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视角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优化策略

作者: 林娜

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教育教学活动指明了新的方向,在新方向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展开全面的创新构建,对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改善,以促进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进一步提升。而数学练习设计,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具有积极作用,这需要数学教师在课程改革视角下,对数学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通过有效手段,对数学练习做出优化设计,确保数学练习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切实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课程改革与数学练习的内涵作分析,然后在课程改革视角下,反思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优化设计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课程改革与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1.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也被称为新课程改革,其全称为新一轮课程改革。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来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当前就处在第八次课程改革末期。第八次课程改革开始于2001年,至今为止已经过去20年。而第九次课程改革,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启动。可以说目前处于第八次课程改革与第九次课程改革的过渡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重建教学制度。

在教学观念方面,当前的主流观念,就是以学为本。所谓以学为本,就是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学情为本。也就是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体现出学生的学情差异,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

在教学方式方面,目前的主流趋势,就是推动信息化教学。近些年,信息技术与信息设备的发展非常快速,取得了很多直接的成果。将这些信息技术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构建信息化课堂、线上教学等新方式,已经成为普遍性的选择。

在教学制度方面,这需要对学校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等予以创新优化,要加强家校结合,引导家庭发挥管理和教育作用,强化家庭的管理和教育功能,与学校形成合力,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2.练习设计

所谓练习设计,指的就是练习题或是练习任务的设计。就小学数学教学来讲,数学练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练习,二是课外练习。课堂练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融入的一些小练习,主要作用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练习实践,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初步掌握。而课外练习,主要就是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即立足课堂中的教学知识,设计相应的课外练习,意在让学生通过课外练习对数学知识形成强化掌握。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或是场景下,练习所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在进行练习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具体的使用场景,做出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使其发挥出切实作用。

二、课程改革视角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具体情况来说,在课程改革视角下,体现出来一些客观问题,导致数学练习的有效性和实际作用并未切实发挥出来。对于这些问题,数学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

1.练习设计缺乏针对性

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并不相同,因此学生适合的练习也不相同,尤其是课外练习的设计,更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设计,针对学生的学习短板设计相应的练习,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然而从当前的数学练习设计来说,不论是课堂练习还是课外练习,基本上还是处于统一化设计的模式当中,也就是针对全班学生,设计相同的数学练习,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就导致数学练习设计的针对性不强,对于学生的学习促进效果不理想。

2.纸面作业设计减少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创新,尤其指出教学活动需要实现信息化构建,打造信息化教学体系。而在数学练习设计方面,部分教师也开始使用信息化手段布置练习,比如通过APP、微信群等渠道设计练习。然而,在2021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办提出了五项管理规定,其中针对作业管理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作业管理要减少电子化作业,尽可能回归纸面作业,由此减少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保护学生视力。在全新要求下,部分教师依赖电子形式设计练习作业,就显然与最新规定不符。所以,教师需要转变练习设计方式,加强纸面练习的设计。

3.练习设计缺乏趣味性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兴趣是刺激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因素,在练习方面也是如此。有趣的练习,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主动开展练习。而相反,如果是单调枯燥的练习,就可能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参与练习的意愿不强,甚至可能存在抵触心理。在当前的数学练习设计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数学练习,就是单纯的数学题目计算,没有融入其他趣味性的元素,缺失了练习趣味性。

三、课程改革视角下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练习设计表现出的一些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对其形成客观认识,把握课程改革内涵,对小学数学练习做出优化设计,让数学练习可以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发挥出更加理想的作用。

1.结合学情设计数学练习

数学练习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复习和巩固,让学生通过数学练习,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牢固的掌握。不过由于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客观的差异,不同学生的问题短板也不尽相同,那么在数学练习的设计上,就应该体现出差异化,与学生学情保持对应。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估。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最后拿出一部分时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简单评价,了解大致学情,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学生的问题表现,将问题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组。最后,针对各组学生,分别设计对应的数学练习,围绕各组学生的问题短板,设计数学练习。

2.回归纸面练习设计

在五项管理规定出台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的改进,要以五项管理规定为依据,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其中要特别注意摆脱对电子化设备和渠道的依赖,回归纸面练习设计。而在具体的练习设计形式上,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方法。第一,设计问题清单式练习。也就是围绕具体的数学知识点,设置一系列思考问题,将其汇总到一张清单之上,形成问题清单,通过问题清单指导学生展开练习。第二,设计小组合作练习。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针对每个小组,设计合作探究性的练习任务,以纸面形式将练习任务下发给各个小组。

3.融入趣味元素设计数学练习

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还需要关注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这就需要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与数学练习相结合,让数学练习对小学生展现出吸引力。第一,借助卡通动画元素,以学生喜爱的卡通动画作为素材,从中挖掘数学知识,设计相应的数学练习。第二,立足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依托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事例等,设计数学练习,让学生能够有效融入练习当中。第三,结合一些趣味化的现象、故事等,设计实践性练习,让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参与到数学练习中,对涉及的数学知识形成直观体验感受,强化理解。

课程改革是小学教育必须关注的任务,在数学课程教学中,也应该将其全面渗透。针对数学练习的设计,目前还表现出一些问题。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学情、纸面练习和趣味化设计等不同角度切入,优化数学练习设计。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阳县蒋集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