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效果探究

作者: 徐海燕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构建智慧课堂、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入融合的结果,同时也是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化学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智慧型课堂,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高中化学教育面临的挑战,阐述了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设计思路,探索有效的化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构建;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21-0010-03

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高效化课堂。通过创建智慧课堂,教师能够分析学生的动态学习数据,对“云、网、端”进行综合运用,提高教学决策的科学性,使课堂上的互动交流立体化,教学资源推送智能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抽象概念的理解、数学运算的运用是重点和难点。然而,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对新知识一知半解,难以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为此,教师可引入智慧课堂,在化学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思维,创建协作交流的课堂,确保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和现代科技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打造智能化、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教学环境。在高中教学中,智慧课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丰富;二是学习工具多样;三是师生互动高效。首先,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渠道的教学资源,将理论知识讲解与视频教学等整合起来,使之形成课堂教学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其次,智慧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学习数据,完成教师布置的线上学习任务,与他人开展互动学习,完成线上测试。最后,在师生互动方面,智慧课堂能够转变以往“一问一答”的互动模式,设置随机点名、抢答、随堂测试等互动环节,提高互动效率,进而优化后续的教学内容。总而言之,智慧课堂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教师可以在智慧课堂中灵活组织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优势

(一)直观展现化学知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能够直观展现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效果。当前,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足,学习方法落后,这与化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关,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关。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体系庞杂,知识点抽象且密集,学生需要掌握很多抽象的概念,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机制等,这些概念不够直观,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通过构建智慧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知识,比如动画、模型、视频等,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抽象、复杂知识点的理解。

(二)多角度引导学生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能够帮助教师多角度引导学生,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实验法、启发法、讲授法、练习法、案例法、情境法等。在智慧课堂中,教师能够将这些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云端教室、在线学习平台、智能教学系统等,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智慧课堂不仅能够辅助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还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欲望。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通常局限于理论知识讲解、实验演示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缺乏学生参与,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创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智慧课堂还能有效改善实验教学的条件,突破实验器材、实验环境的限制,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索欲望,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流程。

三、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智慧课堂+微课”,助力先学后教

在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将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智慧课堂+微课”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拥有更多合作、参与的机会。教师可以提前将化学知识录制成5~8分钟的微课视频,通过网络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平台观看微课视频,提前完成预习案,并鼓励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记录下来,待课堂上进行讨论,形成“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盐类的水解”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盐类水解的定义、水解发生的条件、水解的规律等内容融合到微课视频中,引导学生课前了解相关知识,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学生的观看记录,了解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的时长及完成练习题的情况并进行统计,从而为学生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学生记忆和应用。然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他们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牢记全部内容。为此,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制作微课视频,在课前布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拓展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智慧课堂+模拟实验”,创建化学模型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课堂+模拟实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化学实验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直观感受化学知识点。众所周知,模拟实验是一种和真实实验相仿的实验教学方法,其通过模仿真实实验中的某些条件,制作实验对象模型,以达到真实的实验效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成,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模拟实验。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中的“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实验活动。学生需要应用工具搭建模型,可以使用橡皮泥、泡沫、塑料、牙签、黏土等材料进行代替,搭建甲烷、乙烷、乙烯、乙炔等分子的球棍模型,归纳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和各类烃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在该实验活动当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烃可能有多少种结构?”引导学生用球棍模型进行验证,让学生在探究当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开展模拟实验,学生能够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总结,深入体会结构式与分子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学习效果。在化学教学中,模拟实验和真实实验互为补充。除了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当中的模拟实验,教师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教学素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学生完成更多复杂的模拟实验,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实验”,直观展现内容

虚拟仿真实验是高中化学智慧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它需要用到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世界的事物,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可以亲自操作,体验实验过程。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实验者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实验效果与真实环境当中的效果一致,甚至能够得出比真实实验更加精准的实验数据。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直观的知识内容,比如,利用动画、视频、图片、思维导图等辅助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虚拟仿真实验,为学生营造虚拟的实验操作环境,以达到更加全面的实验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这章内容时,学生需要了解氯和钠的性质,还要通过实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完成虚拟实验,探索氯和钠的性质,同时完成溶液的配制。在虚拟实验当中,学生可以在数字化平台上操作,获得直观的实验体验。虚拟仿真实验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和音频技术,呈现逼真的实验效果,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实验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真实性。另外,虚拟仿真实验还具有安全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它能有效规避实验当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减少药品的浪费,并且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开展互动操作,自主选择实验的步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实验场景,丰富他们的实验体验,使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实验的机会,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有较大帮助。

(四)“智慧课堂+线上游戏”,增强教学趣味

智慧课堂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渗透到智慧课堂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创建智慧课堂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课堂互动联系起来,借助信息技术开发多样化的课堂任务,设计课堂游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智慧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将教学资源整合到平台当中,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中“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中创建本章节的游戏内容,将化学知识和学生的学习任务融合到游戏当中,引导学生层层递进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对于这一节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五道关卡,分别是“整理知识背包”“完成每日学习计划”“收获新技能”“修炼必杀技”“完成高阶任务”“共享经验值”等。在“整理知识背包”关卡中,学生需要通过学案复习本章的知识,同时预习新知识,将水的离子积常数、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等“知识碎片”装入背包当中。在“完成每日学习计划”的关卡中,学生需要通过做任务,了解生活当中常见物质的pH值,掌握人体健康与食物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收获新技能”的关卡中,学生需要阅读教材中的知识点,掌握公式的书写方法。在“修炼必杀技”关卡中,学生需要完成pH的基础运算,在学案当中进行练习,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完成高阶任务”的关卡中,学生需要进行分组对比实验,用pH试纸测定生活当中常见饮料的酸碱性。在“共享经验值”关卡中,学生需要通过网上学习平台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对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借助智慧课堂开展课堂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复杂、抽象的化学知识和趣味化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化学知识的直观性,为学生创建智慧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制订教学目标,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整合起来,通过模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线上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入新兴的信息技术,加强对智慧课堂的研究,通过智慧课堂展现抽象的化学知识,推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   参   考   文   献   ]

[1]  谢鸿雁,范赟杰,童洁,等.大概念统领下高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26):12-16.

[2]  陈玉梅.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J].人民教育,2023(9):79.

[3]  沈正东.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转向[J].上海教育科研,2022(4):65-69.

[4]  朱志江.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方法逻辑和目标达成[J].课程·教材·教法,2022(4):134-140.

[5]  刘雪琴,陈立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管控[J].教学与管理,2020(7):71-74.

[6]  刘自庆,王光彦.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24):108-110.

(责任编辑    罗    艳)