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CSL学习者“知道”类易混淆词偏误分析

作者: 邓淑兰 杨杰梅

俄语CSL学习者“知道”类易混淆词偏误分析 0

[关键词] 俄语CSL学习者;“知道”类动词;易混淆词;偏误研究

[摘  要] 本文对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语言测试获得的相关语料进行统计分析,考察俄语CSL学习者在习得汉语“知道”类动词——“认识”“知道”“了解”“明白”时的混淆情况,发现四个 “知道”类动词在词际关系上呈现出多对多混淆。在误用方向上,俄语CSL学习者在“明白”和“知道”、“认识”和“了解”、“了解”和“明白”的习得上存在明显的双向误用。文章主要从母语负迁移和本土化教材的误导两方面分析了偏误成因。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2023)02-0086-10

1. 引言

“知道”类动词(认识、知道、了解、明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词汇。在面向俄语CSL学习者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偏误:

*(1)从那时起,我了解了广告就是广告。

*(2)人生很短,无论你多聪明,你不认识的事情还很多。

用甲时误用了乙。* (1) 中,学习者想表达的是通过某件事懂得了“广告就是广告”这个道理,所以应改为“明白”;* (2)中,原句是指一个人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事物的认知,因此应改为“知道”。类似的偏误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常见。

查找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以下简称“全球库”),我们发现“知道”类动词,如“认识”“知道”“了解”“明白”是CSL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俄语CSL在使用这四个词时,多发生误代偏误,且误代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相互之间的双向误代,还有多对多混淆。

张博(2007)提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由于缺乏语感并受到母语词汇知识的干扰,很容易混淆某些词语的关系,当理解甲时误解为乙,或当使用甲时误用了乙。那么,甲词和乙词就称之为易混淆词,并撰文对易混淆词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张博(2008)进一步总结出易混淆词具有频率较高、分布广泛、词际关系和误用方向复杂等特点,概括了易混淆词有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等不同的关系类型及单向、双向两种误用的方向,提出了易混淆词的研究方法,如自然观察、语料库统计、特定语言学习任务诱导、相关词连类探查等方法,张博(2017)进一步对易混淆词的预防提出了建设性的策略,对易混淆词的辨析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和原则。

张博对易混淆词的系列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笔者在教授俄语CSL学习者的自然观察过程中,发现俄语CSL学习者在使用“知道”类词时易发生偏误,于是运用语料库统计、特定语言学习任务诱导(语言测试)等方法收集相关语料,确定了俄语CSL学习者“知道”类易混淆的四个词,并对俄汉“知道”类动词进行了分析总结;再从词际关系和误用方向的角度,对俄语CSL学习者的“知道”类动词的混淆情况及偏误原因进行分析。

2. 俄、汉“知道”类动词的分析

2.1 俄语“知道”类动词

根据《现代俄汉双解词典(Новый Русско-китайский Словарь)》和《现代汉俄词典(Современный Китай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的注释,结合俄语国家语料库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корпус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的相关语料,我们对俄语“知道”类动词познакомиться、знать、понять 和понимать的词义和用法进行了分析,限于篇幅,仅把其汉语释义和汉语对应词列表如下:

据表1可知,四个俄语“知道”类动词中的每一个俄语词至少对应两个“知道”类汉语词,其中знать甚至对应四个“知道”类汉语词,因此判断其具体语义需要根据句子语境进行判断。这种复杂的语义交叉无疑会增加俄语学习者的学习难度。

2.2 汉语“知道”类动词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结合北京语言大学BCC汉语母语语料库的相关语料,我们对汉语“知道”类四个动词的词义和用法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于四个“知道”类动词在语义上的比较见表2:

在认知水平的语义程度方面,四个词从低到高分别为:知道 < 认识 < 了解 < 明白。

一般而言,“认识”和“知道”在认知水平的深度上都是基本和浅层的,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认识”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的感受,而“知道”是间接获取的,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和渠道。如:

(1)我以前认识一个人 ,他叫查尔斯,很会逗我笑。(BCC语料库) ①

(2)你知道成龙吗?他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了解”在语义程度上比“认识”和“知道”要深入,比前者掌握的信息更多。如:

(3)A:你了解安东的家庭情况吗?

B:我不了解,我最近才认识他。

“明白”在四个词中的语义程度最深,从它的重叠式“明明白白”就可看出,它指代对人和事物的本质有深刻的把握和认识。在指代人时,“明白”强调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共情。如:

(4) 我明白你的心情,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若要真的彻底扭转过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语义方面的区别,汉语“知道”类动词在用法方面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具体见表3:

由上可知,“了解”在四个“知道”类动词中的语法功能和语用规则最为丰富。“了解”和“认识”在词性和充当的句子成分方面比较接近,但“了解”更加灵活,所受的语法限制较少;“知道”和“明白”的语法接近,但“明白”还可以作形容词,因此具有形容词的特性,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在常用搭配方面,可以通过表4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

由表4可知:在指代人时,“认识”“知道”和“了解”都可与“人”搭配,“知道”和“了解”还能具体到人的“性格爱好”等特性品质。

在指代事物时,“知道”和“了解”不仅可以与“情况”搭配,还可以与 “历史”“文化”搭配,强调对客观事实的掌握;“知道”和“明白”可与“道理”搭配,表示从实践中总结出关于事物的客观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认识”虽然不可以直接与“道理”搭配,但可以在加上动词“到”后,再接“事实”“道理”等抽象名词。

综上可以看出,我们确定的汉语“知道”类4个动词与俄语4个“知道”类动词存在复杂的一对多关系,而且每个俄、汉“知道”类动词的语义和用法都较为复杂,存在交叉关系。这对俄语CSL学习者带来了困扰和偏误。

3. 语料统计及分析

本文的误例来自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语言测试收集到的中介语语料,相关俄语例句来自俄语国家语料库。

3.1 语料库统计结果及分析

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依次输入“认识”“知道”“了解”和“明白”,按照国别(主要俄语国家)对语料进行筛选,最终收集到有效词条1013条。统计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

首先,从使用情况来看,“明白”使用的次数最少,偏误句数量位居第二,但偏误率最高,为28.24%。“知道”使用的次数最多,偏误句数量也最多,偏误率则位居第二,为11.2%。“了解”“认识”使用的次数则比较接近,偏误率也相对较低。

其次,从偏误类型来看,“误代”和“错序”是俄语CSL学习者习得知“知道”类动词时最主要的两种偏误类型,其中“误代”偏误占比最高。如“了解”“明白”的偏误类型只有误代,“认识”则有40%的错序偏误,“知道”有2%的错序偏误。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知道”类动词之间的误代混淆情况深入分析,表6为统计结果:

据表6可知,俄语CSL学习者在习得“知道”类动词时的偏误情况具体如下:

首先,“知道”被混淆的次数最高,达49次;“认识”“了解”和“明白”混淆为“知道”的频次依次为12、11和9。例如:

*(3)我知道一个人,他是我的语伴。

*(4)我不会说汉语,不知道中国文化。

*(5)我一下子知道,青春就这样结束了。

*(3)中,学习者想要表达的是与语伴相识,应该用“认识”;

*(4)中,学习者想要表达自己没有很好地掌握中国文化,应该用“了解”;

*(5)中,“青春就这样结束了”是学习者的个人感悟,强调情感上的体会,因此应该用“明白”。

其次,“明白”被误用的次数仅次于“知道”,达48次,且被误用为“知道”的次数达38次,说明“明白”和“知道”的双向误用较为明显。例如:

*(6)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做事情要坚持才能成功。

*(7)虽然当时我只有七岁,但是明白很多东西。

*(6)强调从事件中总结出的对人生的看法,应该用“明白”;

*(7)要表达的是虽然“我”年纪很小,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对很多事物或者道理有认识,因此应该用“知道”。

此外,虽然“了解”误用的句子数量不多,但是在误用方向上,常常与“认识”发生混淆。例如:

*(8)我们要清醒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但也不用弄得人尽皆知。

*(9)我每天和摩尔多瓦的朋友一起学习汉语,慢慢认识中国的文化,这也是一种幸福。

*(8)表达的是从经验中总结自身的不足,应改为“认识”;

*(9)表达的是通过每天不断地学习,慢慢地知道了有关中国文化的基本情况,因此应该用“了解”。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俄语CSL学习者“知道”类易混淆词发生混淆的方向和关系,我们针对以上偏误总结为图1:

由以上分析及图示可知:

从误用方向上看,俄语CSL学习者使用这四个词产生的混淆关系比较复杂:

“知道”和“了解”均被其他三个词混淆;“明白”和“认识”则均被“了解”和“知道”混淆。

这四个“知道”类动词存在双向混淆关系的有五组词:“知道”与“了解”、 “知道”与“认识”、“明白”与“了解”、“明白”与“知道”、“了解”与“认识”。其中“明白”和“知道”双向混淆的用例最多。

从词际关系来看,俄语CSL学习者在这四个词的使用上,与张博(2008)提出的“认识、了解、知道、明白、懂得(懂)等词交相混淆,属多对多混淆”的情况一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语料库中没有发现“明白”和“认识”的混淆语料,即:当用“明白”时没有误用“认识”,当用“认识”时没有误用“明白”。

3.2 语言测试结果及分析

3.2.1 语言测试设计

测试目的:了解俄语CSL学习者习得汉语“知道”类动词的偏误情况。

测试对象: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HSK3级及以上的俄语CSL学习者共32名。

测试题设计:语言测试卷设计了选词填空和俄译汉翻译两种题型,共22道小题。测试题均经过前测和修改,再进行正式测试。

测试时间及方法:从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1月22日,笔者利用线上平台向俄语CSL学习者发放测试卷。参与本次测试的俄语CSL学习者共有32名,回收有效测试卷32份,收集到有效语料共692条。

3.2.2 测试统计及分析

表7为本次语言测试的统计结果:

由表7可知,“知道”在四个“知道”类动词中产出的总句数最多。在偏误率上,四个词的偏误率均较高,由高到低依次为:知道 >认识>了解>明白,偏误率依次为36.82%、31.62%、27.06%、25.95%,这与语料库呈现的偏误率情况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