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英语课堂创新策略

作者: 刘倩倩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在英语学科中,学生不仅要培养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发展综合思维、情感态度,认知文化理念、价值思想,从多角度、多层面提升综合能力。据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而是要立足学生需求,挖掘创新方式,以推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所以,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大单元教学逐步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深入研究,有效应用。

1. 大单元教学概述

1.1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单元为学习单位,以大主题或大任务为中心,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开发,形成具有明确主题的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关联性、综合性的知识,有效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看,大单元教学是立足于整体意识的教学,它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深入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关联性的原理、知识、方法,能构建良好的完整性思维,所以大单元教学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1.2小学英语课堂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提升学生的关联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而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能将零碎的知识整合起来,通过主题形式引领学生去学习和感悟,如此不仅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需求,更能构建完整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应用大单元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大单元教学有利于落实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关联性与完整性构建,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链,学生在学习时就能从整体角度出发,触类旁通,学习并掌握更多关联知识和能力,如此就能促使教学活动更加完整、系统,学生的能力也更加健全。

其次,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大单元教学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需求,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更加灵活,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空间,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单元学习中,发展学习自主性与灵活性。

最后,大单元教学有利于全面改善英语教学质量效果。大单元教学依据学生需求、能力以及综合教学目标,重新整合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学过程,使教师教学更加得心应手,知识渗透更加顺利,久而久之,英语教学质量就能获得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也能获得能力的有效发展。

2.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英语课堂创新策略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地在课堂上应用大单元教学,纳入创新性的手段和方式,激活课堂,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感受英语乐趣,提升英语素养。

2.1统整单元内容,明确中心主题

教材是大单元教学的基础,传统方式下英语教学往往立足单一的课时,知识零碎、分散,学生学习单元内容后不能很好地关联知识,由此学习效果不佳。而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学应当围绕主题来开展,教师要立足单元内容,进行合理的统整、设计,挖掘单元主题,重新构建完整的知识模块,让学生能连贯地、系统地接受单元知识。

以鲁科版四年级上册Unit 4 Seasons教学为例,这一单元以季节为主题,囊括四个不同的课时,但其整体映射人与自然的中心理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效地凝练主题,统整单元内容,组织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比如教师可以设立“四季美景”主题,让学生围绕不同季节,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并尝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季节的异同。比如有的学生用图片和英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最喜爱的季节特点,正如春季——warm,夏季——hot,秋季——cool,冬季——cold等,还有学生用动态图片效果加解说的方式来展现四季美景等。通过这种分享,学生再进行激烈的询问与讨论,就能有效地深化主题,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单元中心思想。

2.2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完整体系

综合性的思维是大单元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元素。学生以大单元为依托进行学习,不仅要关联性、系统性地掌握单元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综合性的思维和完整性的视野,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吸收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据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思维着手,引导学生以单元为依据,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发展思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由此帮助他们发展综合认知,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依循有效的知识链进行后续学习。

以四年级上册Unit 2 Hobbies教学为例,这一单元以爱好为话题,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爱好,并能感受到爱好带来的乐趣。在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爱好,他们或喜欢画画,或喜欢唱歌,或喜欢跳舞,抑或是喜欢研究小动物等等,这些都能给予学生更多的生活力量。但不同的爱好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学习单元时,教师可以以“爱好之影响”为主题,组织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不同的爱好特点和影响,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譬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教材中提及的爱好及其对自身的影响,然后再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从生活中发掘更多有利的爱好活动等。在这种方式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拓展视野,了解更多的生活乐趣,同时也能自省自励,追求好的爱好,提升单元教学效果。

2.3围绕主题探究,发展深度能力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应当体现三大主题,分别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将这三个主题细化,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单元中,构成了完整的英语教材内容。但在教学时,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方式来教学,学生只能局限于知识表面,疲于应对繁琐、零碎的知识点,而无法深入主题,领悟主题的奥秘。所以教师要立足单元,组织学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深度探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空间,如此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深度能力,促进英语素养的发展。

以四年级下册Unit 1 Countries教学为例,这一课以国家和地区为话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建筑风貌,有效地渗透文化情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生活中并未接触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对此不够了解。在学习时教师要立足单元主题,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究,以深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比如教师从文化着手,组织学生探究“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计探究方式和路径,并设计探究成果展示方案等等。这极具考验和挑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探索能力,他们能围绕国家文化主题,积极主动地从整体角度去考虑不同国家的特点,如此一来,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2.4重视情境体验,实现有效理解

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其知识点无法摆脱理论化的特点,故此,不少知识内容较为抽象,虽然与文化、与情感相关,但学生却无法直观地领悟。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不足,他们更倾向于形象化的事物,能依据形象化的事物感知更深层的内涵。由此,要想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单元核心,提升单元认知,教师就必须重视情境教学的融入,让学生在真实、形象的情境中体验英语、感受主题,能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单元核心,提升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以四年级下册Unit 5 Shopping教学为例,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购物场景,学习口语交际方法。购物是生活中常见的活动,但如何用英语来表达呢?整个单元通过四课时的内容向学生展现购物时可能遇到的不同场景或问题,据此教师可以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学习和应用,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部分实物、桌椅等,营造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购物者、销售员等等,然后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设计问题并灵活体验。有的学生会设计Can I help you? How much is...?等常规场景,也有学生设计出在商场购物时遇到摔倒、迷路等其他场景。如此体验,学生就能身临其境,更好地掌握购物对话,理解生活化的主题。

2.5完善评价方式,促进综合发展

大单元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教学过程体现出更强的综合性、关联性与系统性,而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由此在大单元教学中,评价也应当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并跟随学生的成长动态变化。但是传统课堂上,评价不够健全,更多是教师进行评价,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高低,这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逐步完善评价方式,融合更多的评价内容与评价形式,使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了解自我,教师从更综合的角度了解学生,继而实施有效的教育,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Unit 6 Travel单元内容时,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或情境体验时,不能忽视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教师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和整体素养进行综合评价,从单元主题出发评价学生整体掌握情况,同时还必须避免一言堂,而是要拓展更多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或生生互评,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自己的薄弱之处,了解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或者对主题不够理解的地方等,然后进行合理的鼓励、引导,让学生能有动力、有信心地去完善、改进。在教师的鼓励和客观评价下,学生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弱点,主动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从而有效地发展出综合能力,提升单元教学的效果。

3. 结束语

英语是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无论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还是文化情感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据此,强化英语教学,提升英语能力就是学生未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但是英语是一门语言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难免会有枯燥感,零碎的知识也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从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利用大单元来统整教学,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作用,积极地引导学生感受单元内涵,理解单元知识,在明确的主题引领下,更好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地发展深度能力,全面地理解单元整体,以促进全面发展。灵活地应用大单元教学是教师必须研究和探索的,也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这也将是新时代有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