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境的“真”交际

作者: 汤瑾 巢利莉

教学实录

一、忆亲情

1.聆听声音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听几段熟悉的声音。边听边想,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音频:婴儿啼哭声;女孩说“我在天上找妈妈,我找到爸爸妈妈了”;妈妈说“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女孩说“妈妈,晚安”;爸爸说“宝贝,勇敢地走过来”;女孩说“爸爸,我会走路啦”。)

师:此时此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位母亲,温柔地抱着她的宝宝,在夜深人静的夜晚里摇啊摇,还唱着催眠曲。

师:多么温馨的场景啊!有没有想到自己小时候呢?

生:我听妈妈说起小时候我很爱吃奶,半夜里都要吃三次奶,我妈妈经常一夜不睡,起来陪着我,我要喝奶的时候就喂我喝,还要抱着我大概20分钟,让我不吐奶。

师:看,养育你,父母多么辛苦,但是他们觉得这样的辛苦也是甜蜜的。

2.翻阅相册

师: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大孩子了,让我们翻开这本爱的相册,多少往事涌上心头啊。(播放视频,内含学生的全家福。)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家人幸福地站在一起,嘴角挂着甜蜜的笑容,充满了幸福。

生:我看到了一家人围在桌子旁吃年夜饭,那个就是我们家。

生:当时我们一起吃年夜饭,

许了很多愿望。

师:多么难忘的场景!多么美好的愿望!是的,这一张张的照片,满满的幸福回忆,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父母之爱啊!(板贴:感受)

(评析:语言的魅力在于表达,在于实践。要充分调动学生表达意愿先从入课着手,建立适切的语境,唤醒学生的记忆,链接相关的生活情境,触发学生表达。)

二、辨亲情

1.交流“李强事例”

师:生活中,父母之爱如影随形,他们各有不同的表现,咱们来看看!同学们读一读,你怎么看待事例中李强爸爸的做法?想一想,小组可以交流交流。开始吧。(播放视频:李强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时,爸爸会严厉批评他。批评完之后,爸爸对李强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小组交流)

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爱?如果给它起个名字,是——

生:严厉的爱。

师:对此,你怎么看?有想法的同学可以举起你的手牌。

生:我支持严厉的爱。因为我们班徐老师对她的女儿从小就特别严厉,因此她的女儿被保送进了非常好的大学。

师:这位同学不仅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还引用了身边的例子。

生:我也赞同李强爸爸的做

法,但是我觉得他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

师:既赞同,还有一些建议。那你有什么建议?

生:一味地训斥孩子,孩子就得不到自信。在孩子没有自信的情况下,可以多一些鼓励。

生:我赞同李强爸爸的方法。

记得主持人董卿的爸爸对她从小也很严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让她自己去解决。

师:那个时候董卿肯定不太理解。

生:她甚至怀疑过她是不是爸爸亲生的女儿,但是现在她懂了,

这是爸爸对她的一种特殊的爱。

师:特殊的爱是一种什么爱?

生:是一种严格的爱,这种爱能使董卿成才。

师:看来,董卿的例子让你有了深入的思考。你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女孩,我们握握手。

2.情境表演“李强事例”

师: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事例有点似曾相识?我们来演一演,好不好?

生:好!(生上台表演)

师:考试结束了,李强拿着成绩单回到了家。

生1:考试成绩怎么样?

生2:爸……这是我的试卷。

生1:怎么才考了72分啊?

生2:这个试卷太难了,我们班好多同学都是七八十分。

生1:你不要总和考得不好的同学比!你看这些题目,在给你买的复习资料上全都有,你到底有没有复习呀?你在干什么?

师:爸爸生气了,有谁想跟李强爸爸好好说说?

生:李强爸爸,您好!我是您孩子班里的一位同学,我觉得您对李强过于严厉了。因为这次考试我也没有考好,这次的卷子确实比较难。您不要一味严厉地批评他,而是应该帮助他找出错误的地方,指导他改正。

师:你也说你自己没考好,你

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跟你交流的?

生:我的爸爸妈妈没有一味批评我,而是让我把所有错题整理到了易错本上,要求我每天去巩固,去翻看。

师:李强爸爸,同学们给你的建议,你接受吗?

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考得不好主要是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现在对他严厉一些,对他以后是有好处的。

师:原来爸爸有这样的良苦用意,他是为孩子的长远着想。你们还有没有话要说?

生:您对孩子过于严厉,会让孩子失去信心,不再有信心上进学习,形成一种心理阴影。所以我认为您可以批评孩子,但是也要给孩子一些适当的鼓励。

师:李强爸爸,她希望您适当地批评,能够给一点鼓励那就更

好了。

生:我觉得她说的有一点道

理吧。

师:嗯,他爸爸有一点心动了。谁再来说一说?说不定他就被你们说服了哦。

生:我觉得您真的可以给他适当的鼓励,因为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这样的事例,有一个小孩子因为成绩考得不好,他妈妈就一味地批评他,使他失去了信心。在之后的考试中,他就不再上进了。

师: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能

不能用一个正面的例子鼓励李强的爸爸?

生:我们班有个同学,他爸爸妈妈在他考试差的时候没有一味地批评他,而是给他鼓励,现在他的成绩提高了,所以我希望您能给他一些适当的鼓励。

师:是不是就是你自己呀?她用自己的例子告诉你,鼓励让她有了信心。李强爸爸,现在你怎么看?

生:你们这么多人劝我,肯定是有道理的。我可能对李强有点严厉,我会改进的。

师:这是一位善于反思、能接受别人意见的好爸爸,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师:李强,你想对爸爸说点什么?

生:爸爸,虽然您有点严厉,但是我知道,这是您对我的爱,只是我也需要您的肯定和鼓励,行吗?

师:行吗,李强爸爸?

生:当然可以。

师:看,儿子多懂事,父亲听了孩子的心声之后,也开始接受他的建议了。那么我们来一个爱的拥抱吧。(“李强”与“李强爸爸”拥抱)所以,我们也要试着和父母沟通。其实在这个情景当中,我们已经在换位思考了,把掌声也送给自己。

3.明确交际要求

师: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

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不仅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还做到了什么?

生:还做到了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的回应。

师:对,特别是在我们的情景表演中,我们也做到了——

生:选择适当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师:真棒!那怎样的材料是适当的材料呢?

生:生活中的事例,或是在电视、书本中看到的事例。

师:对,我们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事例,也可以选择影视书籍中看到的小故事。还可以怎么选择材料?

生:还可以从书籍上找一些名言名句。

师:对,名言名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李强爸爸就说了一句——

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师:对,引用了大家熟悉的名言名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强化认知体验

师:这不,也有一位同学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看他是怎样选择恰当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的。(播放音频:我认为严格的爱会让人更加自律。据说钟南山爷爷小时候很调皮,有一次,他拿父母给的午饭钱买了零食,父母知道后严厉地批评了他,父亲的那句“南山,你好好想想这个事,你做得对不对”,让他很是羞愧,从那以后,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勤奋学习,成为了了不起的抗疫英雄。当然,我认为适当的鼓励也很重要,正如罗杰所言“我们不可能都成为英雄,总得有人在英雄走过的时候,在路边鼓掌”,所以我希望父母给予我们的既有“糟糕透了”的鞭策,又有“精彩极了”的肯定。)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的观点给你怎样的启发?谁来评一评?

生:这位同学引用了钟南山爷爷的事例,也引用了罗杰的名句。

生:我觉得他是客观地看待了李强爸爸的行为。

师:客观?!

生:我认为任何一种爱存在于世界上,一定有它的价值。我们要学会判断和取舍。

师:我懂你的意思了,就是我们要用思辨的视角来看。同学们既需要“精彩极了”的鼓励,也需要“糟糕透了”的鞭策。

(评析:口语交际教学实际上

是对生活中各种场景的模仿和再现。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氛围的烘托,对交际场景的假设,对交际目的的明确,甚至包括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做好充分准备,在交际过程中也交给学生足够发挥的留白空间。学生在适切的语言环境下,建立良好交际关系,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多角度思考形成完整的表达。)

三、唤亲情

1.结合讨论单,进行深度交流

师: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吧。对于这两个事例,你们有话要说吗?是不是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别着急,拿出我们抽屉里的讨论单,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出示)

事例一:王小雅的妈妈每天

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事例二: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小组讨论)

师:第一则事例是怎样的爱?

生:宠溺的爱。

师:对此,你怎么看?

生:我们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是我们不支持王小雅妈妈的做法。

师:理由是什么?

生:举个例子吧。我的小姨特别宠表妹,她要什么就给什么,谁欺负了她就直接找上门说理。现在的表妹经常惹事,欺负了很多同学,经常被家长告状。我的小姨被她弄得都无心工作了。

师:现在,小姨有所醒悟吗?

生:有,她明白不能再溺爱我的妹妹了。

师:如果花儿姐姐就是王小雅的妈妈,谁想跟我说说呢?

生:小雅妈妈,您不能这么宠溺她了。有一次,您出差了,她要么忘了带文具盒,要么忘了带作业本,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师:哎,我就出去了那么几天。

生:所以,您要学会放手,让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师:真的要这样吗?

生:真的要这样。因为小时候我妈妈对我也特别宠溺,到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自理能力都很弱。后来,她意识到了问题,开始放手让我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现在的我变得独立又自信了!

师:我知道了,你妈妈的变化对我很有启发,谢谢你。

生:王小雅妈妈,我也不赞同您对王小雅宠溺的爱。我的表姐从小父母离婚,跟着外婆一起生活,外婆对她百依百顺。现在,她不仅学习不好,自理能力也很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