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 雷国生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其合理应用于教育领域,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翻转课堂有全新认知,从多个角度认识翻转课堂实施的多元化特点,使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获取学习资源,满足自身的学习要求,或者是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总结知识,并在汇报和交流的环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1.符合数学教材的基本要求
目前,小学阶段使用的数学教材具有极强的示范性特点,从核心素养层面分析知识的潜在联系,实现多元沟通,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针对数学教材中存在的一系列重难点问题,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探索的方向分析数学知识,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比较常见的课前学习,课上组织对应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符合教学改革的基本需求。
2.符合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活动愈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会选择怎样的探究形式。由于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探索欲望,对未知事物充满了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好对应的备课工作,实现课内和课外知识的有效对接。当课内活动结束后,教师即可提供对应的视频链接,让学生在课下开始自主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行控制视频播放的进度和时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1.课前翻转,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
基于以生为本的课堂活动中,将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作为出发点,翻转课堂只是在课前将内容进行重置,逐渐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为其提供更多自主表达和交流的契机,促进学生在课内积极思考,获得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基于这一理念,数学教师在设计翻转课堂的时候,应该结合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以微课形式,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任务,促进学生自学水平的提升。课前任务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质量,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当学生完成课前任务的时候,需要及时提交作业,教师要充分了解问题存在的意义,从而确保最终的教学方案,让课内探讨的问题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如,教师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教学,让学习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要知道,翻转课堂并非是一个固定流程,而是采用多元化流程体现出来的,数学教师为学生定制对应的学习计划、精心选择任务模型、及时匹配对应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一般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新构造,经典的微课视频将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学生,接着实行分阶段学习。教师在设计视频内容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在初步观看视频的时候,便能完成对应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以判断形势提高作业的完成度。而在任务实施的时候,教师要利用移动终端设备,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优化学习环境,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观看视频,初步认知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完成线上答题活动。由此可见,趣味性的课前视频训练,可以精准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教师以学习数据为基准,确定相应的教学起点,并在课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确保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学任务。
2.课上翻转,解决重难点问题
翻转课堂最为明显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推动师生深度沟通与交流,教师的作用一般是解答问题和有效引导。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相互交流一般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教师通过有效引导,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节省课内教学时间,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分析。翻转课堂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权利,教师提前确定任务,保证课上教学活动的有序性,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借助微信平台优化、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针对部分复杂的数学概念,学习难度较大,部分学生的理解意识不到位,难以分析其中的重难点知识。所以,教师借助微信平台,可以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设计创新、趣味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的独立性特点,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如,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材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信心。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教学,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将更多的知识点融入其中,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应的知识体系,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寻找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此外,学生也能利用网络平台和教师进行实时交流,让部分心理素养弱的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终实现微信平台和翻转课堂相互结合的目标。
另一方面是协作式探究,当学生遇到共性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索,师生积极交流,教师选择在恰当时机进行点拨和引导,提供对应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空间。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对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可以获得极大提升,实现学以致用。
3.课后翻转,复习和巩固知识
小学数学课后的翻转,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及时上传相关的视频、帖子,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及时查阅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平台中创建问题讨论帖,鼓励学生课后将课上的疑问公布其中,在师生相互帮助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的困惑,部分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课上不会面对面向教师提出问题,基于网络平台的虚拟空间内,学生可以自由发言,顺带巩固和复习课内学习的知识。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学生的课后作业模式愈加多元化,单一的训练或者是题海战术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反复分析,将训练作为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时,随着网络资源的愈加开放,学生在巩固知识的时候,还能从各种教学网站、学习论坛中寻找更为有趣的练习题,及时进行资源交换。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巧妙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让练习设计变得更为新颖和多元化,实现课后练习的翻转。
对于翻转课堂而言,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实现知识的有效转换,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教师结合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实行多元化评价,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潜能。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始在线测试,及时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状态,做好技能和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达到科学评价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评价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控制能力、合作意识和反馈能力等方面分析,做好评价的客观和全面,真实反映出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对应的学习档案,确保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引导学生寻找最合适的学习技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基于小学数学逻辑性和实践性相互统一的原则,让教学形式愈加多元化,教师应该在良好的环境下构建翻转课堂。从教学情况而言,翻转教学工作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时候,提高他们的自学水平,并在课前、课上和课后等方面合理分析,推动数学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皂郊中心小学)(责任编辑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