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汇聚磅礴奋进力量

作者: 宁波市五乡中学历史组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汇聚磅礴奋进力量0

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同泰嘉陵内,属于革命历史纪念类主题人文纪念园,2015年8月开园,包括中心纪念广场、老兵墓园、同泰抗战纪念馆三个部分,目前有140多位抗战英烈安葬于此。该园现为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等。2017年以来,我校与该园开展馆校合作。

一是体验性课程:以抗战主题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常态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年的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及其他重要纪念日,我校师生代表都会赴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参加纪念活动。学生浸润于“行走的红色课堂”,从《和平宣言》到诵读抗战烈士家书,再到学习成果汇报,他们深度参与历史、现实及未来的“对话”,在活动体验中将其融入血脉,化为基因。

二是拓展性课程:以馆(园)方资源为依托,进行历史项目化学习和研究活动。我校曾邀请抗战纪实文学作家方军老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李惠兰教授(系抗日名将宋哲元的外甥女)来校上课,方军老师还与我校历史老师陈欢夸联合执教《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课,将抗战口述史的价值生动呈现。除人力资源外,由馆(园)提供的抗战实物资源也是进行历史深度学习的绝佳资料。陈欢夸老师利用馆藏的一幅日本军用地图,撰写《侵华日军作战地图中的宁波是怎样的?》,发表于《宁波晚报》。学生杨睿茜等利用馆藏的两本1938年《朝日周刊》,结合图书馆内的其他资料,撰写了历史小论文《让过去的新闻揭示历史的真相——中、日、欧美三方报刊视角下的武汉会战》获得宁波市一等奖,让“抗战精神”的赓续多了实践研究中的认同。

三是生长性课程: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引领,走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化实践道路。我校历史组教师与馆(园)方联合编写的《伟大的胜利,不朽的丰碑》先后荣获宁波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优秀课程和第一批宁波市百本优秀《红色读本》。其中,叶淑晶老师执教的《浙东抗战》一课获宁波市第一批百堂优秀《红色金课》。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多学科教师参与的“大思政课”课题组,围绕抗战主题,开展了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的联合教学实践,真正做到了课程实践与思政育人的崇圣而行、同向并进。

五乡中学通过德育与教学品牌的打造,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学生中传承,取得了理想的育人效果,也为馆校合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生动样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