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教评一致性”的单元核心作业设计

作者: 赵光诚

指向“学教评一致性”的单元核心作业设计0

[摘 要]为了设计指向“学教评一致性”的单元核心作业,研究者以“年、月、日”单元为例,通过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作业目标和制定作业评价框架等活动,设计指向归纳梳理、知识运用和知识拓展的单元核心作业。

[关键词]学教评一致性;年月日;作业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学教评一致性”,要求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之间互相匹配。新课标的“内容要求”从“学什么”的角度回答了学习者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学提示”从“怎么学”的角度回答了学习过程中的理念和活动建议;“学业要求”从“学到什么程度”的角度为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和考试命题提供了依据。

笔者以“年、月、日”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核心作业设计,通过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把单元教学目标转化为单元作业目标,注重作业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从而更好地发挥单元作业的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基于学习目标,确定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目标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准绳,统领着课时作业和单元作业的内容。“年、月、日”单元是第二学段“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内容,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是:知道24时计时法;认识年、月、日,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应用意识;了解古人如何认识一年四季,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课标的“学业要求”是:知道24时计时法与钟面上刻度的关系,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简单历法知识;知道一年四季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古代是如何通过土圭之法确定一年四季的,培养家国情怀。

新课标的“教学提示”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年、月、日等一般的时间概念,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应用性的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提升应用意识;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中国古代与时间有关的概念的由来,培养家国情怀,积累学习经验。

教师要通过阅读单元教学目标,从每个教学目标中细化出作业目标,使单元教学目标与单元作业目标具有一致性。“年、月、日”单元教学目标和单元作业目标见表1。

从学习结果角度看,单元作业目标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这些对知识要求的行为动词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条件,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基于学情分析,制定作业评价框架

为了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年、月、日”单元后的学情,笔者以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为知识点设计了测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

1.测试内容

(1)考查知识点:时间单位年、月、日

①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届冬季奥运会共历时多少天?②今天是几月几日?这个月有多少天?是大月还是小月?③小明的生日在8月的倒数第二天,他是8月几日出生的?

(2)考查知识点:24时计时法

一所小学要求学生上午8∶00前到校,8∶00全校开展体育锻炼30分钟。从8∶40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两节课间休息10分钟。

其中第二节课下课后要做5分钟的眼保健操。请根据上述信息,将作息时间表补充完整(见表2)。

2.测试结果

学生能根据“拳头记忆法”或“口诀记忆法”正确区分大月、小月、二月,知道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闰年的2月是29天,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能根据“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正确判断平年、闰年。

在24时计时法方面,学生知道凌晨0时至中午12时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保持不变,中午12时以后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要加12。但是有的学生在计算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和结束时间时出现了错误。

笔者基于学情分析,制定了“年、月、日”单元作业评价框架(如表3)。

三、基于单元整体,设计单元核心作业

指向“学教评一致性”的单元核心作业要改变传统只注重“双基”的纸笔测试的现象,要采用具有结构性和整体性的作业设计,呈现学生思维过程并划分水平层次的表现性评价,通过过程开放化和思维可视化监控学生的思维和理解水平。

1.指向归纳梳理的作业设计

(1)作业内容:我会整理知识学习了“年、月、日”这个单元后,你可以与大家分享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类型的题目吗?你知道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识?怎么进行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互换?你是怎么计算经过时间的?请通过画一画、写一写,让大家看懂你的收获。

(2)作业目的

单元知识梳理不仅能让学生回忆起已经遗忘的数学知识,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单元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学生在整理单元知识过程中如同“放电影”般重新温习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不仅能发现知识漏洞,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以致用中发展归纳梳理能力。

(3)作业指导

想一想“年、月、日”这个单元你学了什么?在学习“年、月、日”单元哪些知识时你遇到了困难?在学习“年、月、日”单元哪些知识时你出现了错误?在学习“年、月、日”单元哪些知识时你有了新的思考?

(4)作业评价(如表4)

2.指向知识运用的作业设计

(1)作业内容:我来设计时间表

每天教师和学生按照作息时间表上课和下课,你理想中的作息时间表是怎么样的呢?请你写一写,并算一算经过时间。

(2)作业目的

学生学习了计时法的互换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能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一方面考查学生对计时法和经过时间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考查学生设计作息时间表的合理性。

(3)作业指导

①想一想,你希望的作息时间表是怎么样的?请你设计一个自己希望的作息时间表,并算一算经过时间。

②将自己设计的作息时间表和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你设计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吗?写出你的设计理由。

(4)作业评价(如表5)

3.指向知识拓展的作业设计

(1)作业内容:我会推算日期杭州2022年亚运会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举办,后来推迟到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2022年9月23日是星期五,你知道2023年9月23日是星期几吗?请写出具体的思考过程。

(2)作业目的

学生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已经知道了1周有7天、会计算经过日期和解决周期问题等知识,因此能根据某一天是星期几这个数学信息推算出另一天是星期几。

(3)作业指导

①计算从2022年9月23日到2023年9月23日,一共有多少天?

②知道1周有7天,计算这些日子一共有多少周还多几天?

③根据余数,推算出2023年9月23日是星期几。

(4)作业评价(如表6)

总之,单元核心作业能实现强化学习效果、整合知识体系、培养应用能力、提升数学思维等功能。教师以“年、月、日”单元作业目标为基础设计的核心作业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结起来,既能帮助学生厘清不同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又能让他们在运用知识中拓展延伸,促进他们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中形成系统性的数学思维,真正实现作业目标、作业内容和作业评价三者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