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相丽蓉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阅读的丰富多样以及难度相对较高,这无疑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了一项重大挑战。为了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师需不断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其中问题链导向法的作用愈发显著。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运用问题链,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增强阅读理解及问题处理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状况设计问题链,将问题循序渐进排列,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探索,从而在针对性的问题设计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及思考技巧。
1. 问题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1.1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驱动力源于学生的热情,考虑到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实际情况,初中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热情并未达到预期。当学生清楚阅读的主题后,对语言规则和单词的掌握只停留在表层,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难以增强。在初中英语阅读过程中,教师采用问题链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变为实际的、直观的知识,进而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文章所包含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热情。
1.2有效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复习可以协助学生全面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每一个要点,并且把之前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但是根据目前的教育环境,许多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表现出“学到新的知识,却忘记了旧的知识”的情况,这对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增强并无益处。设定问题链实际上也是一种复习性的行为,学生可以深入探索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并且能够准确地发现这些知识点和其他相关的内容,从而增加复习效果,并且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技巧。
1.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应用问题链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思辨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首先,问题链不同于单一问题,学生对多个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时,能够将不同问题结合不同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形成英语结构意识。其次,当学生把特定的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相结合时,这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深入的思考,对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大有裨益。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英语阅读教学环节单一
在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教学环节较为单一,通常采用分层阅读、记忆及翻译的方法进行教学。然而针对英语阅读材料中的复杂句型,以及诸如英语阅读文本难度等级和阅读素材的文化背景等方面,教师的指导尚显不足。由于采用单一的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在激发学生思考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在形成独立观点时,难以展开自主的思考。
2.2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学的心理
在我国,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阶段时,学业压力陡然增大,这是因为初中阶段的教材内容相较于小学阶段更为繁杂。在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课程中,教学重点逐渐转向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包括词汇、语言规律、听说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然而,在各类英语课程的各个环节中,阅读部分难度较大,这也是众多学生认为最不易掌握的环节。紧随其后的是听说能力和书面表达,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学习英语的三大挑战。在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相对简易,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然而随着学习进程进入更为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力往往难以跟上教学步伐,导致学生在第一次测验后对英语产生疑虑,甚至丧失学习热情。对于学生而言,新英语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或许会面临困境,课堂所传授的信息往往无法满足课后的实践需求。由此学生可能会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压力,尤其在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方面,这种状况可能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负面情绪,认为初中的英文课程单调乏味,进而严重挫伤学习热情。若此状况持续,学生或许会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产生抵触,这将不利于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学习进步。
2.3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
由于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其教学方法尚未确立稳定的标准,亦无悠久的历史传统,初中英语阅读课程教师需运用更为多样化和高效的教育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英语课程般逐字逐句地讲解,尽管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精确地把握教材内容,但同时却可能剥夺学生自我探索与思考的空间,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涉及诸多知识点、语言规则和关键词。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倾向于详细讲解这些规则,并将之板书以便学生自主复习,最终整板皆满。然而,英语学习的挑战之一便是众多的知识碎片和复杂的语言规则。倘若初中英语教师仅停留在讲解的层面,学生的压力可能逐渐加剧,甚至可能导致学生的思考方式步入误区。
3. 问题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3.1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课程导入环节对于之后的阅读教育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趣味化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更专注于文本。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小时候的抽象模式转变为了更加理智的模式,学生的思考技巧和记忆力也得以迅猛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同时利用诸如多媒体这样的教育辅助手段来吸引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比如:在进行“Why do you like pandas?”教学时,由于教材所选阅读篇章未设标题,学生需深入探究文章主题,并从四个备选标题中选取最契合本文的“携手拯救大象”。为使学生精准理解阅读素材的核心部分,教师有时会通过提问来引导:
Do you think only humans can play sports?
What about animals?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大象鼻子触碰足球的图片及相关新闻报道,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
What kind of animal is this?
What is it doing?
在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出大象后,教师可以持续播放与大象相关的视频,通过动态展示的方式促进学生更深入理解大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提问:
Do you like such a lovely elephant?
在学生表达对大象的喜爱声中教师以“Such a lovely elephant is now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Why?”引出课文的主题进入阅读教学环节。
3.2分析文本语言,提高语用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本表达方式来设计问题链。在学生掌握课程主要信息之后,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词汇选择、结构搭建以及详尽描述,进而探索文本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对教材的语言表述进行深入探讨,据此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在推理、比对、剖析及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语言运用技能。比如:在进行“Mr. Cool’s Clothes Store”教学时,本节课阅读材料是一个广告,该文章的核心策略为“价格实惠”,目的在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文中运用诸多数据以强调“at very good prices”这一核心词汇,然而仅依靠这些数据难以使学生深入领悟文章的语言运用技巧及广告创意之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实质,并根据这些内容构建一系列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quality and price of the clothes in the physical stores?
Do you like to buy clothes on sale? Why?
How many times has the word “only” been used in the advertisement of the article?
What is the purpose of using the word “only” many times in advertisements?
这四个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显著,均间接针对“价格”这一概念。通过一系列问题,学生可以顺畅地推导出相关结论:“To emphasize that their clothing prices at very good prices.”的观点,进一步提升学生对“at very good prices”以及“only”的理解。显然构建关于语言细节的问答系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而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3.3课后设计问题链,延伸阅读教学场域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知识,还需重视思维技巧的提升。因此在完成阅读课程教学后,教师可依据作者的创作初衷和立场构建问题链,引导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反思、推理、剖析并评价作家观点,从而助力高级思维技巧的提升。例如:在进行“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教学时,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精通词汇与语法,更为关键的是使学生深入领悟文章主角所体现的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热爱生活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并促使他们将这些理念付诸日常生活实践,以此为导向,引领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历程。因此教师可依据此教学目标,构建如下问题链:
Who is Alan Reston? What happened to him?
If you were in the same situation as him,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lose your arm, will you continue to climb?
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Alan Reston is?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article?
在问题链中,学生应在阅读文章后,能够解答与文本认知相关的问题。此问题涉及探索性环节,要求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设想在面临相似风险时,是否能如故事中的主人公般断臂自救,并亲身体验生死边缘的真实感受。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关键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处理时,发掘主角的个性特质与魅力,同时领会作者所期望传达的对生活的敬畏、勇敢乐观的精神,旨在提升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
4. 结论
总而言之,问题链法是一种将诸多问题相互关联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运用此方法旨在不仅提升学生的阅读敏锐度,同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内涵有更深入的领会。问题链涵盖主题性、知识点、指导性和拓展性等类型的问题,教师能够通过参照主旨问题,迅速浏览教材,把握核心理念,并根据这些知识点深入领会教材要义。教师借助指导性问题确立阅读焦点,促进学生高效掌握英语知识。教师通过运用拓展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问题链融入到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1]王珍珍. 问题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亚太教育, 2023(11):136-138.
[2]王迪. 浅谈“问题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J]. 海外英语, 2021(02):195-196.
[3]姚盛春. 探讨基于问题链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J]. 英语广场, 2020(36):131-133.
[4]吴滢. 基于发展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课问题链设计[J]. 基础外语教育, 2019,21(04):83-88+108.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