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策略探讨
作者: 陈静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我国教育领域正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其中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学生学习负担日益加剧的现状下,一些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学业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作业和课外培训方面的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以实现作业质量与学生学习负担的平衡,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策略,以实现作业质量和学生学习负担的平衡。
1.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原则
1.1层次性原则
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差异,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将作业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层次,有助于巩固学生基本知识、拓展知识面以及激发思维和创新能力。
1.2针对性原则
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作业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1.3多样性原则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应丰富多样。教师应减少单一、机械性的抄写和背诵作业,转而设计涵盖听、说、读、写等多方面技能训练的作业。同时,作业形式也可多样,如讨论、角色扮演、调查报告等。
1.4趣味性原则
在设计英语作业时,教师需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可以将趣味性融入作业中,如设计有趣的英语小故事、猜谜语、英语游戏等。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提高作业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遵循这些原则,有助于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综合素质。
2.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作业量大,学生负担重
激烈的教育竞争导致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布置大量作业。这种情况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感到疲惫,可能导致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2形式单一,新意存在不足
现有英语作业设计中,许多教师过于依赖传统书面作业,形式单一,缺乏新意。这种作业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应注重作业形式多样性,尝试语音、视频、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2.3缺少分层,差异性重视不够
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但在现有作业设计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统一布置相同数量的作业。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作业过于简单,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作业过于困难,容易让他们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实行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范围内进行有效学习。
2.4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尚待提高。他们往往将作业设计视为一项负担,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布置作业,而没有深入思考如何通过作业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这种态度导致了作业质量的提升困难,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加大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深入研究作业内容,以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英语综合素质。
3.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策略
3.1加强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视
在当前“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教师对于作业设计的重要性需要有深刻的认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技能、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清晰理解作业的目标,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作业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作业时长,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作业。同时,合理分配作业量,避免一次性布置过多的作业,让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作业设计的重视,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这些培训和研讨会使教师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师作业设计的质量。此外,教育部门和学校还积极推广优秀的作业设计案例,让教师了解并学习优秀作业的设计思路和特点。通过学习这些优秀案例,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作业设计的方向,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水平。
3.2结合学生实际,实施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是一种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作业模式。它将作业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在这种模式下,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针对他们的实际水平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基础层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他们在扎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提高层作业则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创新。而拓展层作业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通过分层作业,教师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范围内进行有效学习,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作业完成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作业,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这一课时,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如下作业:
A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疑问句进行角色扮演,并尝试创作新的场景进行对话。
B层:要求学生模仿教材中的对话,进行问答练习,并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C层:要求学生熟读教材中的对话,掌握疑问句的基本结构,并进行简单的问答练习。
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同时,分层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过度竞争带来的压力,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获得成长。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分层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对于在某一层次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适时调整其分层,使其在更高层次的作业中得到锻炼。同时,对于在某一层次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同学,教师要关注其个体差异,适当降低作业难度,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3.3兴趣导向,丰富作业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充分挖掘英语课程的趣味性,丰富作业形式。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教师还可以设计互动式、情境式、项目式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1) 故事续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头,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故事情节。例如,在教学“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个故事开头:“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boy named Mike. He loved watching game shows. One day, he heard about a fantastic game show called “Super Brain”. Mike decided to watch it.”然后让学生续写故事情节,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创作。
(2) 角色扮演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教学“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场景:Mike邀请他的朋友Lily一起观看这个游戏节目。学生需要用英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这段对话。
(3) 创意海报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张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创意海报。例如,在教学“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这一课时,学生可以设计一张游戏节目的海报,包括节目名称、主持人、参赛者等信息。这样的作业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以上兴趣导向的作业设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同时,这些作业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3.4注重作业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拓展延伸至课余生活和社会实践。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有关文化、历史、社会等主题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关注现实问题,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剧社等社团活动,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通过作业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以教学“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这一课时为例,探讨如何设计具有拓展性和全面性的作业。
(1) 语言技能拓展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围绕“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这一课时,设置不同场景的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例如,设计家庭、朋友、学校等场景,让学生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练习问答句式。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观看各类节目时,尝试用所学句型与家人、朋友进行交流,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2) 学科融合拓展
作业设计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如文化、历史、地理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相关背景知识。以“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为例,教师可以布置一篇关于游戏节目的英语作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喜欢的游戏节目,同时要求学生运用互联网或其他资源,了解该游戏节目的历史、特点等背景信息。
(3) 思维品质拓展
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
“Why do you think some people like watching game shows?”, “How do you think game shows affect society?” 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游戏节目的利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应遵循提质增效的原则,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目标,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探索更多符合“双减”政策要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设计方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荀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