答效率,同时学生在检查过程中,教师也能对学生的习惯和解决方法进行纠正,针对不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指导,最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式。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计算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小学生计算能力所具备的重要性,分析了产生计算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及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培养扎实的计算能力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数学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内容,所以需要广大教师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鸭暖镇张湾小学)(责任编辑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