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背景下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作者: 黄扬劭[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革命老区高中进行红色基因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件极具现实意义的事。文章主要阐述几个相关问题: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研究的意义,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价值和基本策略等。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中学科;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6-0037-03
新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构成,其中把“立德树人”放在“一核”的首位。可见,革命老区高中探索红色基因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明晰研究与实践的背景,厘清相关的概念,明确研究的内容、目标、意义及价值,探索一条符合当地特色的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策略。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教育的需要
自从开展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红色基因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地的开展如火如荼。各地中小学积极建设文明校园,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红色基因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内核,是对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的更进一步的升华,将其融入高中课堂,对现阶段高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高考的要求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核”把“立德树人”放到首要位置。各学科高考试题必须突出“立德树人”的内容及特点。这要求各学科的教学应注意“教考”结合,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继续加强对学生进行“爱生命、求真知、有所为”的精神教育。
二、课题研究相关概念
(一)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基因,让青春常驻,让生命之花绽放,让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二)革命老区红色基因
在革命老区红色的土地上,英雄事迹千古传颂,英雄精神光耀千秋。英雄们用生命铸就“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追求真理、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是老区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老区儿女奋勇前进。这些红色基因在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红色基因的教育作用被提到历史的新高度。
(三)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国家也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明确了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目标要求。中学生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主体,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科学进步的重任。红色基因是历史的浓缩,其精神理念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将红色基因作为优质资源融入高中学科教学,对其内涵和精神做出新时代的解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我国青年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手段。将红色基因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革命老区学校具有先天的地域优势。各学科教师利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充分的理论基础,成为优秀的精神文明传播者和优秀文化传授者,在教学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红色基因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深层次意义是,引导高中学生追求新知,树立高尚的理想,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自觉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强化社会责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形成和发展阶段,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经济和网络快速发展、思想倾向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把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受到高素质、高品质的教育,是提升高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现行的教育方针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多的现实发展要求。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无疑为高中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资源。如何将红色基因恰当且正确地融入高中学科教学,将是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也是实现中国梦和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要求。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顺应时代要求的体现。对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资源、红色基因大力挖掘和加以利用,让红色基因在课堂教学中入脑入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多方位彰显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使红色基因得到传承和发展,为红色基因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还可以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大放异彩,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释放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四、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价值
德育价值:红色基因深度融入高中学科教学,有利于高中学生弘扬革命文化,保持艰苦奋斗本色,增强学校以德育人的实效性,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对共产党的拥护,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文化价值:从国家和民族整体的角度看,红色基因教育和红色文化的传播,就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就是增强文化自信。
社会价值:可以激发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的斗志,进而实现人生目标。
经济价值: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开展红色教育,可以进一步发展当地红色产业,激活红色经济,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五、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策略
(一)创新教育内容
红色教育既要使用传统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家庭资源,开发社会资源,把当地红色基因融入学校与课堂,把讲好红色故事、看红色影视、唱好红色歌曲、做好红色微课等作为学校红色基因融入课堂系列活动的谱系,又要填补革命老区红色基因融入课堂研究的空白,为红色基因进入课堂探索实用、有效、可推广的方案,服务新高考,促进革命老区文化繁荣和经济腾飞。如,在革命老区河池市的东兰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本校”),开展革命英雄引领学生成长活动。
1.独创“群莺班”
韦拔群作为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他和黄莺烈士均为杰出、伟大的革命先烈,同时又是本校校友,他们非凡的智慧、胆识和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忘我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河池儿女。2018年创建的“群莺班”冠以两位烈士之名,以他们为榜样,以“振兴河高、名响八桂、报效祖国、心系民生”为使命。该班级学生刻苦上进,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表现突出,成为其他班级的领头雁。
2.开设《河池红色故事赏读》校本课程
河池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英雄人物辈出。本校精心筛选了10多位英雄人物,组织编撰了《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校本教材,并开设《河池红色故事赏读》校本课程,通过赏读、分享、实践,将红色基因植入学生心中。
(二)创新教育形式
红色教育除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之外,还要探索课堂实践、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路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组织学生开展红色采风、红色公益等实践活动,丰富红色基因传承和赓续的途径。师生合作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研究的主体作用;通过实地调查,让学生寻找和感受“红色基因”,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体现各学科的新课标理念。如东兰县高级中学开展了下列活动。
1.励志远足践行长征精神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不同主题的“励志远足”活动,如“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重走长征路”“践行二十大,重走长征路”等。每次远足往返行程在15千米以上,历时不少于六个小时。“励志远足”活动可磨砺学生永不放弃的意志,激发他们面对困难的决心,健全学生的人格。
2.特殊日子领悟红色精神
清明节祭扫活动:每年的清明节,学校师生代表均前往东兰烈士陵园、宜州区莺谷园、金城江区革命烈士纪念园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向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表达崇高的敬意。
国庆节系列活动:每年国庆节来临之际,学校都举行丰富多彩的特色主题活动。如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与县消防中队联合举办的“喜迎祖国七十华诞,牢记使命继续奋进”主题活动,2021年的“喜迎国庆、礼赞祖国”主题升旗仪式,2022年的“迎国庆、颂祖国、献礼二十大”的升旗仪式,等等。
十九大晚会:在十九大来临之际,学校举办了“党旗飘扬、青春有梦”专题文艺晚会,通过《十九大讲堂》、朗诵《少年中国说》、小品《扶贫筑梦》、歌曲《歌唱祖国》、舞蹈《红旗颂》等精彩纷呈的节目,对十九大精神进行了演绎,让十九大精神深入学生心中。
3.多平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展板、橱窗等平台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如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红色演讲比赛、红色手抄报比赛、红色教育主题班会、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红色文化熏陶。
(三)创新研究与实践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查阅有关红色基因的研究成果和地方史志等文献,了解已有研究概况,确定研究主题,进行核心概念的界定。目的在于全面梳理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传承红色基因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借鉴。
2.访谈研究法
对教学主体进行访谈、评估。目的在于总结课堂教学运用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的措施。
3.实地考察法
到当地以及周边的红色革命基地参观、考察、研究。目的在于结合本地实际,探究如何在高中学科教学中更好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4.调查分析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搜集、分析、整理各种材料。目的在于分析红色基因深度融入课堂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校的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六、结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革命老区高中把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不仅符合“立德树人”的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于创新、勇于胜利的红色革命精神,让学生树立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学高峰的革命理想,为学生的高中生活和职业生涯奠基、领航。
高中学科教学可融入的红色基因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学实践中应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深度剖析革命老区红色基因的真正内涵,并且主动弘扬与传播,培养学生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红色基因与学科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不仅能使学科教学焕发新的光彩,还能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红色精神。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泰城.论红色文化资源[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5(1):1-11.
[2] 田延光.传承红色基因 激活思政课堂[N].中国教育报,2016-04-25(5).
[3] 范广晶.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8.
[4] 王爱华,李艳.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与教育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15-17.
[5] 沈成飞,连文妹.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18(1):97-104.
[6] 冷波.红色旅游是激活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J].党史文苑,2015(2):60-64.
(责任编辑 罗 艳)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专项课题“高考背景下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与高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1ZJY178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