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mmar and usage板块教学设计

作者: 谢益欣

编者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秀的教学设计能为教师提供经验与启示,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为此,2024年,本刊开设专栏《典型课例》。在该栏目中,我们以“教学设计+点评”的形式,呈现一线教师学习、理解新课标,深化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转变的实践与思考。本期典型课例是2023年江苏省高中英语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例——译林版普通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4 Grammar and usage板块的教学,希望通过课例展示,引领教师关注三维动态语法观,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Grammar and usage板块;教学设计;三维动态语法观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9-0036-03

【作者简介】谢益欣,江苏省如皋中学(如皋,226500)教师,一级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所倡导的“形式—意义—使用”统一的三维动态语法观,语法教学的重心应从教师讲授语法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为主,将语法的形式、意义与使用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和探究,并使学生通过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内化语法知识,发展其准确、恰当、得体地运用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语法综合运用能力。基于此,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4 Grammar and usage 板块Future continuous tense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分析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话题为“科技发展”,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和趋势,感受科技改变世界的深远影响,更好地融入当下和未来的高科技生活。其中,Grammar and usage板块以“无人机的开发及应用”为情境,目标语法是将来进行时,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恰当地使用将来进行时。

二、了解学生学情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首先,他们已经结束Unit 4 Reading板块的学习,对科技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有了初步了解,认识到科技发展的两面性,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学生通过Unit 1到Unit 3 Grammar and usage板块的学习,掌握了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及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为本节课目标语法——将来进行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部分学生对语法学习缺乏兴趣,课堂参与度低,对“无人机”这一新事物相对陌生,不能熟练地在语境中辨析、使用恰当的时态,使用口语恰当、有逻辑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不足。

三、制定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在语篇中探究将来进行时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并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文化意识目标:了解无人机的应用和潜在风险,感受科技改变世界的深远影响,学会更好地融入当下和未来的高科技生活。思维品质目标:理性分析无人机发展的优势与风险,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和风险的预测。学习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自评和同伴互评,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四、设计教学活动

1.环节一: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课堂开始,教师播放一段介绍如何利用无人机开展野外搜救的视频,让学生自由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用视频辅助学生激活在Reading板块中学到的关于现代科技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无人机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巨大改变和影响,激发学生参与后续学习活动的热情和探究主题意义的兴趣。

2.环节二:基于教材文本,初识目标语法

(1)研读文本,自主归纳大意:Grammar and usage板块A部分的文章介绍了无人机开发应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小组合作,绘制时间轴:基于对文本大意的归纳,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时间轴,进一步梳理A部分文本的细节信息。在时间轴的“present”点上填写无人机的应用现状,例如拍摄、科研等;在“future”点上填写无人机应用的前景,例如运输日用品、运送乘客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在讲述无人机应用现状和前景时使用的不同时态:讲述现状时,用到了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而讲述前景时,除了使用一般将来时,还用到了目标时态——将来进来时。

(3)自主探究,初识目标时态:教师引导学生在A部分的文章中找到所有含有目标时态的句子,并关注这些句子的动词形式:will be doing。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活动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学生在梳理信息的过程中,对将来进行时的形式及使用语境形成初步的认识,体验目标语法形式,自主构建对目标语法的结构性认知。

3.环节三:以多模态语篇呈现目标语法,总结语法规则

(1)自主探究,归纳目标时态的形式。

(2)听对话,补全缺失的动词:基于主题语境,教师选取了一段两个学生讨论周末去看科技展的对话,并将其制作成多模态动画视频,在学案上将目标语法作挖空处理。(画线部分为参考答案)

Daniel:I can’t wait to tell you that I will be flying to Beijing at 8:00 p.m. this Friday! And I will be staying there for the whole weekend. Would you like to come with me?

Tom:Really? I’ve always wanted to go there. I wish I could go with you, but I will be doing the volunteer work in the library this weekend. What will you be doing in Beijing?

Daniel: I will be seeing some sights, of course! Most importantly, I will be seeing a science exhibition at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where all the latest models of drones are displayed.

Tom:That sounds great fun! I guess you will be enjoying yourself very much. Oh, wait a minute! Mike can do the volunteer work in my place. He is so nice! Now, I will be having a great weekend in Beijing this weekend, too.

(3)小组合作完成填空,探究目标时态的使用规则。

We use the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to talk about an action that _____________ or a future action that _______________.

We also use the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to exp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组讨论,对比两组句子,辨析一般将来时和将来进行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

第一组:①I wish I could go with you, but I will be doing the volunteer work in the library this weekend.

②I wish I could go with you, but I will do the volunteer work in the library this weekend.

第二组:①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before long many people will be using drones to deliver daily supplies like food and drink.

②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before long many people will use drones to deliver daily supplies like food and drink.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目标语法的形式构成和使用规则。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视觉和听觉并用,加深对目标语法构成形式的印象。

基于板块A部分的文章和视频里的例句,学生在语篇、语境中领悟和归纳出目标语法的使用规则:将来进行时可用于描述将来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表示按照计划安排将来确定会发生的事情以及对未来的预测。

随后,学生展开自主讨论,对比第一组句子,体悟两种时态的语用意义。在情感态度层面,一般将来时侧重主观意愿,将来进行时体现客观事实。通过对比第二组句子,学生细致感悟语用意义。在情感态度层面,将来进行时有助于读者想象未来动作正在发生,营造真实的氛围,因此增加了预测的确定性。

4.环节四:通过有意义的递进式语法训练,内化语法知识

(1)完成教材B1板块的练习。

(2)完成教材B2板块的练习。

(3)小组讨论,概括教材B2板块文章的大意。

【设计意图】语法的学习不能脱离语境和语篇。本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主题语篇中加深对无人机发展的潜在问题和应对措施的认识,学习使用目标语法描述科技发展的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也为下一阶段的口头表达活动搭建语篇结构和语言支架。

这部分的教学活动属于应用、内化和巩固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将来进行时语法规则,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句子层面到语篇层面,由易到难,通过递进式语法训练活动对将来进行时的语法规则加以应用、内化和巩固。

5.环节五:深入拓展主题语境,迁移语法能力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后进行小组讨论,使用恰当的时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未来科技发展进行预测:该项科技的现状;该项科技的发展前景;该项科技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对潜在风险的举措。在小组讨论结束后,小组成员以电视访谈的形式呈现讨论的结果。

各小组展示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教学评价表从内容、语言、团队合作三个维度进行自评、互评并给出改进建议。学生在前面三个任务逐级铺垫的基础上,完成与主题相关的语法知识的产出任务。教师创设情境,要求学生迁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语篇结构以及语言支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未来科技的发展,最后完成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小组展示任务,从而实现“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在该环节中,学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升华对主题意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侯姝琛,杨娜.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的高中英语教学法教学活动设计例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0):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