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娃娃》教学设计
作者: 张小燕
教学目标:
1.认识“帮、助、抽、续”等14个生字,会写“得、秧、苗、汗”等8个生字,会写“田野、风车”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讲故事。
3.能理解“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拓展积累“寒风、凉风、暖风”等词语,说出生活中的风还能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趣导入
1.“风的魔力”游戏体验:每个小组分配道具,如羽毛、风车、气球、风铃。学生用手中的道具,观察风的作用,体验风的魔力。指名谈感受。
2.激趣揭题:同学们,刚刚我们体验了一回“风”带来的作用和效果。今天,我们将跟随一位可爱又淘气的风娃娃踏上一场探险之旅,寻找并体验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无处不在,拥有神奇力量的自然元素。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风的魅力,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同时巧妙引出课文主题,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铺垫,为学习营造积极氛围。)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2.课件出示认读的生字,请小老师领读。
3.“识字大王”评选活动: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猜的呀?(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交流)
大家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赶紧查查字典,核实一下。
教师小结:遇到生字,我们可以大胆地去猜:猜生字的读音,猜生字的意思。我们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生字的字形,如果是形声字就比较好办;二是上下文的意思。猜得对不对我们可以暂时不去管它,等我们读完整篇文章后,再去查字典核实,把正确的字音标注在生字上面。即便猜错了,也没关系,我们又多了一些经验。
4.开火车认读生字。教师及时纠正字音。学生给生字口头组词。
5.课件出示词语:帮助、抽出、断断续续、使劲、秧苗、表示、摇摇摆摆、翻身、仍然、栽树、责任,开展读词比赛。
(1)唱反调游戏:教师带读形式——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教师小声读,学生大声读。
(2)男女生分组读。
三、趣味朗读,理清脉络
1.带着学会的生字进入课文,分组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风娃娃去了哪几个地方?
(2)风娃娃好心做了哪几件事情?
2.交流:风娃娃去了哪几个地方?(田野、河边、广场)
3.风娃娃好心做了哪几件事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通过情感体验和思维拓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变化。)
四、书写生字,规范指导
1.出示一类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一看结构,二看位置,三看笔画。
2.请学生给一类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得、秧、汗、场、伤、路;(提示书写规则是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苗、急。
3.书写指导与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讲解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
“得”字注意“彳”的书写,左窄右宽,横画等距要均匀,竖钩要垂直有力。认识“得”字的三种主要读音和组词。得(dé):得到;得(děi):得亏;得(de):跑得快。
“伤”字的字形(像是一个人受伤后躺在床上),字由撇、竖、撇、横、横折钩、撇组成,共6笔。人字头要写得稍小,为下面的部分留出空间。横折钩是此字的关键笔画,要写得既有力又自然。最后的撇要写得长而有力,平衡整个字。
“场”字的笔顺是:横、竖、提、横折折折钩、撇、撇。左窄右宽,右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且笔画连贯。
“急”字是由“刍”和“心”组成。“心”字要写得紧凑一些,三个点要呈弧形分布,而且不要写得太大,注意点的位置和方向。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优秀作品,集体评讲容易写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趣启新篇
1.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2.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可爱又淘气的风娃娃做了许多事情。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风娃娃一起冒险,看看他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以“开火车”形式复习生字词,增加趣味性,巩固所学。通过有趣的语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细读课文,表达情感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
考:你喜欢风娃娃吗?为什么?
2.出示话题:
当 的时候,我 风娃娃,因为 。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全班交流。
预设:
(1)当风娃娃帮着转动风车的
时候,我喜欢风娃娃。因为他用力让风车转得飞快,秧苗很快就喝饱了水,能迅速生长。
(2)当风娃娃帮着推动大船的
时候,我喜欢风娃娃。因为大船借助风力飞快地航行,船工们就很轻松了,他减轻了船工们的辛苦。
(3)当风娃娃吹跑了风筝的时
候,我不喜欢风娃娃。因为风筝被吹跑了,放风筝的孩子们很伤心。
(4)当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晾晒
的衣服的时候,我不喜欢风娃娃。因为人们的衣服被吹跑了,要花工夫去寻找,而且衣服会变得很脏,有的说不定还找不回来了,给人们带来损失。
(5)当风娃娃吹断了新栽的小
树的时候,我不喜欢风娃娃。因为新栽的小树还没有扎根,还很
弱小,这样就被吹断了,人们就很难过。
(6)当风娃娃知道自己错了的
时候,我很喜欢风娃娃。因为风娃娃还很小,不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他看到人们生气了,就知道自己错了,就不敢再去帮忙了,还回家去问妈妈,他听了妈妈的话,一定会改正自己的错误的,所以我很喜欢他。
5.指导朗读。
6.你觉得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出示)
我觉得风娃娃是一个 的娃娃。
7.全班交流。
预设:
(1)我觉得风娃娃是一个很可
爱的娃娃。
(2)我觉得风娃娃是一个乐于
助人的娃娃。
(3)我觉得风娃娃是一个知错
就改的娃娃。
(4)我觉得风娃娃是一个在乎
别人感受的娃娃。
8.教师小结:风娃娃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小朋友,他跟我们一样,有优点,有缺点,有时候好心办坏事,但是又很在乎大家的感受,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娃娃。
三、思辨交流,领悟事理
1.风娃娃听懂妈妈的话了吗?
2.生交流。
3.风娃娃如果听懂了妈妈的
话,那他会怎么做呢?
预设:
(1)做事之前想一想,我吹过
去,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结果很好,我就做;如果结果不好,我就赶紧“刹车”,不做。
(2)如果想不到结果,就主动问一问对方:你(您)需要我的帮助吗?如果别人欢迎,那就大胆去做;如果别人拒绝,那就不去做。
(3)在做的过程中,我可以问问对方的感受。比如:放风筝的小朋友肯定需要我,但是他们要的是不大不小的风,如果我吹的力气大了,小朋友提醒我,我就力气小一点。
4.教师小结:风娃娃真的长
大了!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能仅凭良好愿望,还要考虑实际效果,同时联系生活,加深对道理的理解和运用。)
四、看图讲述,锻炼表达
1.出示3张图片:风娃娃来到田野、风娃娃来到河边、风娃娃来到广场。
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分组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讲述。
3.提示:提取关键信息:动笔圈一圈、画一画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等。(出示说话提示)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 。他 , 。
风娃娃来到河边,看见 。他 , 。
风娃娃来到广场,看见 。他 , 。
4.请几位同学上台讲故事,其
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五、拓展思考,丰富想象
1.同学们,风娃娃后来又做了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风娃娃来到 ,看见 。
他 , 。
2.出示场景图(乡村、小路、山顶、城市、水电站……),拓展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展示优秀写话,师生评议。
六、课堂总结,延伸学习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事情不能光有好的愿望,还要考虑是不是对别人有用。希望我们都能像改正错误后的风娃娃一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好孩子!
课后读一读练习题三的词语“寒风、凉风、暖风……”,积累更多关于风的词语,想一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24.风娃娃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