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三上)课文欣赏与教学创意

作者: 余映潮

【教学警语】

语文教师的教学之美,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美美地朗读、美美地记背、美美地品析、美美地微写、美美地思索。

【课文美读】

《大自然的声音》美感浓郁。全文章法清朗、结构简明,总分层次,一目了然。全文的总说句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第2、3、4自然段的中心句分别为:“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于是全文的内容提纲就明晰地呈现出来。

第2自然段的表达之美是:有段落的中心句,有围绕中心句有序展开的描写,有描写的着眼点“森林”。段落中有概括性的描述内容,也有生动的细节性描写;有大致对称的句式,还有雅致的比拟手法。

第3自然段的表达之美是:在全段中心句的统领下,从两个层次展开描写。第一层写雨滴的声音,关键词是“敲敲打打”;第二层写小雨滴汇聚起来的水的声音,关键词是“唱着歌”。段落中四字短语丰富,句式齐整,比拟手法生动。

第4自然段的表达之美是:变化了行文的节奏,略写全段内容。段落的中心句点示了“动物”,与“风”“水”形成呼应;运用排比句式对动物的声音展开描写;段落的最后一句既收束本段的内容,又给全文点了题。

文中有丰富的美句,更有丰美的字、词、短语:

美妙  演奏  温柔  雄伟  乐曲

汇聚  轻快  合奏  虫鸣

微风拂过 呢喃细语  敲敲打打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小溪淙淙

河流潺潺 大海哗哗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叽叽喳喳  唧哩哩唧哩哩

雄伟的乐曲  热闹的音乐会  轻快的山中小曲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全文写景抒情,语中含情,教学资源丰盈。

【新颖创意】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我们的教学创意是:利用两个课时美文美教,积累丰厚。

本课的教学要点主要是:

(1)理清课文脉络,提取课文提纲;

(2)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

(4)小练笔,描写一种美妙的声音。

课时一:重在朗读训练、字词训练、文意把握训练。简洁生动导入,赞美大自然的美好

活动一:课文听读,体会美感

学生听读课文三遍,听读的细节是:男声录音朗读,女声录音朗读,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小声跟读,进入课文美好的情景描写。

活动二:美词积累,生字书写

组织认字、识词、写字的集体训练活动,特别关注音乐词汇的积累,如:音乐会、音乐家、歌手、歌唱、歌曲、音乐、乐曲、手风琴、打击乐器、小曲、大合唱等。

活动三:朗读训练,文意把握

第一遍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遍读出篇、段的中心句;第三遍自由选读、体味文中一处精彩的描写片段。顺势圈画出文、段的中心句,观察课文脉络,感受课文的结构提纲;教师点示这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课时二:重在语言学用、句段读背、微文写作训练

活动一 :美句品味,微文背诵

教师出示话题:我喜欢这个描写句,因为                             

学生静读、思考、自由发言;师生对话。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美句集锦”活动,并当堂背诵文中句段: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活动二:小小练笔,语言学用

教师出示任务:从课文中学语言,根据如下要求进行微写:

你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几个句子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笔写句,交流发言。教师评说并顺势出示: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课文教学在学生的朗读声中收束。

责任编辑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