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页、耳、歹、尸”系统的字

作者: 郑宇祥

教学目标:

1.学习“页、耳、歹、尸”四个系统的“颅、颊、颧、颇、硕、聋、职、耻、殃、毙、葬、屈、屑、屡、辟”15个字,并探究与梳理这些汉字构形系统的规律和原理。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整理汉字构字组词的系统规

律,深刻感受汉字的构形智慧和文化内涵,高效识字与

写字。

3.指导书写“茸、职、颇、额、硕、颊”6个字,理解左右结构的字形、笔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同学们,人体有不同的部位名称,产生了相应的很多汉字。今天,我们来学习和掌握跟人体有关的一些字。我们从“头”开始。

一、头头是道,学习“页”系统的字

头是人体很重要的部位,与头有关的字除了“头”“首”,还有一个字是 ——(生:页。)我们学过,现在做个详细解析。(出示:)这是甲骨文“页”,像一个头很大的跪坐的人。楷书繁体写成“頁”,更加突出了大头:从上往下,长横是头皮、短竖是额头,再下是“目”,巨大的眼睛代表整个脸部;最下部的短撇和长点是身体和脚,把身体写得很小是为了突出大头。简化为“页”。本义指人肩膀以上的头部,后来被假借表示书页的“页”,但作偏旁在构字中仍然表示人肩上的头部,如“颈、项”就分别表示人的前后脖子。现在我们运用这个知识学习下面的字。

1.解析“颅、颊、颧”

(出示注音的“颅、颊、颧”)先把这三个字读两遍。(生读)哪位同学能试着解析这三个字? (生试析后师总结)

(1)通过音符晓读音。

读读三个字的左偏旁,发现了什么?(生:“卢、夹”跟“颅、颊”的读音相同,是音符。“颧”的左偏旁不知道。)“颧”的左旁读“雚”(ɡuàn),指像鹤的大水鸟,在“鹳、灌、罐”等形声字中作音符,要注意的是,在“颧”字中是以韵母“uɑn”作音符,请把“雚”和“颧”读一读,听听它们的韵母是不是相同。(生读)可不要把“颧骨”读成“ɡuàn骨”哦。(生笑)认真分析汉字的音符可以理解汉字的形、音关系,有效识记生字。

(2)重视意符明字义。

识字要读准字音,更要明白字义。这三个字都有——页字边,三个字分别指头部的什么地方?(生说,师总结。)我们根据汉字学知识来理解。颅,是头盖骨,(出示头盖骨图片)如“头颅、颅腔、颅骨”。颊,是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也叫“面颊”。颧,位于眼的外下方、颜面部隆起的部分。用手摸一摸,这就是颧骨。

“页”在这三个字里都表示头部,所以是形

旁,更科学的叫法是“意符”。掌握部首的意思很重要,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很多字的形、义关系,系统地学好字。

2.解析“硕、颇”

(出示注音的“硕、颇”)这两个字也是形声字,请大家读两遍。(生读)谁能快速找出它们的音符和意符?(生:它们的音符分别是“石、皮”,意符都是“页”,说明这两个字的意思都跟头有关。)

(1) 用声母提示读音的形声字。

“硕、颇”是用“石、皮”的声母“sh、p”提示读音,这也是形声字的一种。请把这两个字再读两遍,体会这类形声字。

(2)根据汉字学知识掌握字义。

我们知道,“页”在构字中表示头部,但这是笼统的大概念。这两个字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要根据汉字学知识来掌握。

硕,谁知道“硕果”的意思?(生答)“硕”的本义是头大,引申为大,如“硕果、硕鼠、丰硕”都表示大。

颇,本义是头偏。引申泛指偏、倾斜、不平正,如“偏颇”。作副词表示略微、稍,如“颇识几字”“颇有用”。

3.理解和应用

(出示头部图片和页部的“额、领、题、颅、颊、颧、项、颈”8个字)读一读,选择汉字拖动到头的相应部位。

二、侧耳倾听,学好“耳”系统的字

耳是人头部的重要器官之一,今天学习“耳”系统的三个字,感受汉字文化的趣味。

1.解析“聋、职、耻”

(出示注音的“聋、职、耻”)请同学们读两遍。(生读)哪位同学能解析这三个字?(生试析,师总结。)同学们对“聋”解析得不错,但不全面。我们首先应该说明它们都是形声字,这样就容易解析了。

聋,听觉灵敏称为“聪”,表示耳朵失聪是哪个字呢?是“聋”字,所以,用“耳”作意符,“龙”作音符。谁来组词?(耳聋)

职,许多同学知道这是“职业、职务”的

“职”,但有同学质疑:“职”字与耳朵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来解析:职,本义是识记。识记东西要求耳朵听好,于是造字就从耳、只音。由于要求耳朵做好听的工作,引申为掌管、主管,进而引申为职务、职业。

耻,从耳,止音。这个字与耳朵有什么关系呢?本义是羞辱,是因为听到了侮辱的话,如“羞耻”“奇耻大辱”。

2.小结

有“耳”的字挺多,比如学过“耸、茸”,到了五六年级还要学“聒、耽”等字,努力学好汉字的分析方法,就容易掌握难度大的字。

三、说好说歹,学习“歹、死”系统的字

人体中最坚硬的东西是什么?(生:骨骼。)对,这是支撑人体的重要器官。不过,现在我们学的不是“骨”字,而是“歹”系统的字:歹、殃、毙、葬。有同学问了:“歹”与“骨”有什么关系呢?听老师讲析。

1.解析“歹、殃”

(出示注音的“歹、殃”)请读两遍。

歹,(出示:)甲骨文“歹”是象形字,像有裂缝的残骨。因残骨象征着灾难和死亡,引申为恶,与“好”相对,如“不知好歹”“为非作歹”。成语“好说歹说”指为了劝说他人,好话、坏话都说尽了。

殃,从歹,指剔肉后残剩的骨头;央声。本义指祸害、灾难,如“遭殃”“殃及池鱼”“祸国殃民”。

2.再学“死”,析“毙、葬”

(出示注音的“毙、葬”)请读两遍。(生读)观察两个字,共同的偏旁是什么?(死)

同学们学过“死”字,可是知道为什么“死”归在“歹”部呢?(生不知)

死,(出示:)甲骨文是会意字,从歺(歹)从亻(人),是一人对着残骨垂首悼念的情形,表示人死了。古隶书“”把“歹”的横写长,“亻”写成“匕”。理解了“死”的形、音、义,就容易理解“毙、葬”二字了。

毙,形声字,从死,比声。本义是仆倒,倒下去,如“多行不义必自毙”。(“毙”在这里指倒下,不是死亡。)引申为死,如“牲畜倒毙”。进而引申指枪杀,如“枪毙”。

葬,会意字,从死从茻(mǎnɡ,四株草表示很多草),表示人死后用草覆盖埋葬(后来用棺木埋入土中、进而火葬),如“埋葬”“安葬”。

四、举一反三,解析“尸”系统的字

人死后的身体称为——尸体。(出示注音的“尸”)为什么这么写呢?

1.解析“尸”

(出示:)这个甲骨文像什么?(生:像一个屈膝侧坐的人。)他在做什么?(生猜)上古时期,人们祭祀祖先时,常安排一个活人侧坐着代表祖先受祭,这就是“尸”。祭祀结束后,他也会分享祭品,成语“尸位素餐”就是指有人像“尸”一样占着位置不做事却白白地吃饭。小篆写成“”,隶书写成“”,把人的头部和腿脚连成一线了。本义指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由于此人在祭祀活动中不能动,像个死人,引申指尸体,如“尸横遍野”。不过,它在构字中作意符仍是“活人”,如“尿、屎、屁、尾”等字中的“尸”都是活人的意思。

2.解析“屈、屑、辟、屡”

屈,(出示:)金文“屈”是形声字,从尾(人在臀部接了一条尾巴状的饰物),出声。古隶书省简了“毛”为“屈”,本义是短尾。动物尾一般是弯曲的,因此引申为弯曲,使弯曲,如“屈指”“屈膝”。又引申指屈服,如“宁死不屈”。进而引申为委屈、冤屈。

屑,形声字,从尸(人),肖声。本义指人的多动不安的细小动作。现在的常用义是细碎,如“纸屑”“木屑”。引申指虽小但值得做,如“不屑一顾”。

辟,多音字。读“bì”,会意字,从尸(指受审者)从口从辛(刑刀,代表执法者),合起来表示执法者对受审者口述判决。本义是法律、法度。因古时法律由君王掌控,又引申为君主,如“复辟”。读“pì”,繁体“闢”简化为“辟”。本义是打开门,引申指打开,如“开辟”。打

开门后屋里就一目了然,又引申指驳斥,如“辟谣”。

屡,本是形声字,从尸、娄声,现在“娄”不能表音了成为记号,“屡”成为半意符半记号字。尸作意符的原因至今不明。本义是多次,如“屡次”。

五、复习巩固

学而时习之。(出示今天所学字)这节课,我们学了四个系统的15个字,现在按分类复习它们的形、音、义。

页:颅、颊、颧、颇、硕     耳:聋、职、耻

歹:殃、毙、葬                 尸:屈、屑、辟、屡

六、指导书写“茸、职、颇、额、硕、颊”

1.指导“颇、额、硕、颊”

(1)“页”的短竖。

请观察“页”的第二笔是撇还是竖?(生答)印刷体是竖,但是楷书写成微撇形,为什么呢?因为依据楷书前后笔衔接照应的原理,写了短竖后,要顺写下面左下的竖,于是这短竖就稍微向左下方“撇”了一点儿。

(2)“页”的末笔。

“页”的倒数第二笔是撇,按理说,对称的下一笔应该是捺,却为何写成了长点?(生研究)因为,“页”的下部空间低而小了,捺难以写得舒展,于是就写成了点,这样使整个字显得清晰明了而不拥挤。“贝”的最后一笔写成点也是同样的道理。

2.指导“茸、职”

(1)偏旁“耳”的笔画变化。

这两个字的“耳”旁在字中的位置不同,笔画有什么不同?(生:“耳”在上下结构里除了写得扁一些,笔画没有变化。在“职”里作左偏旁时,“耳”下部长横写短写成了提。)

(2)体会“耳”作左偏旁的书写奥妙。

左偏旁的“耳”下部长横为什么要写短、写成提呢?(生答,师总结。)写短是为了靠近右旁“只”,使左右结构的“职”紧凑。写成提是为了顺势写右偏旁的第一笔,这样笔程短而前后笔衔接,达到快而顺的楷书原理。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