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谁与争锋

作者: 孙硕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提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课堂自主参与程度,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积极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获取、积累、理解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运用,就能帮助教师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提升学习深度,强化英语知识理解及应用能力,大幅提升教学实效性,是促进教学创新及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该教学方法的研究,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本文首先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价值,随后从小组划分、创设情境、明确分工、过程管理、活动创建、完善评价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措施。

1.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及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其中“小组”是形式、“合作”是方法、“学习”是目标,是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小组合作的形式能打破传统教师单向化、单一化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课堂氛围将更加活跃,学生学习欲望也会更加强烈,进而对英语学科的学习热情也就更加高涨。

其二,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除英语知识外,教师还需兼顾学生能力、思维、品质等各方面培育。在合作学习期间,学生相互交流、研讨,能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习质量更高,并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促进共同进步,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这些都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2.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2.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合理划分学生小组

学生小组的划分是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环节,教师需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合理化分组,以此保证后续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分组期间主要可考虑以下几方面:

其一,小组人数的考量。在小组合作的初级阶段,或教师并未对学生情况全面掌握的阶段,教师可尝试减少小组人数,2人—3人为宜,人数过多不仅不利于管理,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也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初期教师可自然将同桌分成一个小组,同桌之间更加了解,相互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合作会更顺畅。但这种分组形式不适宜长时间运用,固定成员数量及人员的小组会让学生学习模式固化,相互之间的学习思维形成局限,因此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小组人数及组员。另外,当教师实施难度较高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若是需要多成员一同互助实施,则需要结合合作学习需求科学调整小组人数。

其二,成员组成的考量。每个学生都是客观独立的个体,由于多种外在及内在因素的影响,其身上会呈现出不同特点、优势及不足,那么教师在分组期间,就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来,坚持互补性原则设置成员组成。比如,有的学生英语基础非常好,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其小组协作能力不足,不善于沟通交流,性格比较内向;而有的学生虽然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提升空间较大,但其善于沟通、乐于助人、活泼开朗,在团队当中能承担主动协调及沟通的角色。那么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就适合分在同一小组,能形成相互带动、共同进步的学习效果。

其三,学习层次的考量。依然是基于差异性理念,每个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呈现出的学习水平及成效也会有所差异,因而班级内自然而然会呈现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若教师将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与层次较低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其相互之间的合作自然难以顺畅,思维也难以同频,无法形成理想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注重结合学生学习层次进行分组,尽可能将同一层次或层次接近的学生分在一起,促进其同步发展。

2.2创设小组合作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为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实施,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设和谐、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营造高质量英语学习环境,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为此,教师可将小组合作与情境教学理念相结合,依照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小组合作情境,学生在情境当中能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更容易产生小组合作学习兴趣,且跟随情境的指引坚持完成小组学习目标,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教学实效性。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当中,有很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内容,教师可依照这些内容为学生创设大量生活化教学情境,在情境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推动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内化、运用各项知识。

以“This is my sister.”这节课内容为例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可在上课之前收集学生家庭成员的照片,在正式上课之时为学生播放这些照片,为学生呈现一个画面情境,学生面对熟悉的照片及家庭成员,会自然构建起家庭生活与英语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此时教师可先用自己家庭成员的照片作示例,讲解“father,mother,parents,sister”等单词以及“This is my sister/father/mother...”等句式。当学生基本掌握单词及句式的释义、读法及用法以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教师提供的照片相互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如此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还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及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

2.3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兴趣

经过长时间教学实践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生在面对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时,学习自主性更强,专注度、持久性都会明显提升,学习成效也会更加理想。若教师单纯以下达指令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学生很难提起兴致,合作学习也更容易敷衍了事。因此,教师要创新合作学习方法,帮学生提升小组合作学习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为学生组织小组合作教学活动。

以“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该单元的基础内容,如“fascinating,inexpensive,uncrowded”等单词,及“I wander where we should go next.”等句式。随后,教师可向学生渗透本节课主要思想,强调节约、环保、低碳等理念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一场简单的英语辩论赛,需要将上述单词及句式应用进来,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整合自己所积累的英语知识尝试输出观点,这能让学生英语语言逻辑更清晰,提升学生口语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辩论的形式也能激发学生胜负欲,让学生思维更活跃、逻辑更缜密,并树立了良好的自然观念,这都对学生未来良性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2.4注重合作学习管理,全程跟踪指导

小组合作教学提倡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自主探究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全程参与其中,发挥自身的指导性职能,对学生实践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并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给予适时适度指导,如此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比如,教师要注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管理,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因而小组合作学习期间可能会出现溜号、搞小动作、谈论其他事情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管理,保持学生处于规范学习状态,促进小组合作学习价值的稳定发挥。另外,教师还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启发性指导,而非直接告诉学生每个单词该怎么读、语法怎么用等,更倾向于教会学生一种自主探究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内探索找到解决问题方法,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及英语学习能力。

2.5完善小组合作教学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

教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能通过评价分析学生实际学情,为教学设计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学生则可通过教学评价加强自身了解,并在教师引导下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因此,教师需更加注重小组合作教学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小组合作评价的形式主要可分为表演汇报、小组互评、教师总评这几个步骤,尤其对于教师总评而言,是教师发挥指导性作用的主要途径,要放宽教学评价视角,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对其知识、能力、思维及品质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在评价阶段还可能涉及矛盾处理问题,可结合实际情况斟酌处理办法,提升学生团队意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评价的依据除了学生所呈现的小组学习成果,还应包括合作学习全流程的观察与监督,如此才能让评价更综合、更全面。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的构建具有多元积极价值,未来教学期间,教师应加强对该教学模式的重视,全面结合学生情况,合理划分学生小组,结合情境教学等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氛围,组织各种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并通过合作过程监督、管理与指导,促进小组合作的顺利实施,最终结合教学评价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合理化构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1]张娜.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究[J]. 试题与研究, 2023(35):10-12.

[2]蔡欢欢. 基于小组合作模式优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实践[J]. 智力, 2023(29):136-139.

[3]徐玲. 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3(35):82-83.

[4]孙凯.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学苑教育, 2023(25):25-27.

[5]党天芎. 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析[J]. 试题与研究, 2023(24):55-57.

[6]蒋雪峰.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23):78-80.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