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四川特色文化 打造多彩历史课堂

作者: 陈辉 李敏

传承四川特色文化 打造多彩历史课堂0

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博大奇绝,别具特色。为激发学生对四川特色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实效性,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2020年12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辉教授主持的课题《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为例》,获批2020年四川省教育科研立项重点课题。

本课题的主研人员包括高校学科教育的研究者、省市区(市、县)历史学科教研员和中学一线教师。通过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既让高校的理论研究助力中小学教师解决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同时搭建了大学与中学的桥梁,让大学教师走进中学课堂,改进中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推动高校与中学学科教师一体化的专业发展。

四川特色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关键在于寻找四川特色文化与中学历史课程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为此,两年来,陈辉教授带领课题组全体成员,主要立足四川省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实际,充分挖掘四川各地的特色文化,以研究多种教学模式为抓手,按照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确立融入中学历史课程的四川特色文化资源的选取标准、资源种类、资源应用的原则和方式等,构建起融入中学历史课程的四川特色文化资源体系。同时,根据当前新课改的思路,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结合四川特色文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分别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着手,积极探索四川特色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的路径和策略。

目前,结合主研人员的职业身份,课题组形成了“省-市-区”三个研究层级,借助省、市、区教研平台组织开展四川特色文化融入中学历史课程建设的教研活动,为参研教师提供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导,推动课题研究广泛、扎实地开展。同时,课题组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体系、“省-市-区”三级课题推广平台,实现了“研究—实践—反思—提炼”的一体化,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截止2022年6月,区级及以上主题教研活动已举办10余次,其中包括16节优质示范课和5次高水平讲座,辐射成都市、南充市、乐山市等地并推广到全省多个县(市、区)。2022年9月,课题组获得四川省教育科研课题2022年度阶段成果一等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