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二下)第一课时教学及评析

作者: 徐俊 刘荣华

一、导入课题:谁的耳朵

1.猜猜是谁的耳朵

师:课前先来做一个小游戏,猜一猜老师这里出现的是谁的耳朵。知道就喊出来,看谁喊得最快。(逐图出示动物的耳朵,动物分别是兔子、山羊、鹿、老鼠、小马。)

(生齐说答案)

师:(指大象的耳朵)为什么猜它是大象的呢?

生:其他动物的耳朵都是竖着的,唯独大象的耳朵不是竖着的。

2.揭示《大象的耳朵》

师:他的耳朵耷拉下来了。(出示完整的大象图)果然是大象,给聪明的自己鼓掌。(生鼓掌)

师:看到这样特别的耳朵,小动物们会有哪些对话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生齐读课题)

师:谁的耳朵?

生:(齐)大象的耳朵。

二、初读感知:大象的耳朵

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通顺

师:我们快速翻开课文读一读,小动物们之间到底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读书的时候请同学们拿起笔,边读边标出这篇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读完了再想一想,课文讲述大象的耳朵怎么了。用括号把它标出来。听明白了就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2.“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用“(  )”标出

师:要表扬这位同学,刚才老师讲的他都听得很清楚,标上了自然段,并且用括号把自己发现的大象的耳朵怎样了标了出来。大家自己再看看,有没有把这些任务都完成了。

(生自查)

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13个自然段。

师: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你们标出来的是哪个自然段?

生:第1自然段。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看。(出示)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指名读)

3.指导朗读,关注意义重音,读中识字

师:我听出了大象的耳朵很

大,但是有一个生字要注意。(板

贴:似的)

(生齐读)

师:注意它是翘舌音。这个字很有意思,只有在这里是翘舌音,其他用法都是平舌音。(板贴:似乎)

(生齐读)

师: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看,

大象的耳朵是怎样的?

(一生读)

师:你有一个词读得不一样

了,“耷拉着”,语气都掉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词,一起读。

(生齐读,师板贴:耷拉。)

师:老师这里要提醒大家,我

在“拉”下面加了个点儿,表示要读轻声。

(生再次齐读,师指名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象的耳朵为什么是耷拉着的呢?谁再来读好这个句子,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为什么。

(指名读)

师:大象有一对大耳朵,所以你看“耷拉”的“耷”很好玩,上面是一个“大”,耳朵太大了,就容易耷拉下来了。

师:(边板画演示边讲解“耷”字)你们看,这只耳朵太大就垂下来了,“耷”字在古代是这样写的。(出示:■)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大象有一对大耳朵——

(生齐读,突出“大”和“耷拉”。)

师:刚才同学们读准了多音字“似”,这个句子里还藏着一个多音字,有人发现了吗?

生:扇(shàn)。

师:(板贴:扇子)这个词叫什么?(生齐读)它还有一个读音读“shān”。如果把这个扇子拿在手上摇呀摇,这个动作就叫“扇”(shān),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两个多音字,一起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生齐读第1自然段)

师:还剩下12个自然段,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生开火车读,师相机点评。)

三、读好问句:小伙伴的话

1.圈出小动物,画出对话

师:刚才我们读课文的过程

中发现了,因为大象的耳朵,小动物们都有话说了。有哪些动物有话要说呢?用“圆圈”圈出小动物,用“横线”画出他们的话。

(生圈画,师巡视,指名回答。)

生: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对大象有话要说。

师:好,第一个是——(生齐

说,课件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个圈出小动物)那么他们跟大象说了什么呢?第一句话有人找着了吗?

(指名读第一处)

师:还有呢?

(指名读第二处)

师:最后一处在哪儿呢?找到的一起读读看。(生齐读)下面请同桌两个同学一起读读看,互相你一句、我一句读这两个小动物的话,找找他们说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桌试试看。

(同桌互读)

师:有没有发现?

生:我觉得他们都在跟大象说他的耳朵。

师:他们都在说耳朵怎么了?

生:大象的耳朵是出毛病了。

师:这是怎样一个毛病呢?

生:耳朵耷拉下来的毛病。

师:是耷拉下来了,请你来读一读小兔子的话。(指名读)

2.读好疑问句

师:我发现这只小兔子好像对

大象耳朵耷拉下来不是很疑惑呀,谁能读好它?(指名读,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大大的疑惑,我听出来

了。一起来读读小兔子的话。

(生齐读)

师:还有谁愿意再来读读?(指名读)你们说说看刚才同学读的和前面同学读的,谁心里的问号更大?请你把小兔子心里的问号读出来。(再次指名读)

师:除了小兔子,谁的心里还有疑问呢?(指名读)你看,同样都是疑问,说法却不一样,男生读小兔子的,女生读小羊的。

(男女生合作读)

师:对这个问题,谁有想法?应该是因为——小兔子是怎么想的,一起读读看。

(生齐读小兔子的话)

师:读得真好,小兔子说我的耳朵是——

生:竖着的。

师:你的耳朵是——

生:耷拉着的。

师:所以觉得大象的耳朵一定

是——

生:出毛病了。

师:出毛病了,是因为你的耳朵和我的耳朵——

生:不一样。

师:这是小兔子的想法。如果小鹿、小马、小羊、小老鼠也来说这样的话,他们会怎么说呢?能不能学着小兔子的话来说说看?

生:小鹿说: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那么奇怪呀,跟我们的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

生:小马说: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那么奇怪呀,跟我们的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

生:小鹿说:大象呀,你的耳朵耷拉下来了,你的耳朵应该出毛病了吧。(师提醒说完整)

生:小羊说:大象呀,你得去医院看看了,你的耳朵跟我们的不一样,我们的是竖着呢,你的是耷拉着。

生:小老鼠说:大象呀,你的耳朵怎么啦?我们的都是竖着的,你的却是耷拉着的,快去医院看一下吧。

四、体会“不安”:大象的话

1.找出大象的话,用波浪线画出

师:小动物们看到大象的耳

朵,他们心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大象的耳朵跟他们的——

生:不一样。

师:那么大象听了他们的话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拿起笔,把大象听了小动物们的话之后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指名读)

2.读好大象的不安

师:“我生来就是这样啊”,一开始大象觉得我的耳朵就是这样的——

生:耷拉着。

师:“生来就是这样”的,一直都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句话。

(生齐读)

师:可是听了小动物们的话,

大象说——

生:“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师:从一开始“我生来就是这样啊”,到后面心里想的,好像有点变化了。他的想法有什么变化呢?同桌间互相读一读,再说一说。

(生同桌互读、讨论)

师:讨论出结果了吗?

生:大象本来觉得自己耳朵

没有病,但是那么多小动物说了之后就真的觉得自己的耳朵有

病了。

生:大象可能一开始觉得自

己的耳朵有点奇怪,后面感觉有一点点担心。

生:原本大象很肯定地说自

己的耳朵一定没有毛病,但是他听了小动物们的话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耳朵一定有问题。

师:你们听出他们两个回答

的区别了吗?一个说一开始就有点疑惑,一个说一开始是很肯定的。我们一起来读读大象的话,看看他一开始是奇怪的还是肯定的,大象说——

生:(齐)“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师:这是肯定还是奇怪呀?

生:肯定。

师:对呀,从小到大我就是这样的,可是到了后来对自己有点怀疑了,为什么怀疑?

生:因为小动物们都这样说他,他就觉得自己病了。

师:谁能把大象心里的不安读好?(指名读)

师:什么叫不安呢?

生:就是特别担心。

师:特别担心,但是我怎么听不出来呢?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是呀,大象自己怀疑自己了,有一个词就是表示自己都有点儿不相信自己了,自己跟自己说话,哪个词?

生:自言自语。

师:自言自语的时候说话是怎么说的?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声音不响,但是又很疑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象不安起来,自言自语地说——

(生接读)

师:大象是慢慢对自己产生怀疑了,一个一个问他,他才有这样的变化,现在谁愿意来当当大象的小伙伴,我们一个一个来问他。

3.学生戴上动物头饰分角色朗读,加深情感体会

师:剩下的同学都是大象,注意啦,小伙伴在问你的时候,你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我们先请小兔子。

(扮演小兔子、小羊、小老鼠、小鹿、小马的学生逐个问,其他学生齐读: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4.大象访谈,你为何不安

师:大象呀大象,一个一个的小伙伴都这样来问你,此时你的心里是不是越来越怀疑了?用课文里的词就是越来越——

生:不安!

师:我想问问看,大象你为什么越来越不安了?(指名读“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师:大象,你为什么不安呀?

(全班齐读)

师:原来大象的不安是因为他们都这么说。那么到底他的耳朵是怎么回事,课文里都有答案,下节课再来学。

五、书写指导

师:这节课还有两个生字要

学,这两个生字也有相像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安、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撇,这两个撇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安”的撇是短一点的,“兔”的撇是长一点的。

师:对啦,我们怎么观察呢?

“安”的这一撇不能超过横的位置,“兔”的这一撇要撇出去。拿起笔,描一个,写一个。

(生自主练写)

(整理: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三小学   林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