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有趣 训练有度 方法有效

作者: 陈德兵 余映潮

一、朗读课文

师:(指板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母鸡》。

师:今天我们有三个挑战活动。首先是读好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没有谁自告奋勇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生积极举手)那我就请大家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一生朗读第1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你一开口,我的眼前就浮现出那一个个画面了。

[九位学生站起来轮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师相机正音:一撮(zuǒ)毛。]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下面,读课文的小考验来了:请大家把课文读成11个自然段。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要把课文的其中一段分成两

段来读。

师:你太聪明了!那赶紧想一想:哪一段可以分成两段?要动脑筋哦。

生:我觉得应该是第6自然段,从“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到“让它的儿女吃”为一段,后面的为一段。

师:谢谢你第一个发言。但是不正确,还要再动脑筋。

生:我觉得是第9自然段。从“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后面就分成另一段。

师:你看到没有,“辛苦”后面是一个逗号,逗号这里肯定不能分。再接着想。

生:我觉得是第1自然段。从“我一向讨厌母鸡”到“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为一段。后面的句子为一段。

师:这位同学倒是找对了地方,不过分段还不正确。对了一半也了不起!

生:我觉得第1自然段的“我一向讨厌母鸡”可单独成一段,后面的内容为一段。

师:请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分。

生:因为前面是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后面的句子解释了讨厌母鸡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可以再分成一段。

师:有道理!第一句为什么要单独成段呢?因为,这句话管的可不止第1自然段呢。

生:它管的是第1~3自然段。

师:对了!这位男生太厉害了。读课文的第二个小考验:请大家再把课文读成10个自然段。

生:那不是又合在一起了?

师:有点怀疑陈老师脑子有问题了吧?(生笑)谁懂我的意思?

生:老师,我懂。不是把刚才的第1自然段重新合回去,而是再找找看哪两段能合并。

师:聪明!想一想哪两段可以合并。

生:第9和第10自然段可以合并。

师:不对,请你继续思考。

生:我觉得是第5和第6自然段合并。

师:你的理由?

(生说不出来)

生:我觉得是第6、第7自然段合在

一起。

师:不对。

生:第7和第8自然段?

师:你们开始瞎蒙了是不是?觉得是第7和第8自然段合在一起的请举手。

(生举手)

师:你们全错啦。再仔细读读、想想,不然你们就这样被打败了!

(学生再次默读、思考。)

生:老师,是第5和第8自然

段吗?

师:为什么把这两段合在一起?有跟她想法一样的吗?(有几人举手)你们能说说理由吗?

生:感觉是这样。

师:感觉非常对!正确答案:第5和第8自然段可以合在一起。谁能说出理由?

生:我感觉第5和第8自然段

都提到了母鸡保护孩子。

师:对,它们写的是同一个内

容,都是写母鸡保护孩子。区别是一个写夜里,一个写——

生:白天。

师:哪段写的是白天?

生:第5自然段。

师:哪段写的是夜里?

生:第8自然段。

师:可不可以合到一起?

生:可以。

师:你们看,读书要动脑筋。

二、概说理由

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挑战活动:概说理由。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是有理由的。我们都知道,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

生:讨厌。

师:然后是——

生:喜爱。

师:但不仅仅是喜爱——

生:尊重。

生:敬佩。

生:欣赏。

师:是的,作者对母鸡的态度转变,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和你周围同学讨论一下:作者讨厌母鸡有哪几条理由?尊敬母鸡又有哪几条理由?

(生讨论)

师:作者讨厌母鸡有几条理由?

生:三条。

师:好,我找三位同学来汇报。

生:作者讨厌母鸡的第一个原

因是它的声音很难听,而且很吵。

师:能不能把它浓缩为四个字?

生:叫声难听。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比难听还让人觉得难听的词——可恶。(板书:叫声可恶)那第二条理由?

生:欺软怕硬。

师:大家同不同意?

生:同意。

师:好的,也是四个字。对应“叫声”,欺软怕硬这属于一种——

生:行为。

师: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生:可耻的行为。

师:(板书:行为可耻)第三条是什么?

生:居功炫耀。

生:居功自傲。

师:是的,居功自傲,爱炫耀,告诉别人:我可是功臣,我了不起

啊。这属于一种——

生:态度。

师:能不能换个更准确的?这已经不是叫声,也不是行为的问题了,这是——

生:人品的问题。

生:鸡品的问题。(全班大笑)

师:你们也太有才了!人有人

品,鸡有鸡品。居功炫耀,属于品质问题,品质——

生:品质可恶。

师:“品质可恶”和前面“叫声可恶”重复了。在老舍先生的眼中,这种行为、这种品质,他欣不欣赏?

生:不欣赏。

师:特别反感,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反感一个人到了极致,就是非常非常讨厌,一般用什么词?

生:鄙视。

师:是的,这种品质真是可——

生:可鄙。

师:(板书:品质可鄙)同学太厉害了!我们来看这三条理由,第一条叫声可恶,讨不讨厌?

生:讨厌!

师:第二条行为可耻,讨不讨厌?

生:讨厌!

师:尤其是第三条,品质可鄙,讨不讨厌?

生:讨厌!

师: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概括作者后来又变得特别尊敬母鸡的理由。

生:母鸡很有母爱。

师:它的母爱体现在哪里?

生:保护小鸡雏。

师:也就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5和第8自然段。

师:好的,尊敬母鸡的第一条理由出来了,我们可以说它护雏——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护雏勇敢。

师:是的,很勇敢,在母鸡看来,没有什么可以畏惧,因为它的眼中只有鸡雏。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总是勇敢地冲出去,这真是护雏——无畏!(板书:护雏无畏)第二条理由是——

生:舍己为人。

师:舍己为人,为谁?

生:鸡雏。

师:课文哪里写到了?

生:第6自然段,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就会给它的小鸡吃。

师:对,因为小鸡还不具备觅食的本领,母鸡只要发现一点儿吃的,全都给自己的宝宝,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作为母亲,它是多么无私啊!(板书:喂雏无私)

师:第三条理由——

生:辛苦负责。

师:辛苦负责地干什么?

生:教鸡雏各种生存的本领。

师:教自己的孩子各种生存的

本领,母鸡这是在干吗?

生:教雏。

师:把“教”换一个词。父母让你们吃饱后,就细心教你们,他们这是在育儿。那母鸡在干什么?

生:育雏。

师:是的,育雏怎么样呢?聪明的同学,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护雏无畏”“喂雏无私”快想想,“育雏”怎么形容?

生:无休。

师:还有没有更好的说法?你们再想想:母鸡无休无眠,再累它也不后悔,这叫什么?

生:无悔。

师:有一个四字词——无怨无悔,说的就是妈妈们。你们看,作者笔下的鸡妈妈,为了养育自己的雏鸡,有没有怨言?

生:没有。

师:母鸡从不抱怨,我们就用育雏无怨来概括。(板书:育雏无怨)

师:作者尊敬母鸡的三条理由,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第一条——

生:护雏无畏。

师:勇敢无畏地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母鸡值不值得尊敬?

生:值得。

师:第二条——

生:喂雏无私。

师:为了把孩子养大,几乎把所有能吃的全部给了孩子,这样的母鸡值不值得尊敬?

生:值得。

师:第三条理由——

生:育雏无怨。

师:为了教孩子长大,无怨无悔,这就是文中的母鸡。同学们,我们合作读课文。先读读作者讨厌它的理由,再读读尊敬它的理由。请同学们接着我的话往下读——

师:(朗读)我一向讨厌母鸡。

生:(朗读)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师:这是第一条理由——

生:叫声可恶。

师:(朗读)我一向讨厌母鸡。

生:(朗读)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咬下一撮儿毛来。

师:这是第二条理由——

生:行为可耻。

师:(朗读)我一向讨厌母鸡。

生:(朗读)到下蛋的时候……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师:这是第三条理由——

生:品质可鄙。

师:我现在找三个人,跟我一起合作读读尊敬母鸡的理由。

师:(朗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生:(朗读)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师:这是作者尊敬母鸡的第一条理由。

生:护雏无畏。

师:(朗读)我不敢再讨厌母

鸡了。

生:(朗读)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师:这是作者尊敬母鸡的第二条理由。

生:喂雏无私。

师:(朗读)我不敢再讨厌母

鸡了。

生:(朗读)它教鸡雏们啄食……它一声也不哼。

师:这是作者尊敬母鸡的第三条理由。

生:育雏无怨。

师:这样的母鸡,其实就是一位母亲,所以老舍先生这样称赞它——(出示第9自然段,生齐读。)

师:你们觉得老舍先生这个时候仅仅只是在歌颂那只母鸡吗?

生:我觉得他不只是歌颂母鸡,他还在歌颂母亲与母爱。

师:对,他歌颂自己的母亲,也歌颂天下所有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是不是这样的?

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