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作者: 季欣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狼、猩、蛇、鹤、鸽、羚、蚯、蚓”等12个生字、“猩猩”等10个词语。

2.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多种分类方法。

3.发现四字成语的特点,结合具体语境自主发挥,尝试结合成语说一句话。发现动物们的特点,有助于了解成语的含义及比喻修辞。

4.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

5.正确书写“领、群、船、朗”4个生字,学习观察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特点,减少修改次数,提高书写准确度和页面的整洁度。

6.理解故事含义,体会故事主旨,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会读

1.看图猜字。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动物朋友,请大家看课件上的提示,猜一猜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出示动物图片及拼音提示)

(1)指名提问。学生一一答出动物名字:

狼   猩猩   蛇   白鹤   鸽子

羚羊   蚯蚓   螃蟹   虾   蚕

(2)指名回答:你是如何认识这些动物名字的?

2.分享方法。

同桌之间互认生字,也可以分享一下你认识生字的方法(借助图片和拼音)。会认了就把词语读给同桌听,发现同桌朗读不正确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3.认读字词。

(1)教师带读。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个词读两遍。

(2)指名朗读。

谁能来试一试,自己把词语读下来。

(3)同学带读。

请你来带着大家一起读,你读一遍,其他同学读一遍。

(4)认读生字。

把生字单独拿出来,看看大家还认不认识。

(5)全班齐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这些生字和词语。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拼音等资源提示,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动物名字。通过同桌互认,指名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二、我会分

1.动物分类。

(1)现在请同学们试着将图上的10种动物进行分类,看看一共能有几种分法。以小组为单位讨论,3分钟后派代表汇报答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运动方式、生

活环境、脚的数量、字的偏旁。)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符合这种分类方式呢?

2.认读成语。

(1)教师出示“日积月累”的9个成语,请学生认读。

(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圈画出成语中的动物。

(3)同桌之间自由读,可以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对词语进行分类、形近字辨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动物们的构字方式、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提炼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我会说

1.思考特点。

(1)小组交流。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这三列成语的特点,指名汇报。

(2)归纳特点。(出示)

第一列:并列结构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动物名称。

第二列:都有“之”字,是偏正结构的成语。

第三列:都有“如”字,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2.成语讲解。

(1)学生自讲。

谁能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些成语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2)教师补充,讲解成语意思及可能出现的语境。(出示)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鸡鸣狗吠:鸡狗叫声都能听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儿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漏网之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敌人等。

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如虎添翼:像老虎长上了翅膀,形容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如鱼得水:形容遇到的人跟自己很投合或所处的环境对自己很适合。

3.我会说。

谁能来用本课学习的成语来说一句话?(指名回答)

师生评议,师相机指导。

4.全班齐读。

师总结:今天学习了很多动物

的名字还有与它们有关的成语,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多搜集像这样的成语,希望以后同学们可以在适当的场合中加

以准确运用。下课。

(设计意图:语文园地八中的成语都与动物相关,所以在动物分类后讲解成语,符合思维惯性,也有助于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通过寻找成语的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中偏正结构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锻炼了学生观察文字、寻找文字规律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

1.反复练习朗读今天所学生字和成语,直到去掉拼音也能熟练朗读。

2.任选课上所学的两个成语,各说一句完整的话。

第二课时

一、积累词语

1.巩固知识。

(1)上节课我们同桌之间交流

过认字识字的方法,今天这堂课一起来猜猜“字词句运用”中的拟声词读什么。

(2)认真观察,分小组讨论汇报。

借助形声字特点,猜读拟声词,教师正音。

(3)同学们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举例说明。

2.选择拟声词。

根据语境,请你选择正确的拟声词填一填。(出示)

这里还有几句话,看看还能怎么填呢?教师给出示例,学生自主练习。

窗外响起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

哗啦哗啦,雨不停地下着。            ,房间的门开了。

妈妈挂掉了电话,听筒响起              的声音。

(设计意图:利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来认一认拟声词,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记忆。)

二、学会称赞

1.默读故事。

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默读全文。

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板书:称赞、小刺猬、小獾)

2.复述故事。

用自己的话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3.寻找收获。

(1)找出小刺猬和小獾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

(2)找句子,说一说句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称赞,并用称赞的语气读出来。

(3)你认为他们两个分别收获了什么?结合文本说一说。

示例:我认为(   )收获了(   ),因为                               

师小结:刺猬和小獾通过称赞他人不仅收获了椅子和苹果,还收获了一段非常美好的友谊。正所谓:称赞,像黄金钻石一样,珍贵且富有价值。

4.学会称赞。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被人称赞过,谈谈你的经历?

(2)你想称赞身边的谁?学生讨论后汇报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童话故事,培养阅读兴趣。通过小刺猬和小獾之间的故事使学生理解称赞带来的快乐。此环节最后让学生谈谈启示更是引导学生用正面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这对于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三、练习书写

1.引导分析“书写提示”中的生字。

这几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2.教师示范。

(1)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领:左部不要写宽,捺画变成点画,稍靠上;右部字形瘦长,起笔与左部位置相同,点画凝重厚实,支撑住整个字形。

群:注意左右部分等距,左部起笔稍靠上,笔画间距相等;右部三横间距相等,竖画挺立,整体修长。

船:左部点画角度相同,保证整个字的协调性,“舟”中间的横画右边不出头;右部上下宽度基本一致,竖画微微向内收,竖弯不带钩,“口”字上宽下窄。

朗:整体结构左高右低,右部要注意横折钩的写法,横折钩的钩部要向左上方斜出,不要写得太直或太短。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书写。

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描红一遍,临写两遍。教师检查学生书写情况,及时指导和纠正。

(设计意图: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需要保持左右两部分的平衡。因此,在书写过程中应避免匆忙下笔,而是要认真看好笔画的位置。指导时要抓住关键笔画和笔画的变式,要求字形整体协调。)

四、作业布置

1.找找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拟声词。

2.用自己的话把《称赞》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