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作者: 康慧君

信息技术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在很多行业中实现普及运用,为行业的工作和发展提供了驱动力量。从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已经和信息化形成了多元化的结合。就初中教育而言,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便需要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辅助数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构建信息化的数学课堂,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初中数学教学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内涵及其教学价值进行分析,剖析初中数学运用信息技术需要关注的一些要点,并提出教学应用策略,希望能与广大数学教师一起交流和研讨。

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由多种不同的具体技术组成的整体,而这些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信息作为核心。从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讲,已经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技术类型,并且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在教育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近两年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全国教育活动广泛采取了线上教学的信息化模式,这大大推动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通过对线上教学的普遍尝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前景,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才是教育活动的未来。因此,需要从现在开始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找到构建信息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价值

数学课程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教学科目。数学,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在学习,但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在知识广度和难度上都更胜一筹,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比如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在小学阶段并未涉及,对学生而言也是全新的知识学习体验。从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整体效果并不算理想,虽然少部分学生能够在数学测试中取得理想分数,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数学测试中分数不理想,未能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究其原因,就是数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少趣味性、教学不够直观等,导致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浅。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便可以发挥出多方面的教学价值,这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形成认识。

首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初中数学教学体现出更强的趣味性。相较于传统的板书、口述等数学课程的讲解形式,信息技术的运用,显然可以引入更多的素材和媒介形式,如图片、视频等,这样,可以让教学活动在更加丰富的素材支撑下得以呈现,并突显出趣味性,能对学生形成吸引力,让初中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投入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发挥出自身的学习效用,获得理想的学习成果。

其次,信息技术能减少课堂上的一些环节,提升教学效率。从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来讲,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进行板书、画图等教学操作,这会耽误一些时间,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则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应的素材,在教学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板书、图像等直接展示出来,省去教师书写、画图的步骤,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课堂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最后,信息技术能够拓展教学空间,打破线下课堂的限制。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不单单是可以用在课堂内的教学,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组织线上学习活动,在课堂之外,指引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这样,便可以打破线下课堂教学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外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让数学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要点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当中,可以展现出多方面的教学价值,这一点毫无疑问。不过,要切实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把握基本要点。

首先,信息技术运用要契合初中数学教学需求,要以数学课程教学作为主体,将信息技术运用置于客体地位,不能喧宾夺主,以免影响到数学课程的教学实效。

其次,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运用,要保持多元化的原则,也就是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形式,对信息技术予以利用,将其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展现出多种不同的信息化教学形态。这样,就可以让初中数学教学体现出灵活多变,并始终保持新颖的特点。

最后,要注重教学应用的简便性。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作为辅助性手段。为了确保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就需要注重信息技术运用的简便性,要选择一些简单易操作的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确保数学教师可以有效运用。

四、教学策略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当中,这需要数学教师对其形成有效把握,通过合理措施开展教学,让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1.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流程

从初中数学的教学来讲,教学流程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要让数学教学取得更好效果,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学流程予以优化。首先,增设教学导入环节。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导入一些素材或案例,设置教学导入,让学生根据相关的素材或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对数学知识形成初步认识。其次,构建自主学习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为主,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构建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环节,如利用微课,让学生结合微课展开自学。最后,设计拓展环节。在对课本上的知识完成讲解以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拓展教学的环节,引入拓展内容,指导学生学习,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

2.借助信息设备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具体的信息设备,这些信息化设备,对教学活动而言,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便可以运用相关的信息设备进行数学。首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教学。电子白板是一类信息化的教学设备,集成了屏幕显示、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在线编辑和修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其次,可以运用无屏投影。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无屏投影仪发展迅速,在画面投影方面实现了大升级。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便可以利用无屏投影仪直接在黑板或是墙面上投影画面,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

3.立足信息技术发展线上学习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学习也已经成为现实。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就要从单纯的线下课堂教学摆脱出来,立足信息技术,构建线上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打造第二课堂。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基于小程序功能,设计微信学习小程序,在其中设置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资源,打造相应的学习模块,指导学生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自主学习。同时,基于微信、QQ指引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讨论。此外,还可以发挥在线学习反馈功能,让学生将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及时反馈给教师。还可以立足学习APP、在线教育网站等等,开展线上学习活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拓展。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运用优势,理解其内涵与教学价值,然后通过可行方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洮县洮阳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晓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