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4年第7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2024年第7期

月刊 教育教学

简介

《数学教学通讯》杂志是由西南大学主管,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与重庆数学学会主办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类期刊,创刊于1979年。近30年坚持为中学数学教学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数学教育研究的前沿;坚持贴近教学实际,贴近读者要求,为读者提供实用、优质的教学研究平台与资源。本刊以“贴近课改、服务教学、共同成长”为办刊宗旨,探讨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教育实践,着力打造集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数学核心期刊。

目录

课程教材教法 | 整体教学:优化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摘 要]整体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实施整体教学能唤醒、激活、应用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创异”让整体教学走向开放,“创易”让整体教学蕴含结构,“创意”让整体教学趋向融合,“创益”

教学实践 | “情思共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 摘 要 ]教师要从“情思共生”的理念出发,确立“情思共融”的教学模式。文章以“圆的认识”的教学为例,从创设趣思教学情境、设计情感体验活动、设计情感合作共学等角度阐述“情思共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

教学实践 | 以生为主 经历过程 探明原理

[ 摘 要 ]在运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要让学生明晰计算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触及本质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教师要着眼

教学实践 | 单元视角下的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

[ 摘 要 ]为了设计单元视角下的数学探究性作业,文章以“克和千克”探究性作业设计为例,通过教学内容分析和常见习题概述,确定了探究性学习目标和设计点,并从不同角度设计了五道单元探究性作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 师生角色互换,提高学生积极性

[ 摘 要 ]在教学中采取互换师生角色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者以“100以内的加法”复习课教学为例,巧妙地设计了“制作一张100以内的加法口算纸”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历“我给口算来分类”“

教学实践 | 言之有理 言必有据

[ 摘 要 ]推理意识有助于学习者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小学是学生逻辑推理意识培养的起始阶段,推理意识的培养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范式引导,让每个学生

教学实践 | 关注实操活动 发展核心素养

[ 摘 要 ]开展实操活动对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以“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为例,分别从“实操活动,引发认知冲突”“实操探究,认识量角器”“自主操作,形成量角方法”“归纳总结,提炼巩固升

教学实践 | 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教学评价的实践探索

[ 摘 要 ]学教评一致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授以及教学评价应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教评一致性视域下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 | 经历探究过程,发展推理意识

[ 摘 要 ]为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发展推理意识,研究者以“有趣的乘法计算”为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猜想、验证、归纳、运用等过程,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教学实践 | 指向“学教评一致性”的单元核心作业设计

[摘 要]为了设计指向“学教评一致性”的单元核心作业,研究者以“年、月、日”单元为例,通过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作业目标和制定作业评价框架等活动,设计指向归纳梳理、知识运用和知识拓展的单元核心

教研在线 | 循证教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能

[ 摘 要 ]循证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收集、捕捉证据,要跟踪学生数学学习证据并且积极主动地将相关证据关联起来。循证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基于可视化的循证教学,能让教师的教学具有科学性,能让

教研在线 | 结构化:让学生在关联中学习小学数学

[ 摘 要 ]结构化是一种有序性、关联性、迁移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本着结构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关联中学习、在迁移中发展,在已有知识、能力经验基础上建立新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提升数学

教研在线 | 单元整体视域下开展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研究

[摘 要]结构化教学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以单元整体的视角整合和提炼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系统建构数学认知和思维结构体系的教学策略。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结构化教学理念,通过建构“类

教研在线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和实施路径

摘 要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游戏化教学能影响学生数学兴趣、课堂参与度和思维能力等。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中的数学游戏、节日中的数学游戏、家庭中的数学游戏等,探索在不同场景中应用数学游戏

问题探索 | 数学“学具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入、开发“实物性学具”“模型性学具”“模拟性学具”“虚拟性学具”,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直接体验、替代体验、过程体验、幸福体验。好的学具能让学生学习“好吃又有营养”

问题探索 | 以学科促整合,以问题促思考

[摘 要]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中的数学问题”一课中,研究者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键词]学科整合;主题活动;问题情境;体育中的问题学生生活的世界是多元

教学反思 | 倡导深度学习 发展数学思维

[摘 要]在强调深度学习的今天,数学教学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讲授,还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放慢节奏,鼓励学生去探索、实践、交流和反思,让学生通过深度学习理解知识的本质,领悟其中

教学反思 | 灵活应用题组练习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 摘 要 ]为了充分发挥练习课在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等方面的价值,教师要设计针对性题组,让学生在题组比较中明晰问题的本质,提高数学能力。在“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中,教师结合教材实例巧

教学反思 | 单元整合,实现图形教学一致性

[ 摘 要 ]为了通过单元整合教学,实现图形教学一致性,文章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教学为例,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复习导入,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重叠图形,自己创造平行四边形;深入探究,寻找平行四边

教学技巧 | 对提升数学技能教学品质的实践与思考

[ 摘 要 ]在数学技能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本源和领会技能的本质,让学生经历观察、探索、交流、感悟等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 关键词 ] 数学技能教学;探究;数学

教学技巧 | 多元设计习题,优化学生学习

[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通过形成性习题、变式性习题、延伸习题、创新性习题等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思维发展、学力提升、素养生成。教师要以习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建构、结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