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初中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柴秀燕 苗文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阅读文本内容和阅读技巧方法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本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确保学生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开展学习活动,拓展知识层面。教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借助微视频等先进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丰富阅读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英语阅读教学的标准。从真实情况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学生知识点掌握不彻底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将重点放在了解和记忆词汇、语法和句型等方面,没有从更深层次结合文化背景知识,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初中英语教师必须重视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利用微视频为学生展示阅读文本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确保学生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文章主要对微视频在初中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路径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初中学生英语成绩。

1.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变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态,使学生可以调动多元感官深入了解阅读知识。而且,学生对微视频也比较熟悉,从思想和心理上更能接受这种教学形式,因此微视频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感受到英语阅读文化知识教学的魅力。教师利用微视频教学能够有效发挥出信息化特征和教学优势,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将图片、动画、文字等教学元素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呈现更具趣味性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高效吸收阅读文化知识。

1.2提升学生注意力

微视频教学时间比较短,内容比较精练,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这种教学特点与初中学生认知和学习规律相吻合,可以使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比起传统文字教学的方式,微视频不会消耗学生过多时间和精力,能够使学生的专注力得以提升,从而改善阅读知识教学的效果。

1.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考虑到每一位学生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微视频凭借其自身优势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使学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学习进度,通过重复观看微视频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微视频制作比较简单,教师也能够参考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这对于学生个性发展来说会产生积极影响。

2. 初中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工作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忽略了对阅读文本所含背景知识的深入教学,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阅读学习效果,但是对于阅读文本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所知甚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时间有限,但阅读教学内容和教学元素比较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学生深入讲解阅读文本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花费在讲解单词、句型、阅读技巧和方法等方面。此外,初中英语考察题型中涉及阅读文本文化背景知识的题目比较少,部分教师根据考试内容制定阅读教学方案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教学内容。

鉴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大部分的教学任务都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而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课堂教学活动时能否有效完成文化背景知识教育任务、改善学生教学效果值得深入研究。教师为了进一步改善学生学习效果,利用微视频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得以从更多途径了解阅读文本的文化背景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这一点来看,初中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尝试使用微视频教学的方式深入挖掘阅读文本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文化意识,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和阅读学习水平。

3.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学活动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借助微视频引导学生开展课前自学活动,有效落实“先学后教”的理念,使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以初中鲁教版英语教材中“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这一单元知识点为例,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微视频开展教学设计工作。

一方面,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微视频,发挥微视频“背景激活”的作用,使学生能够对学习本单元知识点产生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中给出的阅读文本“Save the Sharks!”提前搜集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利用微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鲨鱼目前面临的生存危机及产生原因。教师借助微视频的方式能够直观地呈现出动物的濒危状态,也能够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激活学生关于动物保护的背景知识,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发挥微视频教学的“导学”作用,引导学生围绕本单元的知识点开展深入学习。教师可以将本篇阅读文本的重点单词和句型整合在一起,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制作微视频,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包括shark, famous, expensive, popular, cruel, harmful, environment, endanger等词汇以及“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The river used to be so clean.” “The air has become really polluted.” “It was considered the nicest river in town.” “We should help save the sharks”等语句中涉及的语法知识。为了更好地展示微视频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并且配合一些图片和动画还原词汇和语法内容,使学生得以在形象化的教学氛围中充分掌握阅读文本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

3.2借助微视频构建高效课堂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除了可以发挥出“导学”作用,也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学习活动,在掌握阅读文本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仍以初中鲁教版英语教材中“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这一单元知识点为例,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词汇、语法和句型知识之后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开展深度学习,以求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以本单元中Section B 2b模块给出的阅读文本“Rethink, Reuse, Recycle!”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本内容及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攻克问题。之前,学生已经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能够利用相互沟通和交流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探析文章主题。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利用微视频为学生呈现这一阅读文本的思维导图,将关键点和重难点知识融入到思维导图中,使学生能够在微视频的形象化指导下掌握更多阅读技巧和方法,突破浅层理解,从更加深入的层面上学习这篇文章。具体来说,教师针对这篇文章开展微视频教学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前缀和后缀,掌握改变单词含义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Amy和Jessica Wong为中心构建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两位人物的事迹和思想观点,并且在深入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化对本单元教学主题的理解,形成勤俭节约、善于利用废旧物品、实现资源循环使用的意识和思想。教师以文章出现的两个人物为中心,以“Rethink, Reuse, Recycle”为出发点构建思维导图,在微视频上进行展示,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两位人物为了实现再思考、再回收、再利用所做的事物,并且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这两位主人公所做的事迹结合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进行深度教学,使学生能够从人物事迹的角度以小见大培养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精神。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阅读个别人物的事迹并不能在其思想和心理上产生较大的影响,若是教师结合关于污染和资源浪费方面的数据以及与环保、循环利用有关的资料,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大的震撼,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结合阅读文化背景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对于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说,认识单词、掌握语法和句型并不是主要目的,如果仅仅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此,会削弱教学效果,使教师和学生无法完成新时期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树立起深度教学的意识,将阅读教学作为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途径和工具,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点和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从深层次的角度构建知识体系,以此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任务要求和目标。

4.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必须借助新的手段才能丰富教学素材、改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在了解和掌握基本单词、语法、句型的基础上熟悉阅读文本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系统性开展学习活动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也是初中英语教师积极推广微视频教学法开展阅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微视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身于初中英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会综合分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满足自身学习需求,完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