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教学:让学生数学学习“行稳致远”

作者: 盛洁妮 蔡明莉

[摘  要] 儒家的“仁”的思想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将“仁”的思想引入数学教学之中,构建仁心教学,其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濡染、感召等功能。仁心教学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幸福为核心,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就为鹄的。仁心教学是一种个性化、人文化、人本化的教学。在“双减”背景下,实施仁心教学,能有效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仁心教学;行稳致远

俗话说,教师的教学是一份良心工作,是一份道德性的工作。和医生一样,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秉持一份“仁心”,对学生“仁爱”,采用一定的“仁术”(技巧),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仁心教学,以儒家的“仁”的思想为核心,不仅引导学生学习,更引导学生做人。仁心教学将立德树人、知行合一放在首位,将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融入渗透、思想教育等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数学学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质量。实践证明,教师的仁心教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行稳致远”。

一、仁心教学:以“每一位”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往往是从学科立场出发的。但教师也应该知道,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认知建构活动。尊重学生的具体学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应然之举。仁心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等出发。努力找准学生数学学习的疑点、盲点,努力探寻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难点,如此,仁心教学才能具有指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仁心教学,立足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仁心教学从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整体性、全面性的发展,从责任感、使命感出发,不断打造自我的教学。仁心教学不仅将教学作为一种职业,更作为一种事业。仁心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群体,同时也面向学生的个体。仁心教学不仅面向“这一班”,还面向学生个体“这一个”。对于教师来说,哪怕转变一个“后进生”,改变学生的一种“不良习惯”,都是一种“成功之举”。从这个意义上说,“仁心”就是一种“佛心”,是一种“普度众生”的大爱。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以及课堂学习,很快地认识了“元角分”,并学会了“元角分”之间的转化。但是有极个别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思考、探究能力薄弱,导致其学习滞后。基于此,笔者对该生“开小灶”,与该生进行“一对一”的“VIP辅导”。通过这种仁心教学,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期待、学习兴趣、学习样态等具体的学情。如此,能准确把脉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障碍、困惑,对学生进行匹配的指导。因此,教师把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求,把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起点,就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实践证明,仁心教学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增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仁心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自能性增强了。学生从“要我学”转向了“我要学”“我善学”“我乐学”。仁心教学,是一种“有爱”的教学。这种“爱”是一种全方位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爱”,因而是一种“博爱”。

二、仁心教学:以“每一位”学生学习幸福为核心

仁心教学,致力于改变、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幸福体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着眼于学生的数学认知、思维等,而仁心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思维等,更着眼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幸福体验、感受。仁心教学,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幸福指数提升作为根本性的目的、目标。仁心教学,致力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幸福的暖流”[1]。如此,学生就不再惧怕学习数学,而是热爱学习、沉浸学习。

仁心教学,以“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为目的,会全程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在仁心教学中,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还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等。如笔者在实施仁心教学时,每一周都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满意度调查,让学生、家长进行访谈、电话回访。通过这样的一种访谈、调查、回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重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样态、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等进行个性化的疏导、按摩,对自我的教学进行不断的改进。同时,逐步推进延续性的教学服务工作、延时服务工作,将教学向着学生的课后学习、家庭学习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得到一种优质化的服务。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部分内容时,有学生向笔者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老师,我们不仅想在教室中进行买东西的角色扮演活动,我们还想实际到超市去购买商品。”这一提议,是来自学生内心的呼吁、呼唤。为此,笔者积极打造学生的活动平台,赋予学生充分的活动时空,设置了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周末在家长的陪伴下到超市去“买东西”。实践性的活动,深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与体验。有学生说,“我学会了在买东西的时候讨价还价”;有学生说,“我学会了在买东西的时候货比三家”;有学生说,“我学会了在买东西的时候察看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应该说,这些东西是学生在课堂上所不能感受、体验到的。实践性的活动,不仅巩固了相关的数学学科知识,而且让学生获得了深刻的学习感受、体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科知识的现实性意义、价值等。

仁心教学,从“每一位”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出发,从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教学服务。在仁心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打造学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助推。要积极拓宽学生的生命成长通道,优化学生的生命成长路径,让“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解放与舒展,让学生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确证与表征。

三、仁心教学:以“每一位”学生学习成就为鹄的

仁心教学是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就为鹄的。在仁心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增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动能,发掘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教师要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展示打造平台,建立健全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提升的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分享、共享,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成长、生命成长、数学学习创造赋予充分的时空、权利、机会等。通过仁心教学,不仅能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样态,还能改变学生的生活样态。仁心教学,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诗意地栖居”。

仁心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素材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支撑、支持。仁心教学,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性化、人文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营造一种人性化、人本化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路径等,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仁心教学,要求教师不做“佛系教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躺平”,不能对学生的学习短板、弱点等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而应积极主动跟进、介入。仁心教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因材施教。仁心教学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失误、错误等都悉心分析,找出成因和对策。在仁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数学学习的有效更正。比如教学“元角分”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买几送几”“打折”“每满多少送多少”等相关的促销方式。一开始,学生对这些促销方式不容易理解,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借助简单的例子,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当学生消解了相关的数学迷思、相异构想之后,就会自己举出相关的例子,来对这些促销方式进行解释、诠释。尽管学生的年龄小,但教师借助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推理,能让学生感悟到“打折”的意思、感悟到“买几送几”“每满多少送多少”的内涵。

仁心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路径,还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一种“仁者爱人”的思想,守护学生的数学学习。仁心教学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数学学习的创造性,增强学生学习互动交流的凝聚力、向心力。在“仁心”的文化精神感召下,教师要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核心竞争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儒家的“仁”的思想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将“仁”的思想引入教学之中,构建仁心教学,其目的是让教师的教学更具有一种濡染的功能、作用。仁心教学要致力于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形式,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样态、质态。仁心教学是一种全面性、全员性、全人性的教学,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群体发展,同时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仁心教学是一种个性化、人文化、人本化的教学。为此,教师要提升自我的元认知教学技能,对自我的教学进行质态审视、质态管控,在“双减”背景下实施仁心教学,以有效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红梅. 从“巧嘴、妙手”与“慧眼、仁心”说起——兼谈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建设[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3(01):79-80.

[2] 田莉. “仁心人护”办学理念与护理本科课程体系构建[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28(06):61-63.

作者简介:盛洁妮(1994—),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