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彩霞积极地强化课堂师生和生生交流,有效开展互动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和强化知识讲解的重要实现路径。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经验,就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数学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需要,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并在互动中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的一种有效性教学模式。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进一步强化课堂的互动交流,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解,学生在课堂被动地听讲,这种“一言堂”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极低。而通过开展互动教学,一改旧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将传统的教师做主角转变为师生同台“唱戏”,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新鲜感。
2.带动学生参与。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活力不足,使得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无法让学生有效融入课堂的学习之中,而通过积极的互动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期待的状态,并在互动交流中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这样可以不断深化学生对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3.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少、交流少,使得学生各项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而积极地开展互动交流,可以让学生在其中研究和讨论相应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也有利于学生表达交流能力、问题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以学生为本。在具体的课堂互动交流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思想和互动意识,积极地运用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后续的较好发展相结合,并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出发来设计互动问题,强化互动实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引。
2.以促进教学效益提升为标准。课堂互动效益是高还是低,还要以数学课堂教学总体效益是否得到有效的提升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树立有效教学的思想,真正地将课堂的互动交流当作促进教学效益提升的一种具体手段,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树立正确的应用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应用互动教学模式,哪个环节开展互动,如何进行互动,这些都要围绕课堂教学来展开,而不能为了互动而互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始终将互动教学作为提升教学效益的工具,而不能将是否应用了互动教学模式和应用的程度高低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三、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积极营造良好互动氛围。课堂的氛围是否良好、是否和谐,对于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积极性会产生重要的和直接的影响。而从实际的互动式教学情况来看,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全面地认识到互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一方面,教师要情绪高昂。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带着最为饱满的教学热情、最为积极的教学态度走进课堂,并积极地在授课的语调、体态上做文章,当学生在课堂的互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教师要积极地给予学生耐心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制定规则。教师要根据实际的互动需要,制定符合课堂互动要求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为后续互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2.不断丰富课堂互动形式。课堂的互动形式是否丰富多样,也会对课堂的互动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而从当前的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基本情况来看,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基本特点,积极地在互动教学中丰富和优化课堂的互动方式。
一方面,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入课堂随机提问的形式,强化和学生的交流。如,在学习《小数除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数数字”的提问方式,让数到5的倍数的学生回答问题,这种随机性的课堂提问形式,可以带给学生浓浓的期待感,进一步集中学生注意力,带动学生参与。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按照优势互补和学生自愿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对具体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进行自由式、开放式的讨论和研究,在形式丰富的互动中带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3.合理设计课堂互动问题。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是围绕特定的问题来实施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在课堂互动过程中优化互动问题设计,进一步提升互动问题设计的概括性、针对性、启发性和开放性。
一方面,问题设计要具有概括性。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引入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意义?分数加减法有什么算理算法?如何借助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课堂互动。另一方面,问题设计启发性要强。所设计的问题要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概括性和开放性,以此不断地启发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思维,进一步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继而强化互动教学的实施。
4.全面强化课堂互动指导。课堂的有效互动离不开小学数学教师的互动辅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认识,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互动指导,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较好的学习指引,进而全面强化课堂的互动交流。
例如,在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强化课堂指导,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并结合学生回答的内容积极地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设计对应的过渡语,先肯定学生的努力,之后可以为学生指引改进的方向和改进的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开展研究,继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强化互动交流。
5.有效注重课堂互动总结。在互动教学中积极地开展互动总结和互动归纳,也是互动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在互动教学结束之后,积极地开展交流互动总结。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的互动总结环节,并有效地在互动总结中强化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对课堂互动情况进行总结,如总结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否高昂,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是否能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思考,学生在互动中是否对特定的知识点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等,并积极地发现学生在互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地指引学生改进,继而不断巩固课堂的互动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对互动教学有一个清晰和精准的认识,同时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积极地全面地探索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应用规律,有效地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让每个学生在互动教学中充分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继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活泼,为每一个学生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益地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十一中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