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神话永流传 写读互促重落实

作者: 张晓洁 李萌

经典神话永流传 写读互促重落实0

第1~2课时

一、明确单元主题,发布学习任务

1.用课本导读页插图引入本单元内容——神话,指导学生了解单元主题,了解插图内容。(出示)

中国的龙、人首蛇身的伏羲、印度猴王哈奴曼、人身鹰头的埃及守护神荷鲁斯、特洛伊战士和希腊战士,这些鲜明而有代表性的人物都是各国神话故事中的代表。

2.教师发布单元学习任务: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经典神话永流传”的系列展示活动。(出示)

学生活动:根据合作内容组建小组,组织分工,分配任务。(出示)

小组合作要求:

(1)按照自由组队的原则组合成“经典神话永流传”小分队,每个小队 5~6人。

(2)跟随单元学习进度,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3)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展示,并评选出各项最佳小队,授予 “最佳神话采风小队”“最佳神话记录者小队”“最佳神话小画师”“最佳神话传讲人”“最佳神话创编者”等。

二、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1.学生阅读“交流平台”,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师总结并板书:充满神奇想象,人物个性鲜明,表达对世界的认知。

2.学生活动:

(1)自主选择一篇课文,进行阅读,勾画其中描写神奇的地方,并在学习任务单1中摘抄一句,简要说明感受到的神话故事的神奇。

(2)阅读之后与同桌交流在课文中感受到的神奇的情节,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教师重点指导阅读

“词句段运用”部分的关键句,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学习任务单1示例:

三、自主识字写字,扫清字词障碍

1.识写本单元生字词。

学生活动:

(1)迁移方法识记本单元识字表内生字,同桌互查。

教师巡视并提示易读错的字:劈、浊、溺、恕、塌。多音字:少、脏。

(2)自行描摹本单元写字表内生字,并在田字格本上完成会写的生字书写与组词。

教师巡视并提示易写错的字:翻、竭、衔、佩、既、愤。

(3)自主识记本单元词语表内词语,完成听写。

2.学习“识字加油站”花卉类的词语。

学生活动:

(1)利用扩词法和看图识物的方法自主识记词语。

(2)同桌互相考查掌握情况。

第3课时

一、借助学习方法,学习小古文

1.教师引导学习《精卫填海》,疏通文义。(出示)

运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精卫填海》;自主学习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

(1)按要求自主学习《精卫填海》,读通课文内容,借助注释知晓课文大意。

(2)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其中神奇的情节和场景,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出示)

将文言文中的故事讲具体可以这样做:用上注释中的内容,再补充自己的想象。

学生活动:

(1)展开想象,在小组内交流神奇的情节和场景。

(2)先自主练习讲故事,再全班交流,借助评价表(见表1)点评。

预设:

炎帝是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他有一个小女儿叫女娃。女娃有一次到东海游玩,结果不小心溺亡在了东海。女娃心有不甘,变成了精卫鸟。精卫鸟长得像乌鸦,她头上有花纹,长着白色的嘴,红色的脚,煞是好看。精卫鸟因为对东海不满,于是每天飞到西山上衔树枝、石块,扔到东海中,她想:我一定要把东海填平,为自己报仇。

3.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动词熟读、背诵课文。

学生活动:再读课文,借助动词尝试背诵,同桌互相考查。

二、迁移阅读方法,学习古诗《嫦娥》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方法,迁移学习方法自主阅读《嫦娥》。

学生活动:

(1)自主朗读古诗,并交流古诗中蕴含的关于嫦娥的神话故事。(出示)

《嫦娥》的诗意:精致华贵的屏风上投下深深的烛影,天上银河渐渐淡去,星辰逐渐低垂。这样的月光让人不禁想到:嫦娥一定很后悔当初偷吃了能够不死的灵药,导致现在只能在月宫独居,孤独面对碧海青天。

(2)朗读、背诵古诗。

2.对比阅读材料,了解不同版本的“嫦娥”,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的神奇。

学生活动:通过对比阅读,说说不同版本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形象的异同。

不同版本的嫦娥故事阅读材料:

版本一:

后羿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长生不老的仙药,可是后羿的弟子逄蒙潜入后羿家里想要偷走仙药。情急之下,后羿的妻子嫦娥吞下了仙药,飞上了天空,朝着月亮飞去……此后,八月十五就成为人们祈求团圆的中秋佳节。

版本二:

嫦娥知道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了不死之药,就生了服药成仙之心。有一天,她趁着后羿不注意,偷吃了不死药,然后就飞到月宫。

版本三:

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羿想长生不老,他于是从王母娘娘那里拿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宫中的神女。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总结概括嫦娥形象在不同版本故事中的特点。

教师总结:神话故事因为流传时间久远,故事内容版本众多,对比阅读将会体会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教师指导“我是神话采风人”项目的准备。(出示)

任务建议:

(1)根据“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搜集并阅读至少5篇课外神话故事,感受不同类型、不同国度的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2)选择最神奇的一个神话故事录制音频,制作二维码,配置在小组作品集中供大家听。

(3)给喜欢的神话故事绘制插图或人物图。

学生活动:

(1)组成学习小组,选出组长,领取任务卡。

(2)各小组根据任务建议,分工合作收集材料、设计作品集。

第4~5课时

一、借助思维导图,理清神话脉络

1.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三篇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借助学习任务单2中的思维导图展开小组交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1)默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单。

(2)选择一篇喜欢的课文,交流主要内容。

学习任务单2示例:

教师总结: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说的过程中,注意重要情节不能遗漏,各个部分之间用恰当的连接词连接,让主要内容更加流畅通顺。

2.小组内练习讲主要内容,借助评价表(见表2)选出组内最佳“神话故事记录者”。

二、品读情节,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故事情节,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出示)

默读课文,勾画你觉得神奇的语句,并将最神奇的地方加点标记,并想象一下文中描绘的神奇的场景。

学生活动:

(1)默读课文,自主阅读并勾画神奇之处。

(2)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想象的场景。

预设:

(3)朗读课文中神奇的情节与语句,再说说想象到的内容。

三、片段描写,补白神话故事的神奇情节

1.教师指导学生想象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尝试补白。

在课文中,我们读到了神奇的情节,但是有一些情节却没有进行描写,给我们以巨大的想象空间。请你根据表格的提示,展开想象,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情节,尝试补白,争当“神话故事创编者”。(出示)

学生活动:默读课文后展开想象,选择一个情节进行补白。

2.教师组织学生对补白的情节进行交流、评价、修改。

学生活动:

(1)在活动小组内交流自己补白的情节,推选组内最好的一个片段。

(2)各小组推选出的“神话故事创编者”进行展示,根据评价单(见表3)开展评价。

预设:

《女娲补天》中女娲是怎么拣来五彩石把天上的大窟窿补好的?

女娲来到最东边的高山,从最高的一座山峰上捡来赤色的石头;她来到南海潜入深海捞起了青色的海底石;她飞跃蓝天来到西边沙漠,在黄沙中获得了黄色彩石;她跨越沙漠来到北疆,在漫天大雪中拾取了白色水晶石;最难找的是位于中部的黑墨石。女娲升到了空中,俯瞰着大地上错综复杂的峡谷,不知从何处寻找。突然,最深的一道峡谷中,隐隐绽放出金色光芒,仿佛是在提示她。女娲迅速循着光的方向飞往峡谷,最终她在峡谷最深处找到了黑墨石。

五彩石收集成功,女娲在她创造人类的山谷中点燃了神火,将五彩石投入神火熔炼, 随着神火的熊熊燃烧,七七四十九天后,五彩石终于变成了五彩石浆。女娲使用神力带着石浆来到了天空,那巨大的窟窿中风暴无比强烈,石浆黏稠,补到窟窿上一下就掉了下来。女娲没有放弃,一想到地上的人们还在受苦受难,她几乎被风暴卷走也没有一丝退缩。她将黏稠的石浆一点一点地粘在窟窿边缘,一次又一次……随着窟窿越来越小,风暴也越来越小,最后一点石浆用完,天空终于被完全补好。

此时的女娲也已经精疲力竭,但是看着天空因为五彩石浆而绽放出五彩云霞,女娲欣慰地笑了。

教师总结:神话故事的魅力在于其奇特、大胆的想象,因此,在补白故事的过程中结合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跳出固有的现实生活局限,想象奇特才更能吸引故事读者。

第6~7课时

一、品读感悟,感受神话人物的伟大

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神话人物的形象特点。

(1)在《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中,四个神话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勾画出能体现他们特点的语句。

(2)《普罗米修斯》中哪个情节触动了你?为什么?

学生活动:

(1)自主阅读文本,进行勾画,填写学习任务单3。

学习任务单3:

(2)小组交流,分享勾画的语句,并说说神话人物的特点。

预设:

精卫——坚持不懈、坚韧执着、敢于抗争。

女娲——勇敢顽强、心地善良、甘于奉献。

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顽强不屈、不惜牺牲。

(3)全班交流《普罗米修斯》故事中触动人心的情节。

预设:

最打动我的是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情节。他不能动弹,不能睡觉,还要被鹫鹰啄食肝脏,承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能有火种,付出了很多,承受了很多。

教师总结:为了凸显神话人物的特点,四篇故事都记叙了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并且对故事的细节进行了细致描写,让读者能想象到故事情节,也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质。

二、学习成语,拓展了解其他神话人物

1.教师指导学生自读“阅读链接”“快乐读书吧”部分的选文。

学生活动:

(1)回顾神话故事的阅读方法:弄清线索—概括大意—梳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