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人

作者: 王崧舟 耿世杰 张鹤翔

第二种人0

一、回顾旧知,导入晚年鲁迅

师:孩子们,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出示)

致敬鲁迅

生:(齐读)致敬鲁迅。

师:要致敬鲁迅,首先得了解鲁迅先生。看王老师恭恭敬敬地板书“鲁迅先生”。(板书:鲁迅先生)

师: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鲁迅先生,我们这个单元安排了这样一些内容,大家一起看——(出示)

“走进鲁迅”学习内容安排表

师:第一次,在你们的语文老师带领下,我们阅读了《少年闰土》《故乡》等课文和资料,已经了解了——

生:(齐答)少年鲁迅。

师:没错。第二次,也是在你们的语文老师带领下,我们阅读了《好的故事》《论〈野草〉》等课文和资料,已经了解了——

生:(齐答)中年鲁迅。

师:是的。那么第三次,就是今天,将由王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等课文和资料,我们要去了解——

生:(齐答)晚年鲁迅。

二、结合史料,初识晚年鲁迅

师:要了解晚年鲁迅,肯定需要各种历史资料。王老师查了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在1936年10月19日不幸病逝的,享年55岁。他去世以后,遗体躺在上海的万国殡仪馆。当时,成千上万的人,各色各样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到万国殡仪馆,表达哀痛,向他致敬。鲁迅先生的灵堂里,堆满了鲜花,挂满了挽联。我从历史资料中找了其中的一副挽联,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

一生战斗刚毅不屈,是青年先锋;

满腔热血慈爱至诚,为大众导师。

——《青年文化》社挽鲁迅

师:上联,请全体男生一起读;下联,请全体女生一起读。准备,起——

生:(男生齐读)一生战斗刚毅不屈,是青年先锋。

生:(女生齐读)满腔热血慈爱至诚,为大众导师。

师:同学们,当我读到上联“一生战斗刚毅不屈”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鲁迅先生写过的一句诗:横眉冷对——

生:(接答)千夫指。

师:那我想问一问,当你读到下联“满腔热血慈爱至诚”,你会很自然地想到鲁迅先生的哪句诗?(指名回答)

生:我想到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师:真好,老师也是这么想的。对敌人,对反动派,鲁迅先生“一生战斗”——

生:(齐答)刚毅不屈。

师:这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对人民,对老百姓,鲁迅先生“满腔热血”——

生:(齐答)慈爱至诚。

师:这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去世以后,几乎每年都会有人写诗写词写文章,表示纪念,向他致敬。据资料记载,在鲁迅先生去世五周年的时候,著名作家茅盾就专门写过一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我把这篇文章的结尾摘录了下来,我们一起看——(出示)

“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不能不是我们最大最终极的目标。为求“最理想的”,我们不能不抨击那些非理想且不合理的,鲁迅先生一生努力在此。

——茅盾《“最理想的人性”——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一段文字。(指名朗读)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抨击非理想的人性,抨击不合理的人性,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我们这个民族能够拥有最理想的人性。鲁迅先生一生努力在此。有人问,那怎样的人性是非理想,怎样的人性又是理想的呢?在鲁迅先生去世十三周年的时候,有一位诗人叫臧克家,他写了一首诗就很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出示《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师:这首诗的题目叫——

生:(齐读)有的人。

师:这首诗的副标题叫——

生:(齐读)纪念鲁迅有感。

师:这首诗中,写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第一种人,反映的就是非理想的人性;而第二种人,体现的就是理想的人性。我们一起合作,来读一读这首诗。王老师读第一种人,你们一起读第二种人。(领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生:(齐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师:(领读)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生:(齐读)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师:(领读)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生:(齐读)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师:(领读)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生:(齐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师:(领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生:(齐读)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师:(领读)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生:(齐读)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师:(领读)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生:(齐读)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少年鲁迅,也了解了中年鲁迅,以你们之前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属于第几种人?(指名回答)

生1:第二种人。

生2:第二种人。

生3:第二种人。

生4:第二种人。

生5:第二种人。

生6:第二种人。

师:很显然,你们没有讨论过,但你们却异口同声,一致认为,鲁迅先生是——

生:(齐答)第二种人。

师:看王老师把“第二种人”也恭恭敬敬地写下来。(板书:第二种人)

师:当然,这是在你们了解了少年鲁迅、中年鲁迅之后所作的判断。那么,当我们走进晚年鲁迅,是否还会作出这样的判断呢?是否还会一致认为鲁迅先生就是第二种人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三、摘录资料,走进晚年鲁迅

师:要了解晚年鲁迅,肯定需要各种相关资料,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那么,我们该如何使用这份资料呢?说到资料的使用,有一种方法很常见,也很重要,这种方法叫作“摘录卡”。有一位小伙伴在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份资料的时候,就为文章的第1自然段做了这样一张摘录卡,我们一起看——(出示)

师:认真看,看仔细。

师:好,看明白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真好!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为了做这张摘录卡,这位小伙伴其实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为文章的第1自然段概括了一个——

生:(齐答)标题。

师:是的,标题。他概括的标题是——

生:(齐答)广受爱戴。

师:我把“广受爱戴”抄下来。(板书:广受爱戴)标题一共几个字?

生:(齐答)四个字。

师:才四个字,说明标题概括得非常——

生:(自由应答)简洁。

师:简洁——这是概括标题的基本要求。那么,这个“广受爱戴”是讲谁呢?

生:(齐答)鲁迅先生。

师:也就是说,他是从鲁迅先生的角度来概括这件事情的。鲁迅先生——

生:(齐答)广受爱戴。

师:好!这是他做的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是提取了第1自然段当中的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提取的时间信息是——

生:(齐读)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

师:他提取的地点信息是——

生:(齐读)万国殡仪馆。

师:有了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我们在使用摘录卡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这是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他把第1自然段资料中他认为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那一句话摘抄了下来。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朗读)

生:(朗读)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师:同学们,这句话能不能看出鲁迅先生广受爱戴?

生:(齐答)能。

师:所以,这句话最重要、最有价值,要把它抄在摘录卡上,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

师:好,这就是做一张资料摘录卡必须完成的三件事情。现在,请你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如果一件事情做一张摘录卡,我们需要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份资料做几张摘录卡?快速浏览。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看看谁的反应最快。其实,《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份资料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格式,你一旦看清了这个格式,那么要做几张摘录卡的问题绝对是小菜一碟。好了,真有眼疾手快的同学,

你请。

生:需要做六张。

师:一共要做六张摘录卡,是

吗?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一共写了六件事。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判断出课文一共写了六件事情?

生:因为课文里的事情和事情之间都空了一行。

师:真好!就凭这份资料的这个特殊格式,你马上就知道课文写了六件事,马上就知道要做六张摘录卡。同学们,你们都看出来了吗?

生:(齐答)看出来了。

师:现在,第一张摘录卡已经完成,是吧?剩下的,还有五张摘录卡。来,下面王老师分一下任务。第一组同学,为第二件事情做摘录卡,明白吗?(生应答)第二组同学为第三件事情做摘录卡,明白吗?(生应答)第三组同学为第四件事情做摘录卡,明白吗?(生应答)第四组同学为第五件事情作摘录卡,明白吗?(生应答)第五组同学为第六件事情,也就是最后一件事情做摘录卡,明白吗?(生应答)好!打开摘录卡,时间5分钟。现在开始。(出示)

(生默读,思考,摘录。师一边巡视,一边作个别指导。)

师:好,时间到。把笔放下,抬头,挺胸,立刻,马上,目光炯炯看老师。现在,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份资料都做了哪些摘录卡。有请第一组同学,你们是为第二件事情做摘录卡。好,这位同学,你请——(生起立)这样,我问,你答。其他同学请注意,你们一边听一边想:伙伴的回答正确吗?有需要改进或者补充的地方吗?好,现在开始。请问,你概括的标题是——

生:谈《水浒传》。

师:谈《水浒传》,四个字,既概括了这件事,也概括得很简洁,很不错!但这是五年级的水平,你现在是六年级了,对吧?(生点头)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水平真正进入六年级?

生:想。

师:一定想!那就请你再想一想,鲁迅先生谈《水浒传》的时候,什么表情?什么神态?能不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生:笑。

师:怎么谈?

生:笑谈。

师:大声地说——

生:笑谈。

师:太好了!笑谈《水浒传》。现在你概括的小标题是五个字,能不能重新变成四个字?笑谈——

生:水浒。

师:完美!这就是学习。学习就是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恭喜你,同学,你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六年级学生!好,我把你概括的小标题抄下来。(板书:笑谈水浒)好,同学,你提取的时间信息是——

生: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师:没错!你提取的地点信息是——

生:伯父家里。

师:没错!你摘录的最重要的那句话是——

生:(朗读)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