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向世界借一点想象力 每次给孩子们做写作分享的时候,通常都有一个提问环节。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对我提出各种问题:你是怎么写出这个故事的?你最喜欢写哪种动物的故事?你家有猫吗?有几只猫?你最喜欢哪只猫?……旋即又
前沿 | 新质阅读力:发展生态阅读语文素养的核心竞争力 摘    要: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质阅读力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应对信息爆炸时代的必备能力,更是发展生态阅读语文素养的核心竞争力。文章拟深入探讨新质阅读力的内涵,突出培育新质阅读力(
前沿 | 上得好玩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把语文课上得好玩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是我的导师杨九俊先生给予我的教导。我常常琢磨先生的话,为什么上得好玩是教学最高的境界呢?儿童的本质是游戏,是趣味,是成长。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充满着游戏味,充满着
教学 | 树立美好信念,厚植语文根基 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猜字、看拼音、借助图画等方式自主识字 学习在语境中随文识字,发现汉字“有、又、做”中的“手”,积累和梳理相关和手有关的汉字。学习正确书写和使用汉字“和”“又”。2.学习用普通话正
教学 | 《夏日绝句》(四上)教学及评析 导入师:(播放古战场视频)中华大地自古以来,有太多英雄志士驰骋沙场、保家卫国,人们用文字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写成千古赞歌。唐朝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发出感慨——生:(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师
教学 | 《大自然的声音》(三上)课文欣赏与教学创意 【教学警语】语文教师的教学之美,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美美地朗读、美美地记背、美美地品析、美美地微写、美美地思索。【课文美读】《大自然的声音》美感浓郁。全文章法清朗、结构简明,总分层次,一目了然。全文
教学 | 细化习作目标,促进生动表达 一、目标先行,规则前置1.清楚学习目标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请大家读题目。生:我有一个想法。师:让我们一起看清本单元学习目标。(出示)生:(齐)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2.明确行动指令师
教学 | 《伯牙鼓琴》(六上)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能说出文言文的大意 通过品析词句,深入领悟知音的深刻内涵。2.通过反复朗读和故事讲述,体会知音之间的心心相印和浓浓情谊,并能背会《伯牙鼓琴》。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简
教学 |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视域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教学目标:1.明确口语交际“星级”评价标准:让别人听清楚★、有礼貌★、会倾听★、乐表达★。2.学会根据具体情境,选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3.懂得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课时安排:
教学 | “我的心儿怦怦跳”(四上)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选一件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事,把事情经过讲清楚。2.能聚焦心跳时刻,抓住具体事例,从“内心感受”和“身体反应”等多个角度,借助教材提供的词语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教学过程:一、神秘
教学 | 巧用课程资源,创设交际语境 教学目标:1.能够围绕有关书法的话题展开交流,分点说明,有条理地表达。2.能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3.通过互动交际,增长书法知识,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交际任务,入
教学 |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用符合角色特点的语气表演课文。2.会认17个二类生字,会写8个一类生字。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会读,流利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注
教学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认识“筝、鼠”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8个生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2.继续学习默读,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3.感受友谊带来的
教学 |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帮、助、抽、续”等14个生字,会写“得、秧、苗、汗”等8个生字,会写“田野、风车”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讲故事。3.能理解“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
教学 |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狼、猩、蛇、鹤、鸽、羚、蚯、蚓”等12个生字、“猩猩”等10个词语。2.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多种分类方法。3.发现四字成语的特点,结合具体语境自主发挥,尝试结合成语说一句话
教学 | 技术赋能,趣探儿歌语言奥秘 教学目标:1.比一比,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比、尾”等生字,会写“长、比”。2.读一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好问句的语气,会仿说第1、2小节。3.辨一辨,通过观察图片,对话智能体,主动了解小动物尾
教学 | 比学力:情境中识字读文 教学目标: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撇刀头、八字头3个偏旁,会写“长、比、巴、公”4个生字,掌握“竖提”笔画书写美观的要领。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好问句,会背诵课文,感受小动物比尾
教学 | 守正创新的低段阅读教学要义 《比尾巴》是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它通过三问三答的儿歌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文章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深受师生喜爱。在2024年9月开始使用的教科书中,本课调到了第八单元,与《
教研 | 可以不拘形式,还要因体施教吗 一马、鹿、牛、驴的胚胎孕育、成长后,分别属于各自的物种。麋鹿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巴像驴,俗称“四不像”,培育“四不像”的胚胎能够获得马、鹿、牛或驴吗?其答案与道理不言而喻。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教研 | 表现性评价的理解与设计 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是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而表现性评价是最适合素养评价的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因没有统一的纸笔考试,更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语言运用的综
教研 | 破而后立:“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困境突围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以来,旨在通过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然而,教
教研 | 借用习作单,促进学生自主习作 习作单是指在习作过程中,教师根据习作目标,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提供给学生使用,引导学生个性化自主习作的导学材料。它既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的辅助工具,也是学生习作的支架。其内容包括习作前的题材准备、习作时的
教研 | 变换顺序换角色,故事曲折人物活 《司马光》是小学教材的第一篇文言文。全文仅用30个字,生动地刻画了司马光破瓮救人的故事。文本短小精悍,但每一个分句都有丰富的画面感,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借助“孩子”这一天生的支架,便可拉近
教研 | 基于素养立意的命题探索 根据历版课标引领,我国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经历了以测试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为主的“知识立意”阶段和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为主的“能力立意”阶段,进入21世纪,又开始转向“素养立意”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语文课
教研 | “嬉游式”寓教于乐“多文体”温故知新 三年级第一学期是小学习作的起步阶段,从平时的单元习作指导,到期末的习作复习巩固,教师都要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分享欲。然而,到了期末复习期间,留给习作复习的时间和空间往往比较有限。一方面,习作复习耗时长
教研 | “主体在场”的小学语文学业测试命题革新 考试一方面是对学生素养水平的评定,另一方面是为改进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帮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学业评价中的两个重要主体。那么,在2022年版课标理念引导下,小学语文学业测试命题革新,应如何站
教研 | 让知识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 教学目标:1.能结合语境,正确书写“悬崖、棋盘”等7个易错词。2.能运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整理课文思维导图,重温革命历程。3.能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说出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领悟革
教研 | “整本书阅读”学业质量测评试题命制举隅 “教—学—评”一体化是2022年版课标的核心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测评基本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进行,即组织读书会进行交流。形式上,看似一问一答很热闹,实则是有着“虚”的特点。学生有没有读过
集萃 | 如光 2024年2月茶室搬迁,邀我做一期分享,第一时间就联想到茶室安静的灰色墙上斜斜的、窗棂式的一束光,那是主理人请设计者人为造出来的,第一次光顾,就被这束光感动。是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条件有限,也可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